舞分“壇上舞”和“壇上舞”兩種,分別是文壇唱和武林舞。過去,當村民需要向上帝許願、驅鬼和治療疾病或祭奠死者時,經常舉行這壹活動。規模可大可小,時間可長可短,人數可多可少,視祭祀內容和主家條件而定。跳壇雖然是壹種祭祀儀式,但包含了多種表演形式,名為娛神,實際上起到了娛樂的作用。尤其是在富家老人去世三周年,或過生日,或經商獲利後,邀請段公向神許願,這種壇舞既喜慶又充滿歌舞,與綜合性的民間藝術表演無異。其中包括舞蹈、歌唱、民間戲曲和戴著木制面具的儺舞,這些舞蹈往往可以持續三到五天,並通宵演出。佛坪堂記錄的修改是這樣寫的:“當妳看到段公相當壞,可以在祭壇上唱淫詞、跳舞,而且巫術已經沾染了三條杠的風俗很久了,妳壹定要爭取壹個好官。”這首詩證明,端宮舞壇除了祭祀之外,還有反映民間生活趣味的“淫詞”,即民間藝術的唱法,自古就有。爪鼓是跳壇表演的舞蹈形式之壹。
民間還流傳著壹個關於角鼓起源的傳說:天宮裏的牛王神為了辟邪強身,救了老百姓,下去幫人種地。玉帝大怒,命令他立即返回天宮。群眾舍不得,拉著衣服胳膊肘舍不得離開牛王。牛王掏出壹只角,遞給眾人,說:“以後有什麽災難,只要吹響號角,我馬上就唱。”他拿出舌頭做信物,割下壹塊牛皮做鼓,摘下鼻環做鼓把上的環,摘下頸鈴做腰鈴,壹壹遞給群眾。從此,當地人民用鼓、鐘和號角來表達對牛王的祈禱和祭祀。爪鼓在民間異軍突起,代代相傳。
傳統角鼓舞形式原始,風格古樸,具有古老的巫舞色彩,為研究中國及民間巫舞提供了豐富的影像資料。1949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隨著經濟文化的發展和醫療的普及,山區的人們很少邀請端公跳壇祭神了。然而,作為壹種民間表演藝術,爪鼓舞得到了傳承和發展。寧強“爪鼓”的地表錄音基本保留了原有的表演形式;略陽的“羊皮鼓”體現了開發後的新風格。紙型花,頭上紅布帶,上面掛著四五個小銅鈴。表演時,情侶兩人壹組跳舞,可以組成三四組,反復跳舞,保證舞者在緊張的表演中有充沛的體力。爪鼓的動作簡單粗暴,情緒熱烈奔放。在鼓樂表演過程中,舞者突出扭腰擺臀的動態特征。伴隨著吶喊聲,他們時而屈膝前進,時而彎腰後退,仿佛在鼓聲的幫助下沖向敵人進行戰鬥。舞蹈高潮時,兩人還可手拉手旋轉,或背靠背旋轉,或登上凳子敲鼓,或每人手拎壹面鼓,轉身。鼓聲越打越快,動作越來越激烈。特別是在“弓步”姿勢中,臀部不斷向壹側擺動,頗有些原始先民舞蹈的痕跡和趣味。除了反映打鬥和殺戮的氣氛外,有些還表現了動物之間做愛的動作,如“飛蛾談愛”、“鴛鴦過頸”、“鴨子圍蛋”等,使舞蹈演員的表演具有壹定的生活氣息和坦率的特點。
爪鼓以擊鼓為主,打擊方式多樣,節奏流暢,力度分明。鼓柄不時晃動,使得鼓柄下的小鐵環發出“吱吱”的聲音,再加上腰鈴的叮當聲,濃郁的鼓聲夾雜著清脆悅耳的金屬聲,豐富了鼓的氛圍。會場外還有由大鑼和羊皮鼓組成的伴奏樂隊。以前有大鑼,兩人擡,伴以敲擊聲。雖然它的聲音是單壹的,但這種伴奏形式是非常古老和獨特的。有時,鼓舞伴有即興演唱,所唱曲調多為當地民歌和小調。壹般只唱四八句,主要是祈求神靈或者祝賀家人好運。演唱時,只要原地扭動,隨著演唱的旋律和節奏敲擊鼓面,就能發出和諧的伴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