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三國演義》中有壹樁巨大的冤案,受害者是魏延,據說他頭上長著壹個倒角。諸葛亮死後,成了蜀國百姓懲罰的造反賊。但對照史書,我們不難發現小說中魏延之死背後的迷霧。第壹,諸葛亮臨死前安排了魏延的突圍。難道他不怕魏延造反投降,還想盡辦法等他上鉤?第二,諸葛亮死後,魏延有很多叛國的機會,但他燒了棧道,壹路率軍回蜀。最後,他被打敗了,被殺了。這不是陷阱嗎?第三,《三國演義》中魏延的身世遠遠落在後面,如此扭曲的命運似乎隱含著關於魏延死因的種種懸念。
三國是我們熟悉的壹個時代。然而,熟悉與現實無關。小說《三國演義》往往占據了人們對三國的認識。趙雲是蜀漢王朝著名的五虎將軍,但他的身份可能只是壹個禦林軍,他從未指揮過多少戰爭。馬超興西涼兵伐曹,為父報仇,誰知其父馬騰之死卻是因他而起;魏延不聽諸葛亮的話,造反了,卻是三國最大的冤案。只有三國誌等正史才能還原我們真實的三國。
獲得了劉備的重用
歷史上關於魏延最大的懸案就是額頭後面有沒有反骨。這是諸葛亮判斷自己是否忠誠的標準,也是他日後被萬人指責的負擔。《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見到魏延,就命令打手推出去砍頭,理由是“吃他的飯,殺他的主人,是不忠;在自己的土地上生活並奉獻土地是不公正的。我覺得魏延腦袋後面有個防骨,時間長了也會防骨,我就殺了它。“諸葛亮這樣說,其實是自欺欺人。劉備麾下,馬超是張魯舊臣,姜維是魏國大將。照此下去,哪裏還有什麽大忠臣?很明顯,問題不是忠誠,而是反骨。所謂反骨,其實就是額頭後面的枕骨。枕骨突起就誕生了。可惜,有反骨的人永遠不會翻身。其實正史並沒有說魏延有個反骨,諸葛亮自然不會因為魏延的反骨而殺了他。那麽,魏延的反骨從何而來?歷史學家認為,魏延的謀反可能不是天生的,而是羅貫中強加在他頭上的。原因是《三國演義》把魏延抹黑為反賊,他的長相自然就多了幾分“反賊”的味道。魏延的命運也隨著他的出現而扭曲,因為這個反骨,小說中的魏延,在後半生開始不情願地向“反”字靠攏。
魏延的前半生是壹場“及時雨”。他壹出現在《三國演義》裏,就救了劉備。劉備打敗了襄陽,但身邊只有壹千士兵疲憊不堪,只有張飛和趙雲。蔡瑁和張赟無法打開城市,曹操的軍隊在後面追趕。他們進退兩難,心慌意亂。生死之際,魏延帶領數百人登上城樓,砍死守門人,打開城門迎接劉備入城。至此,名將文聘被殺,魏延麾下大部分將士死傷。劉備不肯再入城,魏延只好獨自投靠長沙太守韓玄,家人卻被殺。
劉備的倒臺和魏延沒有關系。為了營救劉備,他不惜得罪蔡瑁和張赟這對奸夫淫婦,是個有血性的男人。他的第二次出場救了黃忠。《三國演義》第五十三章寫劉備帶領關羽攻打襄陽,黃忠感謝關羽沒有殺他。他彎弓打中了關羽的流蘇,韓玄大怒,命刀斧手將黃忠推下城門,要求斬之。就在這千鈞壹發之際,魏延再次挺身而出,砍死了打手,救出了黃忠,並開城歡迎劉備入城,成為劉備的寵臣。
在《三國演義》的兩段話中,魏延有勇有謀,兩次救劉備於危難。此時的魏延顯然是壹場“及時雨”。然而令人意外的是,魏延的這兩項功勛在《三國誌》中並無記載,壹向直爽的歷史學家陳壽也不太可能略過。歷史學家認為,魏延的這兩場及時雨,應該來自羅貫中。魏延早年智勇雙全,羅貫中據此設計了這兩部戲,只是馬立克晁的《剪胡子旗袍》和關羽的《單槍匹馬去會》。然而,蕭何成功了,蕭何失敗了。小說家主觀認定魏延是反賊後,設計了很多情節,給魏延打上了“叛逆者”的烙印。《三國演義》前半部分把魏延渲染到高潮,後半部分毫不猶豫地把他打入冷宮,就產生了這個奇怪的魏延。
諸葛亮冤案
失去這兩項功勛的魏延,在歷史上也很受劉備器重。據《三國誌》記載,劉備得益州後,魏延“三部曲隨前任入蜀,屢立戰功,遷衙門為將軍”。劉備到了漢中後,想用壹個將軍來保衛漢中。大家都以為只有張飛壹個人。沒想到劉備提拔了魏延這個名不見經傳的人,讓軍中壹時間大跌眼鏡。劉備任命魏延為鎮遠將軍,率漢中太守。有壹次,大會的大臣們問魏延:“妳在這個重要的位置上生活的願望是什麽?”魏延曰:“若曹操來自五湖四海,請為陛下拒之;我將派十萬人,請為王吞之。”劉備聽了很高興。能代替張飛鎮守漢中,可見劉備對魏延的信任。數十年來,由魏延守衛的漢中壹直是任偉無法逾越的障礙。戲劇性的是,魏延死後,鄧艾和鐘會的軍隊從這裏輕松進入成都。
劉備在世,魏延多次被提拔。公元212年,劉備稱帝,封魏延為鎮北將軍、侯婷公爵。建興八年,魏延率軍西入羌,在陽西與魏國大將軍費耀、雍正國刺史郭淮激戰,大破魏軍,壹時聲名鵲起,遂遷西將軍封南正侯。
此時魏延的官位日益凸顯,在蜀中的地位也日益突出。然而,狂妄自大的魏延卻被大家所回避。每次諸葛亮出征,魏延都要招壹萬兵,就像漢朝的韓信壹樣,分頭前往潼關迎敵。諸葛亮壹生謹小慎微,不答。魏延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他經常跟人說諸葛亮膽小怕事,討厭自己的才能得不到充分發揮。抱怨是人之常情,但如果矛頭經常指向壹軍之長諸葛亮,顯然是不合適的。他和楊儀、長史蜀的關系,壹天比壹天差,水火不容。
諸葛亮並沒有恨魏延,只是感嘆魏延和楊雄在齊新不能同心協力。《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幾次設計害魏延,這正是羅貫中小說的情節。在作品中,諸葛亮處處打壓魏延:為了誘敵深入,諸葛亮讓魏延連失十五營,魏延“心懷怨恨”;北伐曹魏,又叫魏延帶了司馬懿的頭盔到魏瑩去應戰;上谷壹戰,諸葛亮又想出毒計,命魏延引誘司馬懿父子入谷。他想把魏延和司馬懿壹起燒死,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瓢潑大雨不僅救了司馬懿父子,也讓諸葛亮殺魏延的計劃徹底破產。
楊易與她的敵人翻臉了。
諸葛亮沒有害魏延,魏延的死真的是因他而起。建興十二年,諸葛亮六出祁山,魏延為前鋒。那天晚上,魏延做了壹個奇怪的夢。他夢見自己頭上長了壹只角,於是他向趙誌詢問。趙誌不敢明說,只說:“丈夫麒麟有角,不使用它們。就像小偷想不戰自破。”私底下他對人說:“角字是字,也是刀下用的。頭上用刀,很兇。”
在之前的行軍路線上,魏延和諸葛亮又發生了沖突。諸葛亮伐魏,皆出祁山。前後行軍壹個多月,魏軍聞訊,早有準備。諸葛亮前後六次出祁山,卻沒有多大建樹,可能也與此有關。魏延認為兵貴神速,魏國安西將軍夏侯茂年紀太輕,未能籌劃。如果有五千精兵,從褒直出,沿秦嶺向東,中午北上,不過十天就到了長安。夏侯茂聽說兵來了,就坐船逃。如此壹來,長安將唾手可得,鹹陽西如取物。諸葛亮認為這個計劃風險太大,不如走捷徑,所以不需要魏延的計劃。魏延越來越不滿。其實魏延的計劃可謂上策,只是他性格豪放,諸葛亮不放心。
卻說聞諸葛亮出魏,早已知其事,且待之。即使諸葛亮有壹個巧妙的計劃,也沒有占到什麽便宜。“還沒來得及征服,他就死了”,諸葛亮倒在了五丈原。生死各有天,但《三國演義》把諸葛亮的死歸咎於魏延:諸葛亮知道自己馬上就要死了,他用祈求死亡的方法延續了生命。魏延入帳,報軍情。沒想到,用來祈求死亡的主燈被打掉了。姜維大怒,拔劍欲殺魏延,被諸葛亮攔住。
魏延不是被諸葛亮殺死的,但他的死與諸葛亮密切相關。諸葛亮生前召開的壹次秘密會議,直接導致了魏延的冤死。楊毅、司馬飛、姜維、衛戍軍等參加密會。魏延被排除在密會之外,密會的結果是蜀軍撤退,魏延斷後。諸葛亮死後,楊懿彌不發喪,派費亨去魏延那裏問路。魏延是真人:“丞相雖死,吾在此。如果政府與官家關系密切,喪禮可以下葬。我應該帶兵去打小偷。為什麽壹個人的死要廢掉世間的惡?而魏延是誰,該由誰來管楊儀的部門,做最後的決定?”魏延的話有幾分道理。怎麽能因為壹個人的死就草草了事呢?諸葛亮死前不準魏延參加密會,軍政大權交給了與他水火不容的楊毅。魏延只做配角,這讓壹向自負的魏延很失落。可以說,諸葛亮生前的政策傾斜,讓魏延的心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最終的悲劇
心態失衡很容易做傻事。魏延要聯合發布軍令狀。費祎更是小心翼翼,道:“當了武官,要體諒楊昌時這位長史,更要有武德,不可違抗命令。”立刻飛奔而去。不久,楊毅等人商量退兵。魏延大怒,率領部下先回蜀,沿途燒棧道。顯然,魏延並不想造反。不然他為什麽不領兵打魏軍,班師回中國?他怎麽會反抗呢?魏延生氣的時候,作為壹個男人很勇敢,他的行為都是感情糾紛。他的性格缺陷經常讓他做出無法挽回的舉動。
魏延上書死者劉禪,控訴楊儀等人意圖謀反;幾乎與此同時,楊儀寫了壹份關於魏延造反的緊急報告送到成都。當差董允與府尹蔣琬相問,難定誰造反。可惜兩人都認為楊毅懷疑魏延。魏延平壹向不卑不亢,大家都躲著他。這個時候自然沒有人替他說情。據說魏延要造反,他的人格缺陷造成了魏延冤死的悲劇。
魏延此時不知道自己已經成了的叛徒,在南谷口與楊儀交戰。大戰前,蜀軍大將何平臨戰前罵他:“妳死了,屍骨未寒,妳們這壹代人怎敢束手無策?”魏延陣中的將士聽了,壹哄而散。魏延父子死於漢中,楊儀派馬岱殺之,斬魏延,殺三族。楊儀壹腳踩在魏延的頭上,得意地說:“奴才,妳還能再作惡?”魏延回蜀殺楊儀,更不要說謀反了。陳壽在《三國誌》中已有定論。但是,違背諸葛亮的意願是錯誤的,燒掉棧道是錯誤的。另外,他平日裏太孤僻,容易沖動。幾個原因造成了魏延的非正常死亡。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被諸葛亮委以重任的楊儀在自己的權力欲得不到滿足的時候說:“早知如此,丞相死時若以全軍之力投魏,何以有今日?”這句話告訴世人,誰的腦子真的是反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