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宗教有其產生、發展和消亡的客觀規律,其存在有著復雜的自然根源、社會根源和認知根源。宗教會長期存在並發揮作用。宗教的消亡將是壹個非常漫長的歷史過程,可能比階級和國家的消亡還要長。
(2)宗教是壹種群眾性的社會現象。宗教工作的本質是群眾工作。廣大信教群眾能否團結在黨和政府周圍,要作為評價宗教工作成效的根本標準。
(3)民族問題和宗教問題往往交織在壹起,成為觀察和處理宗教問題需要註意的因素。正確把握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及時妥善解決影響民族團結的矛盾糾紛,善於觀察民族問題和宗教問題的區別和聯系,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什麽問題就處理什麽問題。
(4)中國五大宗教除道教外,均為外來傳入,與外國宗教有壹定的歷史和現實聯系。我們必須深刻認識國內外因素對宗教問題的相互影響,註意觀察和研究國際宗教對國內宗教的歷史和現實影響,總攬全局,掌握工作主動權。
(5)宗教從來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不僅與歷史和現實的矛盾交織在壹起,受國際社會諸多復雜因素的影響,而且與政治、經濟、文化等因素交織在壹起,既有對抗性矛盾,也有非對抗性矛盾。這兩種矛盾在壹定條件下會相互轉化,導致其社會影響的復雜性。
宗教和迷信的區別:
宗教和迷信有著本質的不同。宗教有完整的教義和紀律體系,有規範的宗教儀式和日常宗教活動,有依法設立的宗教團體和宗教活動場所,有依法認定並備案的宗教教職人員。
迷信壹般是指對人或物的盲目信仰和崇拜,特別是對算命、算命、風水,以及招魂、解夢、請神降、驅病驅鬼、蠱惑人心、騙錢害人的巫神惡言。迷信活動多出於功利或自私的目的,往往成為迷信職業者騙取錢財的手段,其結果必然給人帶來傷害。
寧德市人民政府-中國宗教的五大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