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八字算命 - 袁隆平歷史事跡材料

袁隆平歷史事跡材料

袁隆平歷史事跡資料(精選7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很多人都有過寫事跡的經歷,對事跡都很熟悉。按事跡性質可分為正面典型材料和反面典型材料。那麽什麽樣的事跡材料是規範的呢?以下是我為妳整理的袁隆平的歷史事跡(7篇精選),供妳參考,希望對有需要的朋友有所幫助。

袁隆平歷史故事素材1接近袁隆平的人說,袁隆平穿著隨便,壹點都不講究。

有壹段時間,他的購物欲望非常強烈。每周五下午,他都會去購物中心購物。不過他有個“怪癖”,對買便宜的東西感興趣,對貴的東西不感興趣。有壹天,他和妻子鄧哲逛街,看到集裝箱裏有壹件打折10元的襯衫。他說,太便宜了。加2元,12元。售貨員笑著說,真奇怪,妳是這樣的同誌。人們買東西時討價還價,但妳卻提高價格。不合理不合理。他笑著回答,壹口氣買了10多塊。“這種襯衫不錯,去外地穿也方便。不用擔心弄臟了。”他笑著對妻子說。對生活習慣了如指掌的鄧哲什麽也沒說,只是笑了笑。

他穿的最貴的西裝也不會超過800元;200元以上的皮鞋他是買不到的,而且他覺得這些昂貴的“奢侈品”穿起來不舒服,不舒服,比如意大利的“老人頭”、“鱷魚”等品牌。但國內某權威鑒定機構報告稱,袁隆平身價超過1000億元。所以,就個人物質財富而言,除了腦袋裏的智慧和知識,袁隆平確實是中國最富有的“赤貧者”。

而最富有的“赤貧者”對自己毫無欲望,卻對社會極為慷慨,有極大的憂患意識。到目前為止,他已經贏了12。世界糧食獎的5萬美元獎金捐給了他發起的科技獎勵基金會,用於幫助新人...

袁隆平歷史事跡材料2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於北京,江西省德安縣人,現住湖南省長沙市。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被譽為中國“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他說會有這壹天,是偶然的!我們壹起來看看他的故事吧!

很多人都問過袁隆平:眼下,大家都叫妳“雜交水稻之父”。當初為什麽學農業,為什麽走上研究雜交水稻的道路?

袁隆平回答:“學農業是因為壹次意外:小學壹年級的壹次郊遊,老師帶我們去參觀壹家私人園藝場。我看到樹上的桃子紅紅的,葡萄壹串串,花兒很美;就在這時,卓別林主演的電影《摩登時代》上演了。影片中有壹個場景,窗外有葡萄。這些印象是重疊的。我覺得農村真的很美,長大後想學農業。如果當時老師帶我們去的是真正的農村,又苦又窮又臟,那我肯定不會去學農業。”他坦誠的回答贏得了大家的掌聲和笑聲。

因為這個兒時的願望,高中畢業後,袁隆平考上了重慶祥輝學院(後更名為西南農學院)。1953,畢業後,袁隆平被分配到湖南安江農業學校,成為壹名教師。

因為這個偶然的選擇,袁隆平在外地忙碌了50多年。

袁隆平歷史事跡材料3 1942年初秋,袁隆平從重慶龍門浩小學畢業,進入復興初級中學。

在學習中,袁隆平有壹個特點,就是喜歡思考,喜歡提問。

在壹次數學課上,我講到了“有理數”這壹章。老師教了乘法的壹個重要規律:同號相乘的數取“+”號,再乘以絕對值。老師進壹步解釋,“也就是說,正數乘以正數就是正數,負數乘以負數也是正數。”

袁隆平聽了想,很容易理解,壹個正數乘以壹個正數就是壹個正數;負數乘以負數得到正數,就是這個原因。於是他問:“老師,為什麽負數要乘以負數才能得到正數?”袁隆平雖然沒有從老師的回答中得到滿意的答案,但他對這些抽象難懂的概念產生了興趣,增強了邏輯思維的潛能。

有壹次,老師講了壹道世界題:壹個角不能分成三部分。袁隆平覺得很難理解。他認為壹個角應該分成相等的三份,比如壹個90度的直角,每份分成30度。分了不合適嗎?但是老師說如果不對,就是不能分成三等份。

為什麽壹個角不能分成三部分?袁隆平覺得這裏面肯定有壹定的道理。他自己也想不通,老師也沒說清楚,心裏留下壹個大疙瘩。

這些留在心裏的疑惑,其實是袁隆平思維發展和精神成長的標誌。他開始對抽象的概念產生興趣,用腦子思考,強烈的求知欲使他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

袁隆平的歷史事跡材料4他的辦公室已經擺滿了各種獎章和證書。但老人依然堅持在壹線做科研。每年冬天,他都會去三亞基地。

有壹次他爬上山脊,旁邊的人想幫他壹把,但被他攔住了。“妳以為我老了,我比妳們年輕人還快!”

成名成家的袁隆平似乎還是喜歡灑脫的生活。

他偶爾出差逛街,看到便宜的衣服就先給自己試穿,然後給助理試穿,買很多,回來每個人都會送壹件。有壹次他去香港中文大學做講座,用10元在街上打了壹條剛買的領帶。

1998,湖南某事務所對“袁隆平品牌”的價值評估為1000億元。楊瀾去海南采訪他:“妳回家談這件事,妳老婆是怎麽想的?”

結果他的回答是,“從來沒有。”他後來對助手說:“我只是壹個路過的財神。”同樣是在1987,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他1。他把5萬美元獎金全部拿出來,成立了雜交水稻基金,獎勵有成就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

他經常給人講他以前兩次的夢:地裏的稻子長得跟高粱壹樣高,稻穗跟掃帚壹樣長,谷粒跟玉米壹樣大。他和助手累了就在飯下聊天納涼。

剛開始周圍的人都笑了,時間長了,發現他滿腦子想的都是這個。他把所有英語好的年輕助手送到國外深造,為了他的第二個理想:傳播雜交水稻,“造福全世界”。

他的助手廖福明感慨地說:“袁老師是壹個既有追求又很舒服的幸福的人。”

袁隆平結婚前,她覺得他是個大大咧咧的人。之所以有這樣的看法,是因為她和他戀愛的時間很短,大概壹百天左右。

她愛上了他,因為她欣賞他對研究事業的投入。男人需要有事業,對事業的投入是事業成功不可或缺的前提。

她在心裏安排:讓我照顧他壹輩子。

事實並非如此。

她很快發現他很小心。她總是被他的愛包圍著,這讓她幸福得頭暈目眩。

蜜月那天,他加班到晚上11,回到家他邀請她去遊泳。出門前,他特意帶了壹把小剪刀。她莫名其妙地問為什麽帶剪刀。他解釋說,河裏有很多漁民鋪的漁網。如果晚上遊泳時碰到魚鉤,可以立即切斷它們,幫助她逃脫。她聽著,點著頭,心裏充滿了幸福。

這份小心翼翼的愛,多年來流淌在她的心裏,並沒有因為婚姻的延續而減少或消失。

家裏裝燃氣熱水器的時候,他59歲,她51歲。他們的婚姻已經完美了26年。每次她洗澡,每隔兩三分鐘,他就會在外面喊她的名字。壹開始,她不理解,不想答應他,甚至抱怨說不停的喊,不停的洗熱水澡!很快她就知道,他之所以對她如此“惱火”,是因為擔心她煤氣中毒。他說:我什麽都聽不到的時候叫了妳兩次,妳都接了,證明妳很安全。

她希望他壹輩子都這樣“煩”她。

她說:下輩子我就嫁給他,因為他是個謹慎的人!

因為愛,我謹慎;粗心的開始往往是愛情死亡的開始。

他用對妻子的愛解釋了上述道理。他就是中國最著名的“農民”——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她是他壹生中最幸福的妻子,鄧哲。

袁隆平歷史故事素材6袁隆平,壹個幾乎家喻戶曉的名字。這位世界“水稻之父”創造的奇跡吸引了全世界人民的目光,造福了全世界。

袁隆平出生於9月1930。20世紀60年代初,他目睹了農民缺糧的現狀,決心改良水稻品種,探索科技興農之路。在他的研究團隊的努力下,他終於發明了壹種新的水稻品種——雜交水稻。

袁隆平的精神讓我們敬佩和感動。當時這個想法是需要勇氣的。因為要沿著當時被詬病的孟德爾和摩爾根的遺傳學和染色體理論去探索。但袁隆平不怕困難,決心改良品種。而袁隆平不相信權威。根據米楚林和李森科的經典理論,水稻作為自花授粉植物沒有雜種優勢,實驗沒有意義。而袁隆平卻要用自己的雙手和大腦去實驗,去開辟壹條新的科技之路。從壹開始,這條路就充滿艱難,但科技創新、報效祖國的精神壹直激勵著他不懈努力。他決心與饑餓和饑荒作鬥爭,解決農民的溫飽問題。袁隆平用自己的毅力和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難,終於發明了新壹代水稻品種——雜交水稻!

袁隆平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和效仿,我們應該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采取這種態度。比如遇到難題要堅持不懈的學習,練琴要知難而進...我覺得不管做什麽,只要決定去做,就要帶著目標往前走,絕不後退。而且我們也要有袁隆平先生報效祖國的精神,從小努力學習,立誌長大後成為國家棟梁。

我們也期待袁隆平先生的“稻下乘涼夢”成為現實,真正成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第二次綠色革命!

袁隆平歷史事跡7五月下旬,我們從千裏之外的湖南長沙得知,袁隆平爺爺已經離開了我們。頒發共和國勛章的畫面還像昨天壹樣,袁爺爺蹲在稻田裏的身影還在我的腦海裏,似乎在說明袁爺爺從來沒有遠離過。

袁爺爺小時候很幸運。他有壹個溫柔賢惠的老師媽媽,她教他。小時候,他對這片厚重的黃土地致以神聖的敬意。但袁爺爺也不幸。他生活在黑暗時代。抗日戰爭時期,他家像風中的浮萍壹樣東奔西跑,學校也換了好幾所。

袁爺爺是新中國第壹批農科大學生。畢業後,他把壹生都獻給了稻田。我們很難想象,更難感受到袁爺爺在奮進的過程中遇到了多少挫折和詆毀。但無論是天災還是人禍,都嚇不倒他,更別說阻止他了。

還記得1968年,袁爺爺開始做雜交水稻實驗。他滿懷希望地種下了700多棵幼苗,看著它們壹天天長大。過程漫長而枯燥,但袁爺爺每天都興致勃勃。但總有人別有用心。19年5月的壹個早晨,袁爺爺來到自己的試驗田時,發現昨天還好好的試驗田壹夜之間變得壹片狼藉,秧苗已經被卷走,只留下深深淺淺的腳印。袁爺爺楞住了,眼淚好像要從眼眶裏流出來。他想吼叫,但他什麽也說不出來。他跌跌撞撞地走進試驗田,希望仍有存活的幼苗。終於,幾天後,袁爺爺在壹灘汙泥中發現了5株半埋的實驗苗。他小心翼翼地把它們當作珍寶帶回家,好好照顧它們,然後才能繼續他的實驗。

面對如此艱難的困境,是什麽讓他沒有放棄?我想除了養活中國人的夢想,還有頑強的意誌和驚人的毅力!

好事多磨。經過長期努力,袁爺爺終於等到了野生雄性不育植物發現的消息。

當他聽到這個消息時,袁爺爺像是在難以忍受的酷熱中,迎面吹來了壹陣涼風。後來,他把這三種野生雄性不育植物命名為“野敗”。他們給袁爺爺帶來了壹種無比幸福的感覺,這種感覺伴隨了他的壹生。

上帝沒給多少。他只給了袁爺爺三個“野敗”。然而,他抓住了它並成功了...

袁爺爺的故事太多了。直到今年,他依然穿行在稻田中,不斷探索雜交水稻的未來。他的初心和真誠化作春露,年復壹年滋潤著稻花香。七十、八十、九十歲,草下乘涼的夢想越來越近,雜交水稻的發展似乎壹帆風順。然而,袁爺爺還是悄悄地離開了。

當他來的時候,他到處都很餓,當他離開的時候,他是賴斯·滿倉。

如果說壹個下午的風吹稻浪,我想應該是他的靈魂在回蕩,在我們的課本裏,在人們的飯桌上,在全世界人民的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