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八字算命 - 淅川-內鄉藍石棉礦田()

淅川-內鄉藍石棉礦田()

藍石棉礦區主要分布在淅川縣和內鄉縣,西峽縣有少量。藍石棉礦床和礦點西起淅川縣毛堂鄉,東至內鄉縣廟崗鄉,呈北西-南東向展布,稱為淅川-內鄉藍石棉礦帶。礦帶長約65km,寬8-10km。藍石棉產於礦帶中元古界魚茅塘群馬頭山組、震旦系陡山沱組和燈影組、奧陶系蚱溝組。馬頭山組基性火山巖和陡山沱組沈積變質碎屑巖中有大中型藍石棉礦床。

青石棉礦床屬於低溫熱液脈狀礦床。藍石棉脈有單脈、復脈、網脈三種,脈長2-300m,脈寬0.05-1.56m,石棉主要為溫石棉閃石石棉。石棉纖維多為2.5-5 mm,最長可達200 mm,每個大中型礦床包括10-20個大礦體。ⅰ-ⅲ級礦石品位為50.04-1723.93g/m3,ⅳ級礦石品位為177.18-3931.74g/m3。礦帶內有30多個礦床和礦點。其中馬頭山礦為大型,朱元、三岔口、張穎、雞籠山、東川、唐家窪為中型。除三岔口礦區有石棉脈產出外,其他礦床的石棉脈產出相對平緩。

截止1991年底,河南省藍石棉儲量居全國第壹。但在1930之前,這壹帶的人並不知道石棉的名字,只是因為它的纖維像羊毛壹樣,所以叫它“羊毛石”。1930期間,中國科學院地質調查所的卞美年與法國學者德·金日、巴爾博壹起,來到淅川調查,發現了石棉。1932-1937期間,英、美、德、日等國商人先後來到淅川、內鄉雇傭民工進行開采,年開采產量約6000噸(每擔50公斤),銷往英、美、德、法、日、荷等國。

1937後,由於日本侵略和交通堵塞,石棉賣不出去,只開采少量供當地人糊竈和襯墻。65438年至0939年,曹石祿考察淅川、內鄉石棉,命名為角閃石石棉。

1949後,石棉生產逐漸恢復,當地組織私采,由國營貿易公司收購,供應開封石棉廠等單位使用。在1955,中南地質局483隊和豫西南地質隊1958隊對該區石棉進行了初步調查,工作量不大。1959之後,才真正認識到該區藍石棉的價值,並開展了常規的找礦成礦研究。才意識到藍石棉的高效過濾性能在軍事防護上的特殊意義。從1959開始,河南省地質局豫十二隊在淅川、內鄉進行藍石棉普查,並在馬頭山礦區采集樣品,送往蘇聯檢驗石棉的性質和種類。通過地表地質調查和樣品測試,不僅認為該礦帶是生產藍石棉的有利場所,而且證實該礦帶生產的藍石棉是具有特殊性能和優良過濾性能的溫石棉閃石石棉。由此,淅川、內鄉地區的藍石棉引起了地質部及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於十二隊(1971更名為地質六隊)成為以藍石棉礦勘探為主的地質隊。藍石棉礦將由相關部門建設運營,政府下令當地民眾立即停止開采。

於十二隊在1960-1961對三岔口、馬頭山、雞籠山、東川礦區進行了普查。根據調查結果,馬頭山組的基性火山巖是青石棉出露較好、棉脈密集的層位。團隊主要技術負責人袁新尚、吳青雲首先部署開展了三岔口礦區詳查,並於1964提交了達到初勘水平的評價報告,儲量達到中型礦床規模。在三岔口礦區評價結束前,馬頭山礦區被確定為接替礦區。從1963開始進行了壹些工作和準備,從1964開始進行勘探。1966提交了詳細的評估報告,藍石棉礦量達到1000多噸,屬於大型礦床。馬頭山礦區主要產藍石棉,棉脈膨大處有虎眼石。虎眼石是藍石棉的矽化產物,已探明儲量約80噸。1966在外圍礦山檢查時,在距馬頭山約2公裏處發現張穎礦床。1967進行了詳查評估,年底提交報告,確認張穎為中型礦床。

以上礦床均產於馬頭山組,脈體以斷裂型為主。1968年,在內鄉縣以西10公裏的朱元發現青石棉。藍石棉產於本礦區燈影組、陡山沱組和馬頭山組。經過普查,認為產於陡山沱組沈積變質碎屑巖中的青石棉最有價值。這種藍石棉礦脈主要為片狀。朱元藍石棉礦普查在含礦層和礦脈類型上取得新突破,擴大了找礦視野。因此,在朱元礦區進行了詳細的調查。工作表明,朱元礦區的前景是很好的。考慮到1960對雞籠山礦點的檢查,陡山沱組破碎蝕變帶中也有部分礦體,雞籠山的檢查評價從1972開始。1972年初提交了《朱元礦區詳查報告》和《雞籠山礦區初步勘探報告》,兩個礦床均達到中型礦床規模。其中朱元礦床規模較大,藍石棉礦量超過700噸。

朱元和雞籠山礦區工作結束前,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對東川礦床做了壹些補充工作,並對過去私自開采的唐家窪礦址進行了勘探。1972東川、唐家窪轉入調查-勘探,1977、1978分別提交了詳細勘探報告。兩個礦床都達到了中等規模。其中,唐家窪礦床的藍石棉量達800噸。以上各礦區儲量主要以地表探槽、淺井、淺井勘探為主,控制埋深不超過100米。最大的馬頭山礦床只有56米。為了解深藍石棉礦的礦化和分布規律,進壹步擴大礦床遠景,河南省十二隊於65438-0967在馬頭山礦床陳家溝段進行了9年的鉆探能否作為藍石棉礦普查勘探手段的試驗研究。在礦區外圍進行普查鉆孔,共鉆孔69個,進尺1.5萬米。實驗結果雖然證明對初步了解深部礦化是有用的,但還不能解決鉆探過程中棉脈磨損的問題。因此,鉆探手段不能作為圈定礦體和計算儲量的依據。1975地質六隊提交了馬頭山藍石棉礦深部補充地質報告。

在了解到藍石棉礦對軍事保護的特殊意義後,608礦於1961成立,在馬頭山等地開采石棉,用於國防。到1982,由於國家有充足的儲量和現有的藍石棉替代品,淅川和內鄉的藍石棉礦開采停止。現在它被列為受保護的礦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