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字慰亭,又名元相城、元包公。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河南省項城市
出生日期:1859年9月16。
死亡日期:1965438+2006年6月6日。
職業:政治家、戰略家
(歷史上的lishixinzhi.com)主要功績:建立新式軍隊,培養大批軍事人才,開創中國國內警政制度,設立春運迫使清帝和平退位,創建民國督修鐵路,興辦工廠,大力發展工業,廢除科舉制度,普及免費國民學校,維護中國的領土完整。
代表作:《袁世凱全集》
陵墓:安陽袁林
袁世凱的生平事跡
少年時期,袁世凱出生在河南項城市的壹個大家族。他的叔祖父袁家三是漕運總督,參加過鎮壓太平軍和撚軍,是這個家的頂梁柱。他的生父是襄城縣地主士紳袁寶忠,捐了壹個同知官的職位。袁世凱是袁寶忠的第四子,生母是袁寶忠的妃子劉。1859年9月、16年6月(清鹹豐九年八月二十日)出生於河南郴州地區襄城縣北的元張穎,於大清。袁世凱出生那天,袁家三剛送了壹本書給。
家,據說與撚軍的戰鬥勝利了。袁世凱的父親袁寶忠喜出望外,於是給剛出生的嬰兒取名“凱”,並按照“寶家與齊文韶武”的家族排行,給嬰兒取名“世凱”。袁世凱由姑姑牛(袁之妻)撫養長大,他本人於1864年收養袁為繼承人。袁世凱六歲時,養父袁為他找了壹位啟蒙老師,袁治中教授四書五經,後來隨袁遊歷濟南、揚州、南京。在南京,袁世凱師從屈伯學習武術,“喜遊山川,復騎射,閑暇時騎馬遊覽梁青、莫愁湖、太平湖等名勝”。袁世凱從小熱愛兵法,立誌學習《萬人敵》。我對自己說:“三軍不能奪帥位。如果我能掌握十萬精銳士兵,我就能治理國家。”經常花大價錢收集購買各種版本的策略,被調侃為“袁樹帶”。13歲時,袁世凱曾聯合聲明“大野龍刺,中原鹿肥”。這幾個數字充分體現了袁世凱的野心。
1873年夏,袁死於南京,袁世凱葬於故鄉,後居郴州淮陽縣。1874年初,我從叔父袁保恒(袁家三之子)處結識袁世凱,命其赴京求學“以求上進”。同治十三年至光緒三年,在北京求學四年,進步很大。他自己說,那些年為了博取壹個功名,讀書累到吐血,沒考中舉人。這是他壹生中最大的遺憾。袁保恒和袁對他要求很嚴,袁世凱也懂得自我激勵,有嚴格的老師監督,幾年下來進步很大。但在年底,袁寫信給包衡,說:可以立袁世凱。雖然“文章尚未入門”,但已“實際成為中國學者”。1876年秋,袁保恒兄弟命令袁世凱回河南參加科舉考試,但沒有成功。落榜後,袁世凱於同年65438+10月6月在沈丘娶了壹個叫於的女子,享年17歲。第二年早春,我回到了北京。當華北發生嚴重旱災時,袁保恒奉命帶著袁世凱去開封府救災。袁世凱在救災中表現出了相當的能力、熱情和卓越的表現。1878年,袁保恒死於瘟疫,袁世凱回到襄城,遷居周琛。此時,正在周琛講學的徐世昌與袁世凱交了朋友,拜他為金蘭,後來成為袁世凱壹生的重要顧問。1879年,袁世凱在袁保恒的捐贈下,獲得“中華書局中華書局”稱號。同年秋,袁世凱再次參加鄉試,但還是落榜。壹怒之下,他把自己的詩燒了,氣憤地說:“君子要為沙場服務,要忙家裏的事,吳燦又臟又長時間困在筆硯之間,耽誤了時間。”
袁世凱在孫山已經兩次名譽掃地,但他不想以富人的身份留在國內,於是他開始考慮出國旅行。當時袁世凱曾寫過壹首詩《情懷》勉勵自己:“龍虎鬥現在受不了了,殺氣直沖雲霄。我要張嘴對天,壹口吞下胡天驕。”這首詩被認為是他少年時就有遠大抱負。當時的淮軍將領吳長慶和袁世凱的養父袁寶卿結下了“兄弟情”,所以袁世凱打算去吳長慶。為了報答袁的恩情,此時還寫信給袁世凱,“招募他到軍中學習”。因此,袁世凱便於前往山東鄧州,並於18810年6月前往其駐紮的吳長慶。吳長慶幕府包括名人如張謇和周嘉璐。在他們的引導下,袁世凱得到了磨練,他的紈絝子弟也逐漸消失了。他“謙虛內斂,博采眾長”,被認為是“有創造力的人”,所以被任命為副營辦。雖然袁世凱壹度厭倦了科舉考試,但他仍不願繼續在吳長慶幕府求學,為成名做準備。他在1882年3月給三哥袁世廉寫信說:“我哥不能做學問,死不瞑目。”1882(非壬辰年)恰好是中了鄉試的壹年,袁世凱想報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