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金氏史記》記載,初,唐(今山西翼城、曲沃,堯後裔)有亂,周公滅之。周成王十年(公元前1054年),“王乘與其弟虞書演戲,割桐葉為爵,曰,以與封之”,故虞書得名於唐。這就是史學界所謂“葉童馮唐”的由來。
公元前1020年左右,去世,其子繼位,改國號為晉,並自號晉軍,在晉入嶽之處建新都,名曰嶽邑(今曲沃縣與翼城縣交界)。
西周王牧時期(約公元前10世紀),侯金成遷至曲沃(縣城西南1公裏)。這期間,李成、李、荊、李、敬業五代。
公元前811年,晉國公遷都姜,後稱“老姜”(今曲沃縣中東部、翼城縣西部)。
公元前746年,穆侯之子孫昭侯遷都永安,公元前745年(二十六年),在曲沃任其叔(桓叔),國號“沃國”。通過桓叔、莊伯、吳公三世,曲沃逐漸成為當時晉國的軍事、經濟、文化中心。
公元前724年,曲沃莊伯入翼殺蕭侯,鄂後為鄂(“鄂”指晉異都,時間短)。鄂侯卒年6年,哀侯永安。
公元前716年,曲沃武公稱帝,史稱晉武帝。吳公即位後,大力備馬,實力大為增強。公元前679年成功晉,定都曲沃。
公元前669年,晉獻公“聚義稱絳”(此絳在原有絳的基礎上擴大了範圍,約包括今天曲沃的三分之二),次年遷都於此。、惠、懷、文、項、淩、程七公。
公元前636年,晉獻公次子重耳即位,史稱晉文公,定都曲沃(包括今曲沃全境、翼城西部、侯馬東部)。從此拉開了晉國150多年的爭霸大幕。
公元前585年(元年),晉景公遷都新田,又名江,後稱“新江”(今曲沃溪、後馬洞)。李靖、李、喪、平、趙、青、丁、楚、艾、遊、烈、蕭、靖為13公。
公元前376年(周安二十六年),韓、趙、魏分晉,曲沃屬魏。
秦,位於絳縣,屬曲沃。
西漢亦稱絳縣,屬河東郡。
東漢建武十壹年(公元35年),絳縣改為蔣易縣,仍屬河東郡。
北魏太和十壹年(公元487年),蔣易縣改為曲沃縣,屬正平縣,此後縣名未改。
隋開帝三年(公元583年),廢除正平縣,改曲沃縣為將軍郡。十年後遷到樂昌鎮;唐朝時,屬江州;宋代屬江州郡;楚謹屬江州,興定早年屬金安府;傅園屬江州,大德九年(公元1305)改平陽道;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屬平陽郡;清末屬河東路;中華民國直屬山西省;1949屬於臨汾地區;1954屬於津南地區。
1958 165438+10月撤縣並市侯馬市。
1963年5月,恢復曲沃郡,郡址在侯馬鎮,仍屬津南地區。1970屬於臨汾地區。
1971年,侯馬市分離,恢復曲沃縣,縣政府駐城關。從那以後,曲沃就沒變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