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階段的滅晉奪城大致在晉武帝末年和晉獻公初年,主要針對的是晉國周邊的壹些小國。晉國位於壹個反C形的盆地中,其北、東、南三個方向都被山脈包裹,這壹階段主要向西擴張。楊、賈、荀、董四國在晉國西部由北向南呈扇形展開,成為第壹批討伐的對象。這四個國家的外圍是朝鮮和河北,還有沈、伊、黃等不知名的小國。
荀國在晉國西部,現在新絳縣東北。第壹個君主是周文王的十七個兒子,他在西周時期非常強大,壹度成為這壹地區諸侯的老板。公元前725年,在曲沃內戰中,荀國第壹次介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晉國的內政。公元前677年,晉武公稱王後的第二年,他滅了荀國,把自己的城池土地讓給了袁氏。荀余部向西南移至臨猗縣南鐵匠營村附近,不久再次被伐。
東郭位於今聞喜縣東北40裏的東澤。傳說是龍族養龍的地方,在武功時期被毀。據說在武功之前,曲沃的城市還在曲沃縣附近。後來為避鋒芒,吳宮滅東郭後,曲沃遷至今聞喜縣。
賈國是唐叔虞幼子的封地,這在以前的《晉國早期史》中有詳細的介紹。武公時期,參與了公元前705年郭公組織的曲沃大圍剿。後來隨著曲沃的長期活動,雙方建立了友好關系。當時,還沒有繼位的晉獻公娶了賈國女為妻。但是這種關系並沒有維持多久,大概在吳宮晚年被晉國吞並了。
楊過位於洪洞縣東南部的老陽城,最早封於周宣王時期。具體被砍伐的時間無法確認,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晉獻公十七年(公元前661)之前,楊過就被賦予了陽通圖為食邑。
韓國在江都以西,現在在河津和萬榮之間。它是周成王弟弟的屬國,公元前757年被晉文帝吞並。晉國內亂時,大概被荀國占領,晉國擴張時收復。公元前677年荀被滅,晉武公把它作為封地送給了韓紈。
薊州位於河津縣東北的薊縣,毗鄰韓國。據說它是殷商後裔傅說的封臣。很難確認滅絕的時間。據考證,是因為嵇平白無故地占了虞國的城池,所以金和虞國聯合伐紂。在晉獻公十九年(公元前658年)之前,它被授予Xi芮作為封地。
至此,晉國基本上囊括了運城盆地的大部分,獲得了大量的城池和良田。再加上榮地部落的橫掃帶來的穩定,晉國各方面的實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這壹時期,晉國開始進入軍事擴張的快車道。
吳公剛當上晉國侯的時候,晉國只有壹支軍隊。公元前661年(晉獻公十六年),晉國擴軍,由壹軍改為二軍。按照春秋時期的軍事建制,五人為壹;五五是壹兩,壹兩有25個人;四兩為壹卒,壹卒100人;五個兵是壹個旅,壹個旅有五百人;第五旅是壹個師,2500人。第五師是壹支12500人的軍隊。實際軍隊編制可能不同,但數量不會偏離太多。也就是說,此時擴編後的晉軍大約有兩萬五千人。
擴軍之後,晉國的擴張開始進入第二階段。這壹年,晉獻公率軍,以趙夙為禦戎(駕),畢萬為車右,伐滅耿、魏。太子申生率領軍隊消滅了霍國。
霍國位於晉國北部汾河壹帶,大致在霍縣西南的霍城。霍國的起源是真正的姓侯國。周朝滅了霍國後,封給了周武王的弟弟(文王的第八子)霍舒。它最初的封地在河北省漳河以北地區。霍書初因參與關蔡(三獄)之亂,被貶至庶人,後重開並遷居晉國北部。他的兒子,鐘淵,繼承了他的封地,隨後幾個君主:賈忠,戴,,江,,焦,光,傅和老。
到了晉獻公時代,在位的君主是霍公秋。據壹些人說,反蔡之後,霍國被降為伯爵國。霍公秋認為自己當了國王這種待遇不合理,就自稱霍公。晉獻公聽說後,覺得自己太放肆了,於是起兵討伐霍國。不知道這種說法是真是假。即使這是真的,恐怕也只是晉獻公增兵的借口。但無論如何,霍公秋是因為抵擋不住晉國的進攻而逃到齊國的。據傳說,晉國發生旱災,晉獻公讓人向上帝求教。答案是他滅了霍國,霍臺山的山神不太高興,就給他們降了災。於是派趙夙去把負責祭祀山神的霍公請回來。
郭瑋、耿國在周初也是姬姓諸侯國,具體承繼關系不太清楚。魏國位於晉國西南黃河北岸,大致在河北省芮城縣東北。周滅魏方後,也給了姬姓。滅魏後,封給了魏縣大夫畢萬。
更國在晉國以西的黃河東岸,近荀、漢,大致在今河津縣東南更鄉鎮附近。商朝時,耿國是由嬴姓部落建立的。周朝初年,耿被滅,分封於同宗姬姓。滅耿後,封夙夙趙(嬴姓)為封地,任耿大夫。
此後,晉國通過十九年(公元前658年)和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年)的兩次假道伐郭戰爭,摧毀了與魏國相鄰的郭國(平陸至三門峽)。春秋初期,郭的國家還很強大。郭的父親是周王室的官員,早年曾出兵幹預晉國的內亂。晉國與它積怨很深,忍了很多年,終於被砍了。滅了郭之後,順便滅了(平陸北張店附近的古城)和周邊不知名的小國如焦。
(假切會在下壹篇文章詳細介紹,此處省略)
這些被晉獻公摧毀的國家,加上入侵德意誌時獲得的土地,大大擴張了晉國的疆域。到去世的時候,晉國已經從壹個小國(偏侯)發展成為壹個千裏之地的大國。
對比晉獻公繼位前後晉國的疆域,我們會發現其疆域擴張的速度實在驚人。公元前678年,吳宮成為晉國公時,晉國已知的城市只有翼城(江都)和曲沃,其影響大概僅限於今天翼城和曲沃兩縣的大部分,侯馬、絳縣、聞喜三縣的小部分,空間極其狹小。
到公元前651年晉獻公的晚年,晉國疆域的西部已經越過黃河,進入陜西,與秦國接壤。即使考慮到秦國在討伐李融中戰敗,導致驪山地區失守,其疆域西部凹陷仍延伸至陜西大理。東面是衛國故裏,包括河內、邯鄲、拜泉和,大致在今天的邯鄲、安陽、新鄉壹線,與齊魯、魏、宋、鄭等其他東方強國對峙。向北,霍國故裏拒戎狄,勢力範圍達到今天的靈石、介休壹帶。往南,大致相當於今天山西和河南的邊界,有的地方越過兩省邊界,進入河南平原。
也就是說,晉國從吳公晚年到他晚年不到30年的擴張,疆域擴大了100多倍,基本形成了晉國後來的疆域格局,為後來的君主爭奪中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正是在這個基礎上,再加上金龔輝時期的各項改革措施,晉國才有了稱霸中原的資本。最後,在二十年後的晉文公時期,晉國成為了中原的霸主,並維持了壹百多年。從這個角度來說,晉獻公恐怕是晉國歷史上第壹個做出巨大貢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