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忻州盆地的出口是東側的滹沱河。滹沱河由東北流向西南,流經忻口,然後90°大彎,再走180弧形。在東野鎮西側滹沱河吉勝橋咽喉處,入舟山峽谷,向東南蜿蜒,過蔚縣,流向平山(河北)。
忻州盆地南側的水系有幾個奇特的特征。壹是南以太原水系的黃土流域為界,河流南北向。二是這邊(新洲側)上遊水系除流向相反外,均可與太原水系直線相連;三是北方水系的支流往往與主流流向相反,如牛尾莊水系南端、付家莊水系、太和站水系等。
這些事實反映了牧馬河水系原本是順暢地流向太原水系的,後來對滹沱河上遊的攻取,使太原上遊的水系向相反的方向向北流動,被納入滹沱河。證明了忻州盆地原來的出水口在南部是汾河水系,現在轉向相反方向的滹沱河,是後期地殼運動改造的。這種轉化的力量使石嶺關隆起,同時伴隨著滹沱河水系對源頭的強烈侵蝕,在東南切割太行山,在東冶盆地西部切割吉勝橋,使忻州原有的水系變成了今天的狀態。因此,忻州盆地的湖水排泄發生在石嶺關隆起之後。
蔚縣北端,龍華口與五臺東野之間,滹沱河是壹條深深的峽谷,河水蜿蜒如蛇。應該是滹沱河最後穿過太行山時形成的河道。這條河有兩個階地,第二個階地形成於654.38+萬年前。可以說明忻州盆地在晚更新世時期是排水的。因為忻州盆地本身也有兩級階地,可以對應峽谷中的二級階地。
新洲河、牧馬河、雲中河導流方案
忻州盆地上端有壹個峽谷,就是著名的忻口,盆地上口,上面是滹沱河河谷盆地。在這個峽谷的西南部,金山比它高出400多米。金山是坐落在盆地中的壹座孤山。它的西部和西北部也是平坦的,是壹個向東傾斜的高架盆地。在西北方的怪村南北兩側,有兩條平行的河流從西北方向流過,水系遇到金山就彎成了膝蓋。南側是雲中河(因雲中山而得名),北側是滹沱河及其支流。這種奇特的水系構成告訴我們,金山近期的擡升迫使這兩條河流改道。隆起前,滹沱河幹流被圍在原平市西側的壹個長湖盆地內。
原平-樊氏滹沱河流域原本是封閉的,幾乎與忻州流域同時開放。和忻州盆地壹樣,有兩個階地。從今天的地形圖來看,新洲湖盆的最後壹個盆底到達金山腳下的界源,然後轉到新洲城的邊緣,再順著舟山的山腳下到濟生橋。該區東部是壹片非常平坦的小平原,其外側與基巖山之間有壹圈黃土丘陵,其中有金山、拖羅山、鬥羅山、觀茅山等孤立的基巖丘陵,如大海中的島嶼般矗立在黃土丘陵中。沒有確切的證據證明這個黃土丘陵區原來是新洲湖還是湖邊的壹個山坡。我們推測是湖邊的斜坡,風成黃土山坡堆積區,上面是基巖山。
再看忻州盆地,原來是由原平-樊氏河谷盆地和忻州盆地組成的。早期,湖水可以淹到海拔1000米。後來滹沱河下遊的侵蝕,切掉了吉勝橋湖的河口,又切掉了辛口的河口,開辟了兩個盆地。湖水抽幹後,金山的隆升和石嶺關-官帽山的隆升,最終俘獲了流入太原盆地忻州盆地西南角的北西向水系,造成了眾多的黃土流域、倒灌河和斷谷。
2.是舟山的斷層上升。
舟山,在新洲盆地的東側,是壹座斷層擡升的山脈,其北部板塊是壹個破碎的板塊。當沒有絕對的標準體時,舉的意義是相對的。我們可以稱之為舟山的斷層或者北方板塊的斷層。
人們從忻州坐車到五臺山,要穿越壹個峽谷才能爬上五臺盆地。向東要穿過葛子嶺才能進入茹村盆地,最後還要穿過壹條黃土峽谷才能登上更高的支家莊盆地,然後快速下到鬥村盆地,沿盤山公路向東到達荊閣嶺才能進入佛教聖地臺懷鎮。
從地圖上看,從忻州到五臺山,經歷了忻州盆地、東野盆地、五臺盆地、茹村盆地、支家莊盆地五個盆地。其實在忻州和東野之間,還有壹個以產梨聞名的銅川盆地。這壹串由西向東排列的五個盆地在地形上由低到高分布。這種高度變化規律不僅體現在五個盆地頂面的高程上,也體現在盆地間分水嶺的高程上,反映了舟山斷裂北板塊傾伏的特點。
如果保持舟山原有高程不變,北部板塊就是壹個旋轉軸在西北的板塊,其西部板塊下降,東部板塊上升。當這個旋轉軸向西以相同的角度向下轉動時,它的垂直落差越大,就越向西。這顯示了北部板塊的運動特征,即它控制著盆地向東逐漸向上運動。和壹個又壹個盆地,原來是壹個山谷,河水被堰塞住了。由於舟山下遊相對隆起,從西北流向東南的五條河流被阻斷:從西向東分別是銅川河、小營河、滹沱河、無名的儒村河、支家河。所以今天的盆地,當河水堰成了五個天然水庫。原黃土丘陵中的黃土迅速淤積到水庫中,慢慢被填滿,形成黃土盆地。由於舟山的上漲緩慢而持續,這五條河流的下遊四條經常越過大壩,保持其下遊的間歇性水體,使河流的向下切割得以繼續。所以直到今天,這五條河流仍然保持著原來的流向。
由於北方板塊不斷向西下落,最南端的銅川河壹直沒有穿過湖邊的分水嶺,將原本起伏的基巖山脊淤塞成偶爾露出山頂的黃土分水嶺。東部最後兩條小河,因為流域面積太小,匯水太小,河水沖不過下遊被堵的山體。水滿了,他們要改變航向,順著舟山體前緣向西轉,形成膝狀轉彎進攻,搶占山谷。下遊變成了以原來的河流決口為分水嶺的土尾河。
土尾河
小營河和滹沱河之間還有壹條狹長的河。斷層陷落後,水迅速溢出河道,造成黃土峽谷對斷層上的河谷進行攻奪,天池村對背面的河谷進行攻奪,將壹條長長的河谷切割成三段,下遊段成為逆流而上的反向河流,從洪崖村峽谷向東流去,形成唯壹壹條向東攻奪的河谷。
這五個盆地中,汝村盆地在民國初年還是壹個湖泊,沿湖水生植物很多,屬於五景之壹的“汝湖大雁”。民國初年,汝湖河終於切入盆地,排幹湖水,形成了今天7平方公裏水面如鏡的小盆地。其中,所有的村落都分布在當年的湖邊斜地上。今天的湖中心的建築是在20世紀80年代才建成的。
除茹村盆地中部未被河水侵蝕外,其余五個盆地均有兩個階地。第壹級梯田高2 ~ 4米,梯田狹長,全國都是澆灌區。第二級階地是原來的湖底,所以很寬。它高出水面約20米。當時五臺城建在二級階地上,市中心的五臺中學也有壹口自流井,斜坡兩側的階地上湧出地下水(70年代斷流)。
它是舟山的壹座斷層山,阻擋了南方的流水,形成了黃土堆積,所以知道它的斷層發生在晚更新世之前(距今654.38+萬年)。在黃土中發現鴕鳥蛋和大象牙(2米長),可見當時這裏的氣候屬於亞熱帶,為了適應今天大象和鴕鳥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