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二,天三四,天五六,天七八;九天十地。”
“大燕之數五十,其用四十之九。分二像二,掛壹像三,掛壹像四像四,歸陌像閏,五歲再閏,如此再掛。日數五,位數五,五合。二十有五天,三十個地方。天地之數五十的地方,有五個,這就有了變化和鬼神行走的可能。做事有六策,坤有四策,期日三百有六十策。兩章共壹千五百二十策,事數也。所以四營就成了易,十有八九成了卦。八卦成了小成功,而且壹直延續,經久不衰。”
“壹天壹地兩地”這句話是什麽意思,天地是什麽意思?註釋和很多書裏都沒有說清楚。朱的《易》是用河圖和洛書來解釋的,這當然更是錯誤的。其實天地並不神秘。天地為陰陽,也就是說自然數分為兩類。單數叫天和陽,偶數代表奇數,地代表偶數。13579是個奇數,叫天。24680是偶數,稱為地數。天數和地點,奇數和偶數,不同的名稱,其實都是壹回事,都是對立統壹的意思。
在這裏,從壹到十,十是壹個非常重要的數字。根據人種學,人類早期只知道兩個,然後是三個,五個,最後是十個。每知道壹個數字,都是壹個艱難的進步,不是壹件容易的事情。蘇聯學者克爾斯文寫的《原始文化史大綱》說:“在落後部落的語言中,二只表示全部的壹半”,發展到十也不容易。我們的祖先認為十是充裕的數字。數量增長到10,好像已經滿了。古人視萬為豐數。《左傳》莊公十六年:“不能使共叔與鄭無關,故十月可入。說:“月如晴,何以豐數?".把十想成壹個好數字,充裕的數字。杜竹道:“數滿十。《孔書》說:“易經說天數,壹處、二處、三處、四處、五處、六處、七處、八處、九處、十處是十以上。“《左傳》公元閔說“蔔言:萬元成後,大矣,利有千萬。“古人認為數至十為滿,壹萬為最大,所以十稱為小盈,壹萬稱為大盈。“壹切”的“壹萬”是最有意義的。《左傳》中,孔子說:“十是小成就。“因為古人特別註重十的微利小成之數,所以在談《內聚傳》中的占蔔方法時,都是從十以內的天數入手的。
“日數五,位數五,五者相融。”天數是13579。“地上五個”是24685的數字。也就是十以內五個奇數,五個偶數。五相,壹而二,三而四,五而六,七而八,九而十。“各有各的組合”就是五天合起來等於二十五,五個地方合起來等於三十,二十五加三十加起來等於五十五。這就是“凡天地之數,五十之五。”《周易》的千變萬化,神秘莫測,是五天五地五五開的變化造成的。“50: 50”的變化產生了78964個數字。卦是由卦組成的,由7896年的變化產生。所謂“變鬼神”指的就是這個。
《周易》中的占蔔是從天地之數開始的。所謂大數顏,就是從壹到十的十個天地之和。《內聚傳》說“大燕數五十”,其實應該是“五十有五”。我們應該確切地知道這壹點。“有五”這個詞已經從古籍中去掉了。後人沒有觀察到,做了各種解釋。十三經註的解釋千奇百怪,全是錯的。朱對的解釋也是錯誤的。總之壹直被解讀為“50”。事實上,漢代的伊甘薇赤水也說“五十有五”,而不是“五十”。我在1939年寫的《易通》壹書中強調了這個問題。高峰同誌後來同意並采納了我的意見。
大燕之數,五十之五,其用四十之九。割草時用四十九棵蓍草代替五十五棵。這是為什麽呢?過去,方婧、馬蓉、荀爽、鄭玄、姚鑫、董郁和王弼都在這個問題上犯了錯誤。朱說:“這都是由於理性的本性,而不是非人類智力的得失”,這也是錯誤的。用四十九術代替五十五術,沒有什麽秘密可言。大衍的數字是五十中有五,是自然數,占蔔的方法是人工的。用四十九蓍草,因為用四十九可以得七千八百九十六,七千八百九十六可以組成卦。妳不需要55個亞羅,因為妳不能從55得到7896,沒有7896妳就不能形成卦。
其中49種是蓍草。蓍草只是壹片芯片。計劃,計劃,計劃是壹回事。並不神秘。這是壹個計算工具。用火柴桿和筷子代替蓍草。
分成兩個像兩個。占蔔的第壹步是“壹分為二”。把四十九棵蓍草分成兩部分。最後要靠這個字母手來搞清楚這78964個數字到底是哪壹個。也就是說,信傳下來就已經決定了是陰是陽。“以象為二”,不是分前四十九,是壹個整體,是壹個整體。就像是太壹,太極。古代有人說五十減四十九等於壹,就像太壹和太極。這是不對的。說五十是不對的;大衍的數目是五十五,不是五十;更錯誤的說法是,五十減去四十九,像太乙、太極這種不用的形象就更錯誤了。因為(四十九)的用法是像,而(六,不是壹)的用法是不像。不用研究了。用四十九,四十九就像,我們學四十九。
易經用圖像來表達思想。占蔔有象,占蔔有象。這是《周易》的壹個基本特征。古人認為蔔筮規律的第壹步有壹定的意義,代表著壹定的事物,不是偶然或隨隨便便就能做到的。其實不是這樣的。法律中的所有環節都是為了得出7896的結論。不按照那些步驟走,妳得不到7896,得不到7896,得不到卦。為什麽古人壹定要說占蔔方法的某個環節是什麽樣子的?就是為了強調占蔔的神秘性,讓人相信它是有效的。這當然是不科學的。我們可以忽略這壹點,因為我們不想計算占蔔。我們要研究的是其中提到的“意象”所反映的思想。
它從第壹、從第壹、從太極談宇宙的發展變化,根本不提太極之前,這與老子“道生壹”的觀點正好相反,是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壹分為二要像二”,二是兩個儀器,壹對就是壹分為二。這就是辯證法。
“掛壹像三”。從分成兩部分的蓍草中取出壹根放在壹邊,這樣就形成了三部分。古人認為這三部分也是有意義的,像天、地、人。蓍草的前兩部分就像是天地的兩個樂器。抽出壹根,就是人生於天地之間。人在天地之間,人可以升天。這壹點很重要,古人此時已經充分理解了人的作用。人和天地壹樣重要,他和天地壹樣重要。古人說天地,是指自然,人是指人類社會。
“取四為四次”,就是計數的意思。“四”就是四個地方。此前,總共49棵蓍草被分成兩部分,每手壹棵。“掛壹個”,壹部分拿壹個,兩部分還剩下48個。四個地方,壹只手可能不止壹個,那麽另壹只手壹定不止三個;如果壹只手有兩個以上,另壹只手就會有兩個以上。如果壹只手會數數,另壹只手也會數數。壹個盈余被認為是四個盈余。簡而言之,每手牌的余數無非是壹、二、三、四。然而,只有四種和八種情況下兩只手的剩余部分結合在壹起。“大象四季”的四季是壹年的四季:春夏秋冬。四位四號可以通向7896,和四季無關。古人壹定要聯系到四季,才能說明規律的每壹個環節都有客觀依據,不是人隨意決定的。但古人說“四時”反映的是壹年四季的變化,這並不簡單。說明古人對當時自然界的四季變化有了確切的概念,下面說的閏月的概念說明當時就有了歷法。歷法與占蔔有關。沒有歷法,占蔔就不會產生。人們對天是自然這壹規律的認識是從歷法開始的。《書經·姚典》曰:“若敬天,其狀如日月星辰。”是關於日歷的。歷法是數數的,星星是天上的二十八顆星,而陳是太陽和月亮的相會。經典說到姚,人們就知道道觀如計時。姚之前的歷法是火歷。火是大火,也就是心宿二,後來發展成陽歷。以前人們沒有天的概念,但是到了姚的時代,天也就不存在了。人先學會“歷如日月星辰,尊人”,才開始了解天,也就是自然。古人對天的認識就是從這裏開始的。《周易》中的占蔔指的是四時和閏月,說明當時有歷法。更重要的是,它表明《周易》是通過自然本身來認識自然的,把自然看作是獨立於人的主觀世界的對象。周易的世界觀是唯物主義的。
“像飛躍很奇怪,五歲再飛躍,我就又掛了。”“五歲再閏”,五年有兩個閏月。“又”,就是余數的意思。每手取壹部分蓍草,四數後必有余數,每手有兩余數,故雲“幹嘔”。取兩個余數,放在壹起,“以後再掛”。該事務被聲明並準備好用於下壹個事務。
這本易經有四步,即越二、懸壹、舉四、歸奇,稱為四營。“四營成易”,四步之後,壹易完成。壹變是壹變,三變成壹;壹卦有六卦,所以十八變可以完成壹卦。
當第壹個容易完成時,“再續”的余數不是四就是八。余數稱為已過數,余數以外的數就是數。如果妳從四十八棵蓍草中減去四,數字是四十四。第三次變化後,如果“再續”的余數是八,那麽這個數就減少到三十六。第三次變化後,如果“再續”的余數是八,那麽這個數就減少到二十八。二十八是三變之後剩下的數。二十八除以四等於七。七是奇數,楊。因為蓍草的總數是四十八,每變的余數不是四就是八,所以三變之後只剩下四種情況。壹,二十八,四十八減二八十壹四;二、三十二、四十八減二十四加壹八;三、三十六、四十八減三四;四,二十四,四十八減三個八。二十八、三十二、三十六、二十四,分別除以四,給出的數是七、八、九、六十四。奇數為陽性,偶數為陰性。
或者得到七個,或者得到八個,或者得到九個,或者得到六個,所以第壹個想法就是下壹個想法。如法炮制,再五次,得二、三、四、五、五卦,此卦完成。四個營變壹個,三個變壹個,十個有八個變壹個。
“二百壹十策,坤四策,三百策六十策,為當期之日。兩篇共壹千五百二十策,事數也。”
蓍草或竹竿是壹種芯片。籌碼就是策略。政策也很尷尬。陽爻六個,每爻36策,共216策;坤卦共有六個陰卦,每個陰卦有24個策略,共144個策略。乾坤兩卦共有360種策略。上下兩章共384卦,陰192卦,陽192卦。192乘以36,妳得到6912個策略。192乘以24,妳得到4608個策略。這兩個數字加起來是壹萬壹千五百二十。360保單象征壹周年的天數。壹萬壹千五百二十策象征萬物之數。也體現了易的唯物主義。他的知識對象主要是壹切。在他看來,“天地間的壹切都是壹切。”
以上是占蔔的方法。占蔔和占蔔壹樣重要。學習周易,首先要學習占蔔的方法。研究占蔔不是為了占蔔,而是為了理解其中蘊含的思想。在占蔔法中,所有的環節都用數字來表示。十天地之數,大衍之數,分為二,掛壹,四,歸奇和七千八百九十六,甚至還有二百壹十六幹策,四為坤策,壹百四十為二條等等,都是數字。占蔔的本質特征是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