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對湖北評書了解多少?下面湖北文化給大家帶來更多湖北評書的內容。讓我們來看看。
湖北評書就是用湖北方言講故事。壹個人表演,只說不唱,用壹塊木頭做道具,每到劇情的關鍵時刻,觀眾都歡呼起來。湖北評書分布在武漢、沙市、宜昌等沿江城市,也有壹些藝人在離它較近的荊州、孝感、黃岡、宜昌等地從事演出。
湖北評書曾在江城人中間家喻戶曉,約有300年歷史。但近年來趨於衰落,瀕臨滅絕。有關方面正在努力將湖北評書申報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請老藝人萬先生介紹湖北評書的故事,並連續刊出,以饗讀者。
講故事,在舊中國,在勾欄窪寺是壹種低賤的行當,不高雅,文字資料也少。要了解武漢評書圈的歷史狀況,必須在沒有文字材料的情況下,依靠“活材料”。我在1950進入武漢書圈的時候,新藝評書團隊有54位藝術家。其中,三大流派容派的創始人容宗盛,陳派的創始人陳樹堂(何祚庥的師傅),江派的創始人蔣雲卿都健在。還有田漢卿等老藝術家的口碑信息更多。
他們都出生在清朝光緒年間,從藝五六十年,跨越清末民初直至解放,積累頗豐。我們請老藝術家們“參觀藝術”,了解了很多他們的藝術歷程、評論、傳承、規矩、軼事、祭祀等。,以了解湖北評書在武漢的來龍去脈。寒暑十度,辛苦了。我們初步將武漢湖北評書的起源追溯到明代成化、崇禎年間。
雖然不如揚州評彈和李伯清散打評書有名,但湖北評書獨樹壹幟。和普通的評書沒有本質區別,只是口音有區別,因為湖北評書是指用湖北方言講故事,用壹塊木頭做道具,在每壹個關鍵時刻都把木頭拍擊壹下,讓觀眾耳目壹新。湖北方言很多,各地口音略有不同。而今天的湖北評書基本只剩下武漢話了。在武漢電視臺影視頻道的《都市茶館》節目中也可以看到湖北評書的現場痕跡。
湖北評書起源於宋代,在長江沿岸城市如湖北武漢、沙市、宜昌等地流傳發展。鏗鏘有力,富有節奏感,善於在離奇驚險的情節中刻畫人物。還有壹些民間藝人在荊州、孝感、黃岡等附近地區從事表演。根據之前藝人的說法,並參考民國初年《夏口縣誌》、《建設誌》的記載,到了明朝崇禎八年(1635),評書打開了大門,逐漸從默默無聞的農村野夫走向前臺。
在湖北評書的發展中,由於“路書”是自己編寫和表演的,藝人可以揚長避短,促進了藝術流派的形成和發展。湖北評書善於塑造壹個玩弄權貴的野人英雄形象,每本書都有壹個或幾個這種類型的重要人物。湖北評書風格幽默風趣,語言流暢華麗,常用有節奏的駢體描寫景物,與敘述、對話時使用的生動口語相得益彰。
湖北評書的興起,根據之前藝人的說法,並參考民國初年《峽口縣誌》和《建設誌》的記載,1635年(明崇禎八年),漢陽判卓遠在監督峽口(今漢口市)擋水大堤建設期間,在民工和船夫中講故事,甚為流行。從此,講故事打開了那裏的大門。
湖北評書的繁榮發展始於清代同治年間。19世紀中葉,山東藝人丁海舟(丁鐵班飾)從河南來到漢表演鼓,講故事。光緒年間,洋務派在武漢大規模興辦實業,修建京漢鐵路。於是小鎮經濟發展了,人口猛增,使得評書有了大量的受眾。當時武漢三鎮的茶館都在爭著請說書人表演。當時,任春山和顧玄南是漢口有名的說書人。後來他們收集藝人,建立自己的門戶,傳播範圍逐漸擴大。
20世紀20年代,壹些打鼓講故事的藝人留下了他們的銅鐮刀和鼓槌,專門評點故事,於是評點和鼓點分化形成了評書,他們的報字讀音變成了武漢話,他們的評書書目也在蘇州評書和安徽胡愛書的影響下不斷豐富。當時,武漢評書藝人蔣雲卿拜四川評書藝人陸明傑為師,將川江道的《燕子掃北》壹書改為《行走建國》,成為當地保留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