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莊鎮北辛莊基督教堂,原名馬莊耶穌家庭,創建於1921年,現教堂建於1930年,是全國120余座基督教堂的發源地。
1952年3月改革後,2004-2006年重建。教堂占地面積959.7平方米,房屋30間,其中教堂9間,辦公室6間,客廳15間,總資產近1萬元。目前有神職人員4人,其中長老3人,牧師1人,地區全委會成員30余人。北辛莊基督教會現有信徒700多人,下屬聚會場所20多個。通過政府主管部門,允許新泰市、肥城、寧陽、東平、泰山、萊蕪進行教育交流。
傑西錢瑩清真寺
前營村有兩座雄偉的清真寺:西寺(黑寺)和河南寺寺(黃寺),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西清真寺(黑寺)的建立日期不詳。寺前有壹座重修清真寺的紀念碑,建於明代鄭德五年(1510)。此殿重檐翹角,青瓦鋪天蓋地,虎頭瓦,龍首出尾。其像疊脊,兩層三檐,高約19米,廳約240平方米。寺前有三棵古柏,遠遠望去很壯觀。由於年久失修,廟裏的壹些建築已經年久失修。65438年至0995年,寺廟管理委員會重修了黑廟和黃廟,基本恢復了原貌。
南穆斯林寺(黃寺)。據現存記載,黃寺建於清乾隆初年(1736)。正殿前的寶霞建於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1912年重修時,寺廟由青瓦改為琉璃黃瓦。據說琉璃瓦是在曲阜燒制的。皇寺占地1,786平方米,正殿244.9平方米,前殿1,62.9平方米。黃廟的建築風格與黑廟基本相同,琉璃瓦蓋、屋脊排列、瓦襯、虎頭瓦,龍頭龍尾的形象重疊。該寺二層三檐,高約20米,殿頂有2米高的空心寶鼎。
堂內大小柱40余根,梁、檁條拱角相互支撐,208塊玉花板、梁彩繪。建設歷時4年,雄偉壯麗。
西界鴻福寺碑文。相傳元末農民起義領袖朱元璋帶兵修建了壹座名為鴻福寺的寺廟,現已被毀。鴻福寺重建碑文:“鹹化五年(1469),乙醜夏夢為太初和尚所書,劉玉為官書,主持立碑以信”。在西邊的鴻福寺舊址。鴻福寺莊嚴觀音羅漢上的碑文:“花仙八年(1472),孟春由慧海和尚書寫,僧星為官書”。在西邊的鴻福寺舊址。安禪寺碑文:“嘉靖三十七年(1558),高林撰文,王天喜撰書”。碑在西界錢瑩與後營村之間,鴻福寺舊址為官書。
以上三碑現已不在,鴻福寺舊址前已建成房屋,後擴建為學校。
文林龔氏祖英斷碑位於村,龔家在南部,汶河北岸。西桂子西公祖居祖營東北角,已被打斷成兩段,下段還在原處,上段在英溪堤下,已被侵蝕得很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