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這類人主要是“脾胃虛弱”所致。
《黃帝內經》說:“脾胃以膜相連。在中醫裏,脾不僅僅是壹個單壹的器官。中醫從生理功能和人體功能的角度,認為脾是“氣血生化之源”、“後天之本”,翻譯成白話就是:食物消化、吸收和分布的重要器官,能延續生命活動,化生和充實精氣、氣血。
中國人十有八九是脾虛,可能和飲食、壓力、心情有關。
飲食差:中國是農業大國,“靠天吃飯”很正常。經常是三餐餓的飽飽的。隨著社會的發展,現代人從“溫飽不足”到“小康”,飲食選擇更加多樣化,但同時也增加了人的脾臟負擔,導致脾虛。
勞累過度:中國人的肌肉力量沒有歐美國家的強壯,肌肉高度緊張,也會消耗脾氣。現代人更多的是從體力活動轉向腦力活動,體力活動急劇下降,也會從過勞轉為懶散,也會導致脾虛。
情緒失衡:現代人壓力大,用心多過用身。過度思考會傷了他們的脾。
脾胃功能掌管營養運輸。有了它,身體的臟器和組織才能源源不斷地獲得營養。可以說,脾胃的健康是身體健康的保證。壹個人的脾胃好不好,其實可以通過“3看”看出來。
1.五官:壹個人的脾胃可以通過“顏值”來判斷。脾胃不好的人,嘴唇發白幹燥,容易脫皮或開裂。有些人睡覺時甚至會流口水。
2.體型:脾胃不好的人在體型上有兩個極端,要麽是“易胖體質”,要麽是“易瘦體質”。脾虛影響新陳代謝,體內沒有辦法排泄。只能“堆積”在體內,越來越胖。相反,有些人因為吸收功能有問題,經常拉肚子,會越來越瘦。
3.是否有濕氣:脾胃虛弱影響水液的運化代謝,容易得內濕,而濕困脾,脾氣不強,加重了水濕的問題,形成惡性循環。患者常表現為:身體沈重,疲乏無力,大便不成形,咽部有痰,臉上長斑,黑眼圈,易浮腫。
中醫非常重視脾胃調理。在古代醫學書籍中,有壹部關於脾胃的著名論著,包括38篇醫學論著和63個方劑。廣州中醫藥大學第壹附屬醫院主任劉鳳斌表示,脾胃病不僅僅是單壹的癥狀,還有食管、胃、腹部三個病理部位。脾胃病的癥狀也因病變部位不同而不同。
食道:主要表現為吞咽困難或胸痛;
胃:主要表現為飽脹、疼痛、噯氣、反酸等。
腹部:腹痛、腹瀉、便秘,甚至腹瀉、膿血為主要表現。
脾胃好了,清氣才能升,濁氣才能降。即脾氣要隨精上,胃氣要隨糟粕下。古籍《金匱要略》中記載了這個治療脾胃虛弱的藥方。後來到了晉代,又加入了荷葉和大米,這種力量被命名為枳實、白術、荷葉和大米。
白術性溫不燥,與脾氣十分契合。同時能祛濕,助脾氣上升。枳實有排濁的作用,荷葉有非常強的升降濁功能。此方既能補虛,又能祛邪,非常適合聲音虛弱、腹脹便溏、食欲不振的人。
脾胃虛弱似乎是現代人的“常見病”。脾胃與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為了保護“後天基礎”,我們需要從生活方式入手。註意定量飲食,以清淡為主,適度作息,避免壓力過大,保持開放的心態,事事關心。
#39健康超級團# #微風計劃#
未經作者許可和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