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德寺位於增城區蕭樓鎮布拉村,在招賢山、臥虎山、城西河等名山大川之間。明洪武十八年(1385),布拉村村民為紀念該村為國家做出貢獻的武將賴啟清,修建了壹座祠堂。曾在此修建的祠堂、倉廩寺(元代)和景興樓(洪武甲子年間增建)橫向排列,相互融合,形成了獨特的寺、塔、祠、佛、儒、道三教合壹的小型古建築群。
寶德寺廟建築
整個古老的寶德神廟沒有使用壹顆釘子。
寶德廟的門檻比其他地方都高,祠堂大門後面開了壹個中門。壹般祠堂大門後面只有屏風或白墻,但寶德廟可以開中門,因為是皇帝給的。寶德廟的規模雖然不大,但規格卻很高。“作為壹個土生土長的布拉人,楊賢斌先生非常自豪地向他介紹。
寶德寺矗立在寶德寺高高的門檻前,楊道長向記者講解著寶德寺的歷史。“今天,寶德寺是壹個由倉居寺和敬行樓組成的建築群。倉廩寺的前身建於北宋。原來是北宋的尹姬寺,所以應該有近八百年的歷史了。”據介紹,這座古廟由木梁支撐,但整個古廟沒有使用壹根鐵釘。
寶德寺進入寶德寺,接著是紅儀門(即中門)。據寶德廟的楊道長介紹,寶德廟最初是布拉村民在明朝皇帝給他壹塊牌匾後,為紀念賴啟清而代代相傳而建的。還說紅色的儀門和儀門的高門檻以及紅底鑲金的牌匾都代表著至高無上的皇權,可見這座小廟的與眾不同。
寶德寺中門後是壹個禮拜大廳,由八根石柱環繞,其中四根外圍是圓形的,四根內部是方形的,象征著古老的圓形場所。“訪朝最初是皇室或高官用來祭神的,百姓則在兩邊的回廊裏祭拜。”
寶德寺的人們
自元代以來,寶德寺人才輩出。
寶德寺寶德寺的右邊是倉廩寺。據了解,這座寺廟原本是北宋時期建造的尹姬寺廟,直到元代才被改建為倉廩寺。據介紹,倉廩寺至今還保留著宋憲春學者李小龍的《毛峰上的夏韻》和元末廣州五才子的《浪湖春水》、《石潭垂釣》等詩詞。
緊挨著倉廩寺的是凈興樓。“妳可以看景興樓墻體的風化程度,就可以知道它是另壹個時代建造的。壹樓建於元代,二樓、三樓建於萬歷年間,四樓、五樓建於乾隆年間。”說的是古代有建造文昌塔的說法,即只有狀元、觀花等地方人才可以加入。因此,可以知道,在布拉,從元朝到清朝,幾乎每壹代學生都獲得了功名。
特性
硯池和木棉樹象征著文武雙全。
除了三座建築,整個寶德寺還有兩個水池和幾棵百年以上的木棉樹。這兩個池子是硯池和放生池。顧名思義,放生池是用來放生的,而硯池則有著獨特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