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九冷,三伏熱。
壹年的氣候變化被整合成壹首短詩,“三更頭落在夏”這句話是人們對氣候變化的總結,意思是夏季節氣到了,但還不是壹年中最熱的時候。夏季節氣過後,第三個“庚日”開始落下帷幕,這是壹年中最熱的時候。俗話說“三九天冷,狗裏熱”,就是這個道理。夏季至日過後,北半球的白天時間逐漸減少,同時,夏季至日到來後,夜空的星星也逐漸變成了夏星。
10是個庚。
要想理解這句話中所謂的三庚,首先要明白什麽是庚,壹庚是具體的十幾天。“三庚”是古代幹支紀年法中提到的“第三個庚日”。古人用18天和12天組合來記錄時間,其中“三庚”中的“庚”字就是天幹中的數字“A”。
中間延遲是不固定的。
壹伏特有多少天?需要根據年份日期進行推理和演算。事實上,從夏季至日開始,天空為“庚”的第三天稱為第壹伏(也叫第壹伏),10天後稱為第四伏(也叫第二伏),立秋後的第壹個庚日為最後壹伏(也叫第三伏)。初始和最終固定為10天;倒伏時間不固定,有的年份為10天,有的年份為20天,主要由夏季至日到立秋之間的耿日數決定:有4個耿日,從倒伏到終倒的間隔為10天,有5個耿日,間隔為2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