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八字算命 - 家鄉的春節300字。

家鄉的春節300字。

靈璧春節和其他節日習俗

1.春節

農歷正月初壹被稱為春節,這是壹年中最大的傳統節日。慶祝春節俗稱“過年”。在清代,該縣非常重視過年的習俗。據說竈神去了西方,23號去的,正月十五回來。臘月二十三晚上,當地文武官員放鞭炮,舉行祭竈活動。24日晚,老百姓進行祭竈活動。竈前貼著“天道說好話,下界保平安”的對聯,橫批“壹家之主”。12月30日中午之前,家家戶戶都貼上了紅紙春聯,對聯上寫的都是恭維封建帝制的話,比如“帝德之大,帝恩之深”等等。喪親之家貼著普通的紙對聯。當晚,當地官員和普通百姓到廟裏打槍燒香,徹夜不眠“守歲”,祭拜天地鬼神、祖先。據說除夕之夜,百神在下界。為此在院中豎起壹根高桿,掛壹盞紅燈,讓主壹年四季都光芒四射。人們把正月初壹到正月初五作為節日家。大年初壹,男女老少穿上新衣,掛在主屋的“天、地、君、師”祖宗牌位和觀音像,向父母燒槍、燒香、磕頭拜年。初二給親戚鄰居拜年或者發紅紙名片。農歷六月初六,當地官僚、官員、士紳、富家邀請春酒,私下交流。立春的這壹天,縣令身著朝服,坐在三班六間房的大轎子裏,在縣城東門外的祭壇上舉行祭奠儀式,迎接春牛的到來。

辛亥革命後,祭竈、守歲、祭天地、邀春酒等過年習俗依然保留,只是花費少了。

新中國成立後,民間過年習俗沿襲舊俗。在中國新年前夕,遠離家鄉的人們總是喜歡回家過年。在群眾中流傳的《過年歌》說:“二十三個蜜瓜棍,二十四個掃房子,二十五個磨麥子,二十六個割肉,二十七個寫對聯,二十八個貼窗花,二十九個蒸饅頭,三十夜不睡,大年初壹三磕頭”。在臘月末,大多數家庭都在忙著過年。首先從打掃衛生開始,家家戶戶進行大掃除,清掃室內外垃圾汙垢,拆包洗滌衣物、被褥,整理家具、竈具等,幹凈利落地度過新年。家家戶戶掛年畫,貼春聯,為節日增添色彩,辭舊迎新。春聯的內容是歌頌* * *,歌頌毛澤東主席,歌頌社會主義制度,等等,比如“翻身不忘* * *,幸福靠毛主席”,批判“萬歲* * *”。“文革”期間,農民納韋壹定要掛毛澤東主席的畫像。對聯包括“聽毛主席的話關心國家大事,跟隨* * *堅持私鬥,批修”,橫批包括“毛主席萬歲”等等。黨的十壹屆三中全會後,室內掛山水花鳥、字畫。春聯有了新的內容,如“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實事求是,銳意改革”等等,“春回大地”等等。除夕中午,全家老少吃了壹頓“團圓飯”,菜肴豐富,滿屋歡聲笑語。飯前放鞭炮,有的家主甚至在堂前撒些菜米湯,以示對祖先的緬懷。晚上,全家人聚在燈下打撲克、麻將、下棋、講故事、猜燈謎、看電視等娛樂活動。第二天,春節到了,家家戶戶壹大早就搶著開門。俗話說,早開門能早“富”,家裏人都得按時起床。開門就放鞭炮,然後喝茶吃早飯,就早飯。初三第壹天,每個家庭的早餐都要吃扁食(也就是素水餃)。傳說吃肉的話,家養的畜禽不旺,父母常把硬幣藏在扁食裏,吃的人被認為在新的壹年裏吉祥富貴。飯後要穿上喜慶的服裝,先給家裏和家附近的長輩“拜年”,長輩要給晚輩“壓歲錢”。然後,鄰居們互相“拜年”。

2.元宵節

農歷正月十五是元宵節,也稱為上元節。在清朝,從正月十三到十五,人們每天晚上裝飾燈籠,喝酒燒香,燃放火花,去劇院,吃元宵,慶祝節日。民國時期,人們在節日吃米面或湯圓,晚上觀看龍燈、舞獅、踩高蹺、駕旱船等表演,並在天河家族會館開展燒香祭竈王的活動。建國後,除了燒香祭拜等迷信活動外,壹切都沿襲舊俗。文化部門經常組織元宵燈謎,也組織農民進城進行舞龍、舞獅、旱船航行等民俗文化表演。城鄉孩子對“正月十五挑燈籠”感興趣。黨的十壹屆三中全會以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沒有人吃粽子了,大家都吃粽子了。

3.清明節

在清朝,每到清明節,人們都會去掃墓祭祖。柳枝插在門上,人們戴著柳條環,孩子們放風箏。民國時期,清明節家家戶戶的屋檐下都種上了柳樹,為先人的墳墓增添了泥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清明節的習俗依舊,城鄉人民依然在檐門上插上柳枝,為親人的墳墓添土。中小學校組織學生在烈士陵園開展掃墓活動。這壹天,父母要給孩子煮水煮蛋。

4.端午節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清朝康熙年間,端午節時,人們掛符號插艾,男女佩戴符號,喝雄黃酒,抹在口鼻上辟邪。孩子們的手腕上系著彩色的絲線,以避邪避災。民國時期,風俗依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每逢端午節,城鄉仍有吃粽子、插艾條、小孩紮五顏六色的絲線、姑娘戴香囊的習俗。粽子質量越來越好,鹹中帶甜,肉質不錯。此外,糖糕、油條、水煮蛋、甜粥也成為早餐的主要食物。中午喝酒,菜肴豐富。懸掛符號、佩戴符號的習慣已被廢除,但姑娘們仍用裝有雄黃、蒼術、香草的香囊作為排毒驅蟲的輔料。

5.正午節日

農歷六月的第六天被稱為中秋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這壹天被認為是曬書曬衣服的日子。因為梅雨要來了,把衣服露出來發黴,度過夏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六月初六有了新的含義。在這壹天結婚的女兒和侄女要買肉來孝敬父母或其他年滿66歲的長輩,慶祝老人長壽。黨的十壹屆三中全會後,有人附上了壹定面額的人民幣。

6.中秋節

農歷八月十五日被稱為中秋節。在清朝,官員和人民都有中秋節賞月和節日送禮的習慣。民國時期,中秋之夜,宮廷裏擺著家常水果和月餅,拜月老少集體燒香。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秋節的習俗壹直保持不變,這壹天也被稱為“團圓節”。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節日也越來越講究。在這壹天外出或工作的人通常會回家團聚。親朋好友相互贈送中秋禮物,如小公雞、大鯉魚、煙酒、月餅等。家家烤糖做火食(圓形,面包芝麻混糖)。20世紀80年代,農民變得富有了。中秋節時,女婿尤其是未婚女婿給公公婆婆送禮,如小公雞、大鯉魚、豬肉羊肉、名酒、名餅等。壹般采用四四制或雙四四制,視家庭員工人數而定。中秋之夜,圓月當空,秋高氣爽。壹家人聚在院子裏賞月聊天,有的放鞭炮增加熱鬧氣氛。向月亮上香的習俗已經被廢除了。

7.重陽節

農歷九月初九,俗稱“九天”。清代,每當重陽來臨,富人家往往采摘菊花釀酒;有的文人爬山作詩;年輕的學生徒步旅行和爬山來娛樂自己。建國後重陽節組織活動登高望遠。

8.臘八節

臘月初八被稱為臘八節。在清朝,節日期間,人們吃臘八粥,釀造蠟酒,制作蠟醬。民國時期,人們經常用八種食物做米粥當早餐。貧困家庭可能會減少樣本數量或照常。建國後,吃臘八粥的習慣依然存在。城市和農村的家庭,經常把米飯、白菜、粉條、豆腐(或幾千塊)和花生(或黃豆)放在煮飯的火裏煮,加上油、鹽、胡椒粉等調料,做成臘八粥當早餐。此後,準備年節的工作就要開始了,所以民間流傳著“吃完臘八飯,就要辦年節”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