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我不能做什麽?
1,避邪日,孩子“躲下午”
五月在風水習俗中被稱為“壞月”,是壹個不吉利的月份。五月初五的端午節也叫“初五”,是五月裏最不吉利的壹天。所以端午節有“躲下午”的習俗,壹歲以下的孩子壹定要送到奶奶家去驅邪避禍。
2、避免丟失香包
在中國北方,壹些地方的孩子在端午節有戴香包的習俗。而對於孩子來說,如果戴香包,這壹天就不能丟了。民間有個說法,如果那天孩子的香囊不見了,這壹年可能就是災難。端午節過後,孩子們可以直接把香包扔進河裏,這樣可以避免災難。
3、避免佩戴鮮艷的紅色和紫色首飾
紅寶石往往是很喜慶的,所以在端午節的時候緬懷祖先不是很及時。碧璽、紅寶石、石榴石、紅石、南瑪瑙等紅色玉石首飾盡量不要佩戴。在中國的傳統中,紫色是壹種非常高貴的顏色,壹直被視為帝王之氣,可以震懾四面八方。由此看來,平時佩戴能量較高,端午節祭祀時最好不要佩戴紫色首飾。
4.避免遊泳
端午節有些地方禁止遊泳,尤其是那些有人溺水的地方。人們認為,在端午節,許多溺水的鬼會回到死者身上尋找屍體替身,所以他們應該把粽子扔到水裏,與他們分享,這樣他們就不會發現自己。
5、避免性生活
端午節期間不宜有性生活,尤其是在九毒天,容易“毒害”身體,損害健康。
端午節在全國都是禁忌。
西江省
桐廬縣農村學校的學生在端午節給老師送壹份禮物,叫做“憶思”。醫師中午采藥,據說這壹天天醫在天。
湖南省
攸縣端午節,富家孕婦用花飲酒吃飯,窮人備雞酒,在龍舟龍頭前用竹夾收錢祈求平安生產。越州政府認為這場比賽是壹場災難,是壹種疾病。又叫“送瘟疫”,當草船來洪水。
陜西
在興安盟的端午節,當地官員帶領下屬觀看比賽,這被稱為“踩石”。興平縣端午,用絲縫壹個小角粟,下面縫壹個小娃娃,叫“玩娃娃”。潼關縣的端午被稱為“鎮病”,有蒲艾、紙牛貼門。
甘肅省
靜寧地區端午節采摘玫瑰,以蜂蜜腌制為主。鎮遠縣在端午節向新婚夫婦贈送香扇、羅綺、毛巾手帕和艾虎。孩子們還邀請他們的父親和兄弟宴請他們的老師,這被稱為“享受節日”。在張喜安縣的端午節,牧童崇拜山神。積薪山,雞叫前燒,俗稱“燒山”。
山西省
在解州的端午節,男女穿艾葉,這被稱為“驅除疾病”,而年幼的孩子在他們的脖子上綁壹百根繩子。據說這是“為屈原綁龍”。在西周的端午節期間,村莊會向龍王獻祭,並在田野裏懸掛紙。懷仁縣的端午節也叫“祝門”。定襄縣端午節,要求學生給老師送禮。六安府用小麥粉蒸餃,稱為“白團子”,和粽子壹起互相贈送。
江蘇省
嘉定縣端午節,無論貧富,都要買石鍋魚(俗稱鱖魚)做菜。儀征縣也有句俗話“當褲子,買黃魚”。南京端午節,各家用壹箱清水,加壹點雄黃和鵝眼錢。全家人都用這種水洗眼,叫做“破火眼”。據說可以保護他們壹年不患眼疾。晚上武進有龍舟表演。晚上,龍舟周圍掛著小燈籠比賽,還有笛子和鼓和諧地歌唱。
江西省
建昌府中午用草藥水洗澡防疥瘡,新昌縣用雄黃朱砂酒喝,稱為“開目”。
湖北省
在黃岡縣巴河鎮,人們在端午節迎接儺人,用花冠和金鈴的紋身來驅趕疫情。宜昌縣賽龍舟,5月13日、14日、15日尤盛。5月15日,也被稱為“大端陽”,人們吃粽子,喝蒲酒,就像端午節壹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