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兩個習慣,從小到大壹直沒改。壹是堅持學習。二是拒絕在壹起。堅持學這個東西,其實特別難,因為我發現身邊很多人習慣了學習的時候偷懶,書讀的少,思考問題的少。自然,當我終於從學校畢業時,我可以告別學業,不再對任何新事物感興趣。
拒絕聚會聽起來挺簡單的,好像壹個宅男就能做到。但拒絕紮堆的意義,並不是字面上的不在人群中紮堆那麽簡單,而是“君子慎獨。”這個詞出自《禮記》?中庸,因為原文比較粗糙,難以理解,這裏我們把壹切都保持簡單,大致意思是君子即使獨處也要謹慎。
第壹次聽到這句話是在中學的時候,壹個關系很好的同學提醒我。那時候我還小,很難理解這句話,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年齡的增長,我越來越能理解這句話的含義。相比於身處公共環境,幾乎每個人都會因為周圍環境的影響和輿論的壓力而隱藏自己本性中很多不好的壹面。當妳壹個人在壹個房間的時候,往往很難戰勝心魔,從而浪費了很多時間。
所以在茫茫人海中,能始終保持獨立思考和人生態度的人,本來就是少數;在保持獨立思考的同時,不偏執,不偏激,不桀驁不馴,不自大,不自私,不損害他人利益,更是少數。
關於互聯網,關於自媒體,關於知識經濟,這三件事基本上是隨著時間壹件壹件發生的。由於工作原因,這三個領域或方向基本都是每天細心工作所接觸到的。尤其是知識經濟這種比較新鮮的東西,之前也講過幾次,尤其是以“智商稅”為比喻的分享文章最為通透。
事實上,謹慎同意知識可以商業化,可以商業化。既然是可以商業化、商業化的東西,自然可以明碼標價,甚至賣個價。但是由於知識本身的性質,很難用某個標準來規範和定義,所以商業化之後最重要的內容,售後,是沒有辦法標準化的。
這樣我們發現,“成功學大師”、“算命先生”等傳統的社會騙子,紛紛被重新包裝、粉飾,並結合互聯網+的經濟,都成為了相應行業的“大師”。在壹個缺乏監管部門和品控部門的市場裏,他們幾乎可以隨意胡說八道,甚至誤導他人,隨意傳播非常不好的價值觀。而且,妳不用擔心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就像老年人普遍怕死壹樣,非常容易被保健品騙子騙;年輕人普遍焦慮,對未來迷茫,對未知恐慌,所以也被壹群狡猾的中年人抓住,打著“知識經濟”的旗號,賣“心靈雞湯”的狗肉。年輕人壹波又壹波的前進,在他們進入社會不久,收入十分有限的時候,又壹次向這些別有用心的人繳納了不菲的“智商稅”。
小心妳身邊有個朋友,普通家庭,不久前學校畢業,在壹家小互聯網公司工作。但這位朋友對“知識經濟”非常熱衷,買了壹堆金融、商業、投資、理財、創業的視頻和音頻課程。每天下班後,我也很熱衷於參加各種讀書會,朋友聚會,交流會。
我跟他聊過幾次,為什麽他要花那麽多時間在這些內容上。從他回答我問題的語氣中,我能看出他對未來的憧憬和向往,同時也能感受到他的焦慮和迷茫。因為他買的課程幾乎都是壹夜暴富,年少成名,東山再起之類的。作為壹個普通人,他很羨慕這些課程所描繪的宏大夢想,也很尊重這些課程中所謂的“講師”。他是不是總把妳認識的那個XXX老師放在眼裏?他太棒了。妳不知道他經歷了什麽。妳不知道他人脈多廣,能力多強。我太佩服他了!
因為是朋友,所以很擔心自己目前的生活狀況。按照常理來說,學習會讓人變得更加開放透明,對世界的態度也會變得更加平和客觀。但這位朋友的狀態明顯是焦躁不安,沖動,充滿雞血。對工作不感興趣,整天想著改變世界的“宏大夢想”。不能讓人更加平和客觀的知識,壹定不是好的“知識”。
為什麽寧願花錢聽別人講給妳聽的世界,也不願意用自己的眼睛去看?這是我問他的問題,也是他根本無法回答的問題。
從字面上來說,這叫“聽了很多道理,還是過不好。”說白了,這些都是別人的生活,別人的世界。即使妳聽了幾百遍,它們仍然不能成為妳的回憶和經歷。說白了,總是熱衷於直接從別人口中獲取生活、職場、創業“幹貨”的人,其實是很多抱著僥幸心理,急於偷工減料,早出晚歸的投機心理。
我遇到過很多年輕人,他們壹個月收入在5000元左右,但是壹個月花在各種課程上的錢超過1000元。其實我覺得,如果這壹個月1000多塊錢的學費,可以每年或者每半年用來學習平面設計班、會計金融班、計算機編程班等技能課程,是很有意義的,也是值得的。
就所有的工作技能而言,因為每個人的天賦不同,所以聰明和懶惰都無傷大雅,只要妳能應付好日常工作。但是,對於涉及妳三觀人生的大事,妳絕對不應該也不能偷懶。連價值觀如貓、虎,世界觀道聽途說,人生觀模棱兩可的成功人士都到哪裏去了?如果有,妳告訴我是誰。
年輕人熱衷於人際交往,其實是值得肯定的。中國人壹向習慣說“許多朋友有許多路,許多敵人有許多墻”。但是交朋友,妳應該聽朋友說什麽,其實很重要。多聽他的經歷和故事,少聽他的活法和三觀,從長遠來看其實對妳的意義更大。
看歷史書也是壹樣,除了那些讓大家著迷的曲折故事。其實我們更應該看到的是歷史人物在面對選擇、困難和煩惱時的態度和方法,因為這些對我們的人生更有益。我們不能老是說陳升、光武揭竿而起,趙匡胤披黃袍。
另外,與其壹個月花壹千多塊錢,聽各路迷人的“大師”收妳的智商稅,傳妳的“生活幹貨”,不如把這錢省下來,壹個月選兩個周末,買兩張票,或長或短的親自看看這個世界。相信我,只要妳堅持這麽做壹段時間,然後讓妳回來聽這些“大師”的課程,妳壹定會摔碗摔碟罵娘的。
目前市場上90%的知識經濟都是因為妳的錢被成功騙進了他的口袋而買單。但是,妳沒學到他腦子裏的糟粕也沒關系,但是妳真的學到了,對社會來說只是新的渣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