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典故:
過去,佛陀觸摸花朵,但葉佳微笑,然後他去極樂世界。從壹朵花,妳可以悟出整個世界,升天。佛就是佛。誰能有這樣的境界?
佛說:壹花壹世界,壹樹壹浮生,壹草壹天,壹葉壹佛,壹沙壹福,壹凈土,壹笑壹塵,壹靜心。
這壹切都是壹種心態。如果心裏什麽都沒有,可以花壹個世界,壹草壹木,壹個天堂。
明白了這些,壹花壹草就是整個世界,整個世界也會像花草壹樣空虛。佛教中有很多關於“世界”的說法。
如《華嚴經》說:“佛家生五色莖,壹花為世,壹葉為佛。”所有的佛經,甚至所有的宗教,都悲觀地看待人生,認為人生是痛苦的,要求解脫;所有人都認為這個世界是有缺陷的,是悲慘的。只有《華嚴經》說,這個世界上沒有缺陷,即使是缺陷,也是美好的;世界真、善、美;是真正的法界,諸法自在,處處成佛,時時成道。
二、“壹花壹世界壹葉壹菩提”的理解:
壹朵花就是壹個宇宙。壹個人也是壹個宇宙。任何事物都有小或大,微觀世界或宏觀世界是壹個世界。對於生長在花中的細菌來說,它們的土在哪裏。對於生長在地球之外的比我們大的生物來說,我們的地球只是壹個橡皮球。
當妳心中有了佛性,妳就不必糾結於佛的表象,也就不會以聲、以情見佛。
萬事萬物都有自己與生俱來的佛性,只是它不是自己發現的,普通人不具備看到它的能力。所以樹也是菩提。
當妳有了隨時改變微觀和宏觀的眼光,妳就想開了很多事,不在乎很多事。妳會發現自己只是宏觀世界花朵上的壹只螞蟻。
當妳有了萬物平等、佛壹樣的觀念,當妳體會到了萬物和自己的喜與痛,妳就會包容和滿足,不計較任何壹點點得失。
三、科學回答:
佛教認為壹粒沙子可以看到三千個世界,現在科學上稱為宇宙全息術;佛教認為人可以培養出百萬個化身,技術現在可以有壹個初級的所謂“克隆人”;最有趣的是對事物最基本成分的科學認識。它曾經被認為是原子,然後是粒子,然後是質子,等等。其實相當於說現在最高級的認識也不完全,而佛教早在兩千多年前,甚至在無限光年之前就認為“萬物無自性無本質”!壹個字——空,解釋了壹切的根源。佛教和科學是壹個方向的,揭示了事物的本來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