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八字算命 - 太康道教戲劇的發展歷程

太康道教戲劇的發展歷程

清末1860年左右,道教由沈丘、鄲城傳入太康。20世紀初,受河南梆子、越調等地方戲的影響,道教藝人開始嘗試對唱、群唱,主題突破了原有的道教故事,擴大到矮父母、才子佳人等範圍。演員壹般分角色,但不化妝,沒有明顯的業務。它們被稱為“分享道家情懷”,這是道家戲劇的孕育階段。

1905年,太康縣老冢鎮張村藝人張廣智(約1875-1930)成立了第壹個道教戲劇班。他是太康道情戲最早的開創者。早年從事說唱道情,會唱河南梆子戲。後來,他試圖“挺身道清”。1922左右,他發起了壹個道教班,有20個學生。1924年7月,張廣智的道教戲劇班開始在太康縣紅山寺村和五裏口村演出,第壹次把道教戲劇搬上了舞臺。同時,在表演的伴奏中加入了掛弦和成套打擊樂器,采用了河南梆子的音腔板和表演形式。道情從此從曲藝的形式躍升為舞臺上壹個全新的獨立劇種——太康道情。

當時除了,還有張的養女張大妮(張文秀飾),她是經過訓練培養出來的。她是道教戲劇的第壹位女演員。還有李繼光(1905-1972),壹個訓練有素的學生,也是張的得意門生,藝名“大白鞋”,專攻丹焦。他們的唱腔清新,歌詞通俗,表演充滿鄉土氣息,表演煽情,村民們跑來跑去互相訴說。但因其服飾道具簡陋,並未進城演出,而是活躍在太康、淮陽、西華三縣邊境鄉村。1930年中原大戰爆發,道劇班散。但在此之後,道教之火並未熄滅,大有燎原之勢。壹些道教藝術家,如(範秉誠)、李繼光、龔(範毛雞)、郭大連、張六順、周傳江等,在李、西華營(原西華縣)、郭樓等地開設了道教班,郭大連、龔也開設了專業班。到30年代中後期,馬頭集、長河街、四柳樹、彭莊等地的道教班、科學班如雨後春筍,發展到十幾個。這些道教班因戰亂、饑荒時斷時續,有的壹直堅持到解放初期。太康縣是名副其實的“道教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