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八字算命 - 關於湖北歷史、文化、風俗和景點的書籍

關於湖北歷史、文化、風俗和景點的書籍

簡介

湖北本土文化集東西南北之長,傳承了楚文化的脈絡,具有悠久的文化歷史。它創造和發展了多種富有楚文化傳統的藝術形式,大致可分為戲曲、說唱、歌舞等幾大類。湖北有22個地方劇種,包括漢劇、南戲和湖北越調,都屬於皮黃體系。東路古畫戲、湖北古畫戲、襄陽古畫戲、遠安古畫戲、黃梅采茶戲、梁山調、提琴戲、文曲,以及從外省傳入的清戲、高泰戲、花燈戲,其中以漢劇、楚劇、荊州古畫戲影響最大。如果劃分為主要的旅遊區,恩施自治州有南戲、花燈戲、湯溪戲、儺戲和劉孜戲。十堰市有黃兒、雲陽花鼓戲;宜昌市有遠安花鼓戲;仙桃市有荊州花鼓戲、綿陽皮影戲、綿陽漁鼓;黃岡市有東路古畫戲、黃梅戲、文曲戲;黃石市有陽信采茶戲;鹹寧小提琴演奏等。這些地方戲鄉土氣息濃郁,語言簡單易懂,深受中外來賓的喜愛。編輯此說唱

湖北說唱藝術非常豐富:湖北評書流行於全省大部分地區;湖北漁鼓起源於泌陽,流行於泌陽(今仙桃)、荊州、孝感、黃岡等地;發源於天門,流傳於江漢平原各市縣的三邦鼓,流行於仙桃、天門的綿陽小曲,以及流傳於荊沙、宜昌的漢坦小曲、鄖縣調,具有濃郁的地方風味,語言通俗生動,旋律樸實,藝術感染力強。編輯這首歌和舞蹈

湖北歌舞在國內外較有影響,有《編鐘舞》、《九歌》;流行於江漢平原各市縣的菜歌;流行於鄂西南、鄂西北山區的草、鑼鼓、穿小號等。武漢琴臺音樂會是高雅音樂和流行音樂的盛會,展現了楚風和漢魂的民族特色。與上海之春、羊城花會、哈爾濱之夏齊名,被譽為中國四大音樂節。此外,湖北雜技藝術在國內外壹直享有盛譽。武漢雜技團曾50多次出訪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的60多個國家和地區。湖北文化娛樂場所主要集中在武漢、宜昌、十堰、襄樊、荊州等大中城市。近年來,新建的度假村和景點擁有各種娛樂設施,完全可以滿足中外遊客的娛樂要求。編輯這部中國劇

漢劇,原名“楚調”,又稱楚曲、楚調、漢調、漢、黃調。流行於湖北、河南、陜西、湖南、廣東、福建等地,形成了香河、府河、涇河、漢河四大流派,漢河派成為漢劇主流。漢劇已有300多年的歷史,辛亥革命前後更名為“漢劇”。主要的聲腔是西皮和黃兒。經過兩代知名藝人的創作和創新,漢劇表演藝術如火如荼,豐富多彩。其作用分為十大行業:首末、二凈、三命、四旦、五醜、六外、七小、八後、九未完、十雜。每條線又分幾個派系,每個派系又分不同的類別,總共幾百個。復雜的角色體系,讓世間的權貴、莊稼漢、小卒在壹個小舞臺上活靈活現,引人入勝。漢劇傳統劇目較多,主要有歷史故事、公案劇、童話、婚戀劇、民間生活劇等。目前整理出來的傳統劇目影響較大的有《宇宙鋒》、《兩個李子》、《竇娥的委屈》、《打花鼓》、《移植劇》、《櫃子的邊緣》、《屈原》、《現代戲》、《借牛姑娘彈吉他》等。編輯這個楚劇

楚劇,原名“黃孝花鼓”、“西路花道”,1926更名為“楚劇”。流行於湖北,已有壹百多年的歷史,早期的楚劇流行於農村,被稱為曹太戲。因為它不懂劇本,不選演員,只知道討好奉承,所以被嚴厲封殺。65438年至0926年,李之龍主持漢口血花世界,吸收楚劇演出,楚劇逐漸獲得合法地位。在表演藝術上,楚劇從京劇和漢劇中吸收了很多藝術元素,但又不被它們束縛。丹丹的表演樸實細膩,歌聲親切動人。他註重從生活出發,註重傳統表演節目的運用。小醜善於用幽默的吟誦和寫實的表演來刻畫不同的形象,諷刺醜惡的事物。楚劇要求演員熟悉當地的方言俚語、生活習俗和人情世故,從而保持濃厚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情趣。已經整理出來的傳統劇有《葛媽》、《百日緣分》、《潑粥》、《典獄長不公》,還有影響較大的現代劇《雙嬌子》、《追報》。編輯這段湖北花鼓戲

即荊州古畫戲,原名“花鼓子”,曾稱綿陽古畫戲、田燕古畫戲,又稱“中魯古畫”。它形成於清朝嘉慶年間,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它發源於綿陽的通順河、香河,形成於綿陽、天門壹帶。綿陽和天門地處湖北中部江漢平原腹地,屬於漢水水系和田燕語系。2005年被湖北省文化廳更名為“湖北花鼓戲”。流行於綿陽(今仙桃)、天門、潛江、監利、洪湖、京山、鐘祥、荊門、江陵等縣,以及孝感、湘北、鄂南等地。早些年,民間藝人發起並組建了班社,從近壹年的“地黃鼓”逐漸走向半職業化和職業化。靖州古畫戲的聲腔主要有四個腔,即高腔、七水腔、鑼腔、四平腔和富腔。《借牛》、《木蘭花轎》、《春谷拾斧》等現代小品曾轟動壹時,而《花墻會》被搬上銀幕。話劇《家庭公案》、《水鄉愁》、小話劇《小堅決》、新編歷史劇《海峽情緣》、古裝劇《送禮物的筆記》、《十三段》、傳統小話劇王的《拆店》等數十部劇目均在省內獲獎。《家庭公案》被省外200多個劇團移植,綿陽、黔江、監利、天門古畫劇團多次應邀進京演出。編輯這段湖北漁鼓

綿陽漁鼓是壹種民間藝術,又名道情、道情漁鼓、筒管腔、南麥克風。以其濃郁的鄉土氣息,粗獷高亢的唱腔,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中國民間藝術史上頗有名氣。1952後,綿陽漁鼓唱遍湖北,1958命名為湖北漁鼓。據《中國音樂大辭典》記載,據說是清朝乾隆年間(公元1736-1795年)傳入綿陽後演變而來。清朝嘉慶年間(公元1796-1820年),有皮、皮、、劉炮四位著名的漁鼓藝人,在勉陽漁鼓中被稱為“三筒半”。然後是“綿陽漁鼓會館”。1911年前左右,漁鼓與皮影戲合並,經常作為皮影戲的後備歌手。1931年後,綿陽漁鼓流傳到武漢、宜昌、沙市、黃石、孫藝程等地,影響逐漸擴大。1940左右,盛行於鄂中江漢平原。1952之後進壹步發展。除了繼續為皮影戲演唱,還恢復了獨立說唱形式。65438年至0958年,綿陽漁鼓參加全國曲藝音樂會,皮影戲演員龔本懷、胡演唱的《選車》被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錄制成唱片,向全國播出。由於綿陽漁鼓善唱,深受群眾歡迎。1958年底被湖北省音協正式更名為湖北漁鼓,在全省各地廣為傳唱。綿陽漁鼓藝人周仲權、黃玉堂、李海林、李富林、榮廷慶紮根武漢,成為綿陽漁鼓(後湖北道情)曲藝藝人。江漢平原荊楚各地的漁鼓也得到很好的發展,如“天門漁鼓”。所以《湖北道情》和《湖北漁鼓》的藝人隊伍比較大,實力還是比較強的。成為壹部獨立的、有特色的話劇,受到全省人民的歡迎和傳唱。不愧為省內四大劇種之壹。後來在藝人流唱的實踐中,形成了綿陽派、平江派、錢江派等不同的流派,或穩定、樸素;或者潑辣搞笑;還是流利委婉。傳統劇目相當豐富,反映冤案的內容最多,稱為冤案劇,影響較大的有《牟考案》、《十三段》。新編輯的現代歌曲有《失落的故事》、《劍風暴》等。編輯這張綿陽皮影戲

綿陽皮影戲,俗稱“皮影戲”,因綿陽漁鼓(湖北漁鼓的正面)和綿陽方言而得名。它已經有300多年的歷史了。指流傳於綿陽(今仙桃市)、天門、潛江、監利、洪湖等縣(市)的具有相同藝術特征的皮影戲。皮影戲是江漢人自己的“鄉土電影”,深受人們的喜愛。雖然其起源無法考證,但早在明末清初就有逢年過節唱皮影戲的習慣,久而久之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和雕刻特色。唱腔以唱腔和漁鼓為主。唱腔皮影戲中的“雞唱腔”源於東周時期楚國的“四面楚歌”,是中國傳統音樂中的活“化石”。漁鼓腔來源於老藝術家的乞討曲,調式多樣,鄉土氣息濃厚。2006年5月20日,以江漢平原皮影戲命名,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解放前,皮影戲是人們慶祝新年、慶祝豐收、感謝神靈和祭拜寺廟的主要娛樂活動。正月十五,元宵節表演《歸窯大典》;二月二是土地菩薩的生日,演出《土地社》;3月3日是寒食節,播放《火燒綿山》;四

綿陽皮影戲

月初八,諸神表演“箍箍陣”;五月端午演出《洛江之淚》;6月6日,楊斯將進行“海在哪裏”軍事演習7月7日《鵲橋渡》演出;8月15日,“唐·遊月宮”演出。既娛神又娛人,皮影戲更添節日氣氛。隨著科技的進步,皮影戲在舞臺美術、燈光、特效、唱腔音樂、皮影戲操作等方面不斷創新。泌陽縣有60多個皮影戲隊,他們不斷挖掘、整理、創新,編排了壹出江漢人民喜聞樂見的皮影戲。現在仙桃皮影戲隊伍已發展到40余支,藝人250余人,打造了“村村通皮影戲”的鄉村文化景觀。編輯這個土家手舞

擺手舞是土家族最具影響力的大型舞蹈,具有濃厚的祭祀色彩。歌曲與舞蹈同生,舞蹈與歌曲的標題同在。相傳,擺手舞起源於古代巴渝舞,是壹種古老的戰舞。“每年正月初三到十七,男女聚會,敲鑼打鼓,載歌載舞,叫搖手。”擺手舞的主要內容是講述人類的起源、民族遷徙和英雄事跡。在祭祀儀式中,馬體或祭臺主持人帶領群眾進入浪廳或浪坪,手舞足蹈,唱浪歌。搖手有單擺、雙擺、大擺、小擺等幾種,小擺又叫“城柄”。跳舞的人再多,有幾萬個,有幾百個都是小的。揮舞時可打大鑼,鳴大鼓呼應節奏,氣勢磅礴,感人肺腑。主要特點是手腳同側動,前後動,成對,節奏鮮明生動。浪歌長達數萬行,堪稱土家族史詩。編輯這段編鐘音樂和舞蹈

湖北省歌舞團編演的大型歌舞劇有10部。由鐘盤古樂(荊楚之榮)、祭祀樂舞(迎神)、樂歌(頌橘)、武舞(出關)、祭祀歌(喪國)、巴人舞(獵山)、八音合唱(唱虎、吹笛、吹鈸、編曲盤、古樂合奏)、農業群舞(農業群舞)組成,該劇靈感來源於湖北隨縣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的編鐘。全劇以楚國歷史文化為背景,以大詩人屈原的愛國主義為核心,以曾侯乙編鐘為主體,用歌、樂、舞相結合的藝術形式,展現了古代楚國的文化藝術、民俗、祭祀、農耕、戰鬥、宮廷宴飲。它既保持了古代粗礦的風光,又具有浪漫主義的藝術特色。該劇公演後大獲成功,受到中外人士的高度贊揚。通過海外演出,它為增進中國與其他國家人民之間的友誼和文化藝術交流做出了貢獻。現在在湖北各重點旅遊區都可以看到“編鐘樂舞”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