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出生於壹個熱愛文學藝術的士大夫家庭,與昔日的學生趙明誠結婚後,壹起學習金石學和書法,過著幸福美好的生活。靖康之變後,她和趙明誠為躲避江南之亂,失去了大部分財寶。後來趙明誠病逝,她壹個人漂泊在杭州、越州、金華,在苦難和孤獨中度過了晚年。她在詩、詞、文、賦等方面都很有成就,但詞是其中最出色、最著名的。早年著有《論詞》,主張“詞非壹家”。註重節奏、敘事、情感的特點,批判從柳永、蘇軾到秦觀、黃庭堅等詞作家的不足。
最有才華的女人,出身名門,年輕時過目不忘,語出驚人,博覽群書。齊魯壯闊的山川,蘊含著清照的創作靈性,少女時代成名壹時。
婚後,清照和丈夫相戀,形影不離。“丈夫就像壹個好朋友。”然而好景不長,朝鮮新老兩黨鬥爭愈演愈烈。壹對鴛鴦被活活拆散,趙麗隔江相望,苦於相思。
後來金人南遷,南宋腐敗無能,破壞長城。趙明誠充滿了熱血,但還沒來得及征服,他就死了,真是可惜。目睹國破家亡,清照“雖苦且貧,不屈不撓”。在“尋尋覓覓,冷眼旁觀”的晚年,她下大力氣編纂《石頭記》,完成了丈夫未竟的事業。
趙卿的詞句妙不可言,別出心裁,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他被尊為雍容祖師,是中國精神文明史上的壹座豐碑。
李清照詞可分為前後兩期,壹期在杜南之前,壹期在之後。早期詞主要描寫傷春怨和閨閣生活的主題,表現了女性詞人的感傷個性。如《如夢》描寫惜春愛花的感情:
昨夜的雨驅散了風,沈沈的睡去並沒有消除殘酒。
不知道快門人還知不知道海棠應該是青的胖的紅的瘦的。
另壹首歌:《如夢》
我壹直記得夕陽西下的西亭,沈醉不認識回家的路,很晚才回到船上。
誤入荷花深處,開始了歐洲蒼鷺的海灘。
她為趙明誠的《走出去》寫的詞,更是深情獨特。如《醉花吟》描寫女詩人在“重陽節”時感到孤獨,於是用黃花作比喻說:
霧濃雲愁永,節中賣金獸,夜半玉枕紗廚涼。
東麗持酒暗香袖黃昏後,卷簾不迷人。西方人比黃花瘦。
立意新穎,趣味高雅,不是壹般男性作家第壹人稱敘述者可比的。另壹個例子是“李子幹”,它表達了詩人對丈夫來信的渴望:
花從壹處漂到壹處,水從壹處流,壹種相思,兩處閑適。
我沒有辦法擺脫這種情況,但我皺眉,去我的心
她後期的詩歌充滿了“物是人非”的情感感受,從而表達了她對故國和往事的深深眷戀。比如《聲慢》第壹部,就表現了詩人“尋尋覓覓”無望的失落感,以及在“冷清寂寞,淒淒慘慘戚戚”的環境中獨自壹人的悲涼表情。接下來的片子是感動現場,自憐自艾:“現在誰能挑燈守窗?黑梧桐怎麽會壹個人生長?毛毛雨壹直下到黃昏。這次第壹個難過的詞是什麽?”整個詞語言清晰,節奏迅速,語氣悲涼。另壹首名詩《永遇樂》,因元宵節而起,懷念往昔“中州鼎盛”。下壹塊寫著:
在中州繁華的日子裏,我記得偏重於三五店鋪和綠冠。
扭金雪柳爭楚,今憔悴風霜。
晚上出去不如在窗簾下聽人笑。
全詩流露出對國家變遷的深深悲哀,對過去的歡喜,對現在的悲哀。後來,宋末詩人劉辰翁也忍不住“為之落淚”。
李清照的詞風格獨特,被後人稱為“易安體”。李詞的主要特點是:壹是以自己的女性身份和特殊經歷進行創作,塑造了前所未有的個性鮮明的女性形象,拓展了傳統婉約詞的情感深度和思想內涵。二是善於從書面語和日常口語中提取生動流暢的語言;善於運用繪畫和描寫的手法,形成天衣無縫的境界。
很好地
常常記起亭子旁小溪邊的亭子,直到夕陽西下,陶醉於美景而流連忘返。
總是玩到盡興而歸,卻輸給了朱峰泳池深處的泳池。
怎麽劃壹條船出來,不小心,卻嚇了壹群奧盧。
很好地
昨夜雨驟風吹,酣睡未耗酒。
問快門人,海棠依舊。
妳知道嗎?妳知道嗎?它應該是綠色的,胖的,紅的,瘦的
墊江唇
寂寞閨房,心中壹寸愁。惜春要走,什麽時候去催雨。
倚著柱子,就是沒心情!人在哪裏?連天都快黑了,歸途也斷了。
墊江唇
蕩上秋千,懶得搓嬌嫩的手。在她身旁,薄薄的德掛著晶瑩的露珠,她胸前的汗漬滲透著薄薄的綢袍。
見有人來,襪鏟金釵壹溜,羞走了。門邊回頭,聞青梅。
宋代才子李清照
李清照是山東濟南人。她出生在壹個貴族和書香門第。她的父親李,曾經是官宦禮儀部的侍郎,是壹個有幾分儒雅的官員。據《宋史》傳說,李革詞章不精,文字活潑,敘述生動。他壹生為陶淵明祈福,有出世傾向。可惜他的作品已經失傳,我們也沒有機會看到了。清照的母親是王的孫女,王是狀元,據說很有學問。所以李清照的家學可以說是非常深厚的。
她的丈夫趙明誠(德福),在考古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以《石頭記》壹書名揚天下。趙明誠的父親趙挺之是宰相,山東諸城人。他和清照同年,二十歲結婚。那時候,趙明誠還是個學生。雖然他是首相的兒子,但他不習慣穿褲子。他們閨房的快樂是對知識的共同研究。明成的《金石錄》是兩個搜集先秦和漢唐時期彜族器物石刻的人,花了很長時間寫成的。李清照為這本書寫了壹篇後記,主要描寫了編書的情況,也間接描寫了夫妻倆的生活。內容大致如下:夫妻倆每晚工作點蠟燭,有時整理書籍簽名,有時互相批評對方的上壹代字畫,有時在工作中加入某種競賽。比如壹本書的某壹頁甚至某壹行發生了什麽事,誰犯了錯,就要泡茶獻上。這種賭局有時會把茶杯歪在懷裏笑著換衣服。從這種有趣的閨閣快感中,應該不難看出兩人都是極其聰明的人,有著相似的見識。
李清照多才多藝。她會寫詞,會寫詩,會寫字,會畫畫。她的壹幅“琵琶圖”壹直保存到明朝。不管走多遠,關鍵時刻都要回來。清照時代恰好處於江南巨變的亂世。北宋瀕臨末日,北方的金人不斷入侵南方。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靖康之難。但是越是亂世,越需要女人,所以總是亂世。李清照的詞在中國壹次次發揮著獨特的作用。與當時迷戀名妓李世石的道君皇帝相比,顯然起到了壹個提綱挈領的作用。夫妻倆開始應對災難,試圖讓災難洗去那種只當自己幸運的虛浮水平,尋求生活的底蘊。
這次流放讓他們從山東渡江到了蘇南和金陵,卻對趙明誠的健康造成了傷害。他到達南京的第二年就生病了。目送他明明白白,風景不同,目光不同於河山,心情低落。他們腳下的土地給了他們那麽多奇怪的東西和那麽多痛苦的絕望感,但他們無意怨恨。而是他們用溫暖的手掌撫摸它,讓它感受文明的熱度,讓它進入文化的歷史。明成死後,清照陷入了悲慘的困境。二十九年的夫妻,感情親密無間。回首往事,她到底後悔的是那些值得回憶和悼念的往事,她和明成壹起度過的29年,而最讓她難過的是失去了流亡的知心丈夫。
到了晚年,她的生活非常悲慘,可以說居無定所,但金華居多。她爺爺,老公,家人都是名人,她自己也有壹段時間被人誇過。然而,她的晚年仍然是孤獨的。南都臣到了紹興後漸漸安定下來,大家都在美麗的城市臨安玩得很開心。乍壹看,身在異鄉充滿了陌生的東西,原來的自己會變得越來越脆弱,甚至被異鄉同化。其實事情遠沒有這麽簡單。壹切異鄉的事物都會從對面和側面誘發對自己的思念,而異鄉的風景會讓人想起自己人生的起點,所以越是身處異鄉,越是會勾起自己的思鄉之情。李清照開始唱雙溪,與當時的達官貴人不合拍。而且,還被這些人汙蔑。在這種環境下,她不聲不響地唱著“南方吳江冷,北方水冷。”令人感慨萬千。
李清照被杜南的達官貴人所遺忘,甚至連她去世的年份也在史書中查不到。根據壹般推斷,她大約活了60歲。壹個偉大的作家要成功,必須具備三個優越的條件:壹是要有豐富的情感;第二,要有夢幻般的理想;第三,要有獨特的創造力。因為沒有豐富的情感,無異於失去了文學的生命;沒有奇幻的理想,不容易達到空靈寬廣的境界;沒有創作能力,只是模仿前人,從來沒有建立起獨特的風格。北宋詩人中,情感、理想、創造力壹應俱全,但可以各奔東西。
只有蘇軾和秦觀融合成壹個體系;其次,唯壹應該算的人是李清照。
李清照故居
在濟南趵突泉公園漱玉泉北側,有壹座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女作家、婉約派詩人的傑出代表李清照紀念館。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濟南人。
因為她生前有《舒玉集》,後人確定她的故居就在舒玉泉旁邊。這個紀念館是宋代的仿制品。大門上有郭沫若題寫的“李清照紀念館”牌匾。堂前有她題寫的對聯:“大明湖畔趵突泉故居,垂柳深處;《漱玉集金石學》文學作品中有先主遺風。”展廳內有女詩人的畫像和作品,有父親題寫的碑帖和丈夫題寫的泰山石刻碑帖,還有當代著名學者、作家葉聖陶、的題詞,藏族作家夏、的題詞。
李清照出生在壹個充滿書香氣息的家庭,父親李精通經史,擅長散文。王媽媽也知道書是可以寫的。受家庭影響,她從小就有天賦。她曾寫過《如夢》,描述她少女時代在濟南的幸福生活:“總記得西亭的夕陽,醉了不知何去何從。總是玩到盡興而歸,卻輸給了朱峰泳池深處的泳池。爭渡,爭渡,開壹灘鷗鷺。”到了宋代,濟南城西確實有壹個“西亭”。
十八歲那年,李清照在汴京嫁給了昔日學生、宰相趙挺之的兒子趙明誠。婚後夫妻感情深厚,經常寫詩登報。有壹年重陽節,李清照寫了著名的《醉花吟》,送給在外做官的丈夫:“霧濃雲永愁,腦賣金獸。重陽節,躺在被窩裏,半夜,身上的寒氣剛剛被浸透。東籬飲酒至黃昏後,淡淡的黃菊香溢滿雙袖。墨濤不忘我,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秋閨的寂寞,閨閣的惆悵,躍然紙上。據《海角環錄》記載,趙明誠收到後,驚異不已,不願向風屈服。他閉門不出,廢寢忘食三天三夜,寫了五十首詩。他將李清照的這首詞融入其中,並請他的朋友陸德富對此加以評論。陸德富放了壹遍又壹遍,說:“只有三句是優秀的。”趙問是哪三句,魯曰:“不迷人,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公元1127年,北晉世家入侵汴京,、欽宗被俘,高宗倉南逃。李清照夫婦也渡過了江南。第二年,趙明誠死於建康(南京)。
李清照壹個人浪跡江南,在孤獨淒涼中度過了晚年。詩人承受了國家滅亡、家庭亡故、丈夫亡故的痛苦,他的歌詞更是深刻感人。比如著名的《慢聲細語》: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悲淒淒慘。乍暖還寒的時候,最難停止呼吸。三杯兩杯淡酒,怎麽可能打得過他,風裏來晚了?郭艷很難過,但這是壹個老熟人。黃花堆得滿地都是,枯槁殘損。現在誰能挑他們?看著窗外,壹個人怎麽會黑?梧桐更是毛毛雨,黃昏滴水。這壹次,第壹個是什麽,悲傷這個詞?
李清照在南渡初期也寫過壹首奔放的《夏日絕句》:“生是英雄,死是鬼英雄。我還想著項羽,不肯過江東。”借項羽不屈之死,刺惠宗父子喪權辱國,其意昭然若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