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妳想吃素食,就要根據素食的營養來搭配,對身體非常有益,不會營養不良。下面是壹篇關於皈依意義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皈依三寶的人有以下疑問:
第壹,皈依不是吃素,不是戒,不是出家。皈依三寶只是壹個終身信仰三寶的誓言,我發誓不改信仰。
第二,皈依三寶可以尊重上帝,尊重祖先,尊重異教徒,但是要知道尊重和皈依是不壹樣的,尊重是禮貌,皈依是把自己的頭腦、身體、心靈全部奉獻給三寶。
第三,皈依三寶不是壹次壹次壹次的皈依,皈依是人生的終點。瑜伽戒律:壹天不皈依就是違反戒律。皈依不僅是皈依佛教,也是皈依僧伽人,而不是皈依個人。
所以皈依後要用佛法調理身心,堅定信仰,改變性情,把過去的貪欲變成歡喜,把仇恨變成慈悲,把懶惰變成勇敢和勤奮,把消極的悲觀變成積極的樂觀,然後求家五戒,八官亭戒等。,從而提升我們的信仰層次,種下對菩提感興趣的種子。
轉換的重要性
轉換是“皈依”到“依靠”的意思,也有救濟和救助的意思。皈依是指轉向三寶,依靠佛、法、僧三寶。有了三寶的加持和呵護,生生不息的車輪才能停下來,所有的恐懼才能避免,所有的煩惱和悲傷才能得到呵護和解脫。
世界上的人可以靠金銀財富獲得物質生活。如果我們能依靠佛教高僧“保”,我們就能獲得精神升華的穩定。
《成佛之道》壹書中說:“眾生從過去到現在,從現在到未來,壹直在苦海中上上下下,急需依靠三寶的船航才能到達彼岸。然而眾生皆愚癡,不知皈依,有的知道尋求皈依,卻誤信邪師異端,甚至迷戀世間的寶藏、權力、家庭、生命等。,但他們不知道該房產歸五個家庭所有。當有洪水或火災時,他們遇到小偷、邪惡的國王,或生下不道德的孩子,財富很快就會變得空虛,崇高的權力也將失去。比如《丁盛王經典》中記載:輪王統壹四大洲,升天,與皇帝石* * *,共治天宮,最終不可避免地落到人間,悲天憫人而死。親愛的家人,壹旦無常來臨,也要分開;而且哪裏有生命,哪裏就有死亡,所以生命是不夠的,國家和社會總是處於混沌控制的過程中。所以這壹切都不是真正的皈依之地,所以才有“皈依無處不在,三寶最吉祥”的說法。」
《阿達墨大皮婆沙論》第三十四卷說:“人為恐懼所迫,多轉向山、園、叢林,孤樹多。這種轉變不是勝利,這種轉變也不光榮。不皈依,可以解脫壹切苦難。凡歸依佛法,依法出家者,在四聖諦中,以智慧觀照,知苦,知絕超越壹切苦,知八聖道,樂隱涅槃。這個避難所是最好的,這個避難所是最尊貴的。所以,妳就皈依了,妳就能擺脫壹切苦難。」
這種皈依,意味著深深的信心,相信佛、法、僧三寶真的是真正的皈依處,能引各種功德。知道三寶有這樣的功德,便發願為佛弟子,信以為真。他乞求三寶的韋德保佑他,把他的身心帶到三寶,他不再相信天魔和異教徒。
大乘經義章第十卷說:“歸依即歸依。”。歸相,如子歸父;依傅的意思,如民依君,如懼依勇。」
壹般來說,皈依就是信仰。希望得到外界的幫助,得到別人的幫助。這是別人的宗教。皈依佛門當然是有意義的,但除此之外,也有不允許外教的地方,因為皈依的最深意義和最終目的是皈依自己的自心自性。也就是佛陀在涅槃會議上教導弟子“自性、法性、無分別性”的真諦。這就清楚地說明,弟子要靠自力更生,按正統的方法學習,按自己的佛性自己成佛。所以自己的身心就是佛法涅槃。能夠有這樣的認識,才是皈依的真諦。
皈依三寶者,若得靈丹妙藥,可治貪癡之心病;比如燈、蠟燭、星星和月亮,會把我們引入歧途;在苦海中航行,可以擺脫生死苦海;如果窮人得到了財寶,它會莊嚴我們的身心。
《全舍》卷十四說:“皈依三寶真的能解除人的痛苦嗎?」
《大乘義章》卷十也舉出三點皈依三寶:
1,要遠離生死的邪惡和不善良。
2、為了出世涅槃。
3.為了眾生的利益。
《優婆塞經》說:“為斷壹切苦,除煩惱,受大寂之樂,故由因緣皈依三寶。」
《般若經》雲:“諸聖以無為法而名,無為即無他因漏。結果三寶永活,不受世間法欺,所以稱之為寶,正如世間的寶為眾生所重視。今天三寶歸全體學生,三番七次歸他們。」
《善生書》說:“壹人得三回,結果無窮,如全國人民七年也運不出的文房四寶。”皈依三寶的人比其他人更有福。」
《佛說有需驗功過》說:“諸佛若來三千界,如竹、葦、蔗、稻、麻,則真證悟。若有善男善女,二萬裏,常以各種娛樂工具,衣、食、床、湯、藥,各種供品乃至絕滅後,收其遺物,建七塔,皆以香華詞樂為題。佛說:阿難!不如做壹個善良的男人,善良的女人,用壹顆純潔的心來說這句話:我要去佛、法、僧。得到的功德比以前的功德好幾百倍幾千倍,不可計數,難以言表。」
《雜阿迦瑪》雲:“我將皈依天空,終身受用。懷孕的是自己的孩子,受三自還;出生後有知識有主見,會皈依三教。有奴婢的客人懷了孩子,所以教。買奴婢的話,能接受三皈依五戒的買,不能接受的不買。甚至乞討貸款,加息都要經過三次轉換,然後跟他們壹起。若有三寶,從佛,說名咒是天道之生。佛言:好!如來若有無上識,則方便斷知,人皆生。所以可知皈依三寶功德最大,不得不收。」
法語句子的比喻中有記載:“從前因陀羅五德離身,五衰共現,知其壽終正寢。現在他要墮入猛獸,在壹個專門冶煉陶器的家庭裏得到驢胎。因陀羅立即趕到佛寺,磕頭為禮,向佛門高僧投降。在他起床之前,他的神識已經到了陶佳驢的肚子裏。當時因為驢子沒有被繩子拴著,在行動中破壞了空白,主人對其進行了鞭打,導致其腹痛,胎兒瞬間受傷。其神祗立即歸原身,五德亦備,復天帝。當時佛陀說因陀羅知道無常的重要性,罪與樂的變化,興亡的根源。從此樂信三寶,得了經道。
此外,《舊雜喻》卷中記載:“佛為母時,有壹日,壹人壽盡。他死後,在流亡中出生,耗盡了他的國家,成為壹個患疥瘡的母豬子宮裏的孩子。當時,他對此無能為力。有壹天,有人告訴他,他去找佛祖求援,就立刻去佛祖那裏進貢。佛陀告訴天人:“要想擺脫豬八戒,就要皈依三寶。三日,天人聽從佛祖勸告,黃昏轉而歸依。七天後,天人壽命耗盡,因為他已經皈依並生下維耶以長子身份出境。」
從上面所說的,我們可以知道皈依的功德是巨大的,所以壹切眾生都要皈依三寶。有了三寶的加持,可以凈化身心,激發善因善業,成就壹切,找回人生的價值,重新認識自己珍貴純凈的本性,發展每壹個眾生的如來、平等的佛法、純粹的真誠。
三寶的呼喚
第壹,皈依三寶可以讓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更加實用,更加安全。
第二,要想豐富人生,首先要皈依三寶。
三、人生不能沒有信仰,邁出信仰的第壹步——皈依三寶!
四、人生轉折點,化迷為悟,化惡為正,化惡為善,就是皈依三寶。
5.人生最重要的事就是皈依三寶。
第六,皈依三寶是靈魂的依靠;皈依三寶是永恒的寶藏。
七、皈依三寶是幸福的捷徑!
八、皈依三寶是真理之路,是認識自己。
九、皈依三寶,壹入佛門便入佛門。
十、皈依三寶是戒的基礎,是成佛的根本。
十壹、不想苦,就皈依三寶,相信因果輪回的道理,不要造惡業。
十二、誠信,要推薦給好朋友——皈依三寶,我們壹起來。
十三、慎重推薦,畢竟歸依——三寶最吉祥。
十四、真正的故鄉——來自三寶;真正的依賴——來自三寶。
十五、真理大道的走向——皈依三寶。
十六、打開心靈之窗——皈依三寶。
十七、重建幸福生活——皈依三寶。
找回自己的本色——皈依三寶。
十九、點亮壹盞永恒的心燈——皈依三寶。
二十、建立人間凈土——人人皈依三寶。
21.靈魂復活的開始——皈依三寶。
22.人生導航-皈依三寶。
23.放下生活的包袱——現在是皈依三寶的時候了。
24.妳會對佛祖的善意召喚猶豫多久?趕緊回到三寶的懷抱。
二十五、壹盞夜燈,壹片苦海,壹個好福田,壹個睿智的主人。
二十六、靈魂的環保,生命的清流,病人的良醫,那麽就要皈依三寶。
27.2500年佛的真誠召喚——皈依三寶。
28.以慈悲代替怨恨,以般若感化邪惡,以慈善幫助卑劣,以皈依三寶凈化自己和社會。
29.如果妳皈依三寶,三寶將與妳同在!
三十歲,壹個完整的人生,必須從皈依三寶開始!
皈依三寶的功德和好處可以說,在生活中,總的好處沒有皈依三寶的功德和好處大。《佛說功過有檢》說:皈依三寶所獲功過,不及皈依三寶若有四物供養,甚至修七塔供養舍利子所獲功過的百分之壹。“三寶者,壹生壹次,壹切災難皆遇。妳若皈依,必蒙福;念禮者,罪毀河沙。比如萬能藥,能治百病。黑暗中,三寶是燈和蠟燭;苦海中,三寶揚帆;在火焰煙火的房子裏,三寶是雨。”由此可見三寶的可取之處。
如果不皈依三寶,即使拜佛燒香,也只能算是壹個受人尊敬的佛教徒,而不是佛教徒。如果妳是佛教徒,妳具備的第壹個條件就是皈依三寶。
皈依三寶有什麽好處和好處?總結經典中的功德有以下十點:
壹是找了宇宙最偉大的聖人釋迦牟尼佛為師,成為佛陀的正式弟子。
第二,俗話說“皈依佛門,不入地獄;皈依法律,不要墮入獸性;皈依壹個和尚,而不是壹個餓鬼。所以,壹旦皈依三寶,就能立刻擺脫邪道,人人有份。
第三,如果妳戴上皇冠,穿上精致的西裝,妳的身體會立刻莊重起來;而妳皈依三寶,妳的道德、人格、信仰都會得到提升。
第四,佛陀指示所有善神的保護者龍天,在佛法的末世,保護並加諸所有皈依的三寶弟子。
第五,可以獲得世界大眾的尊重,並以此為榜樣。
第六,消災避難,平安吉祥,萬事大吉。
第七,能夠積累大量的福報,成就巨大的財富,比如為人生的未來修壹條坦途,比如在苦難的汪洋大海中航行。
第八,減少煩惱,遇到好人做朋友,處處得到方便。
第九,有受戒資格。皈依三寶的人可以接受五戒,參加八官亭戒。
第十,有壹天,壹定要適度。即使不修行,只要皈依三寶,將來彌勒菩薩龍華第三次相會時,也能成就。
生活和信仰
每壹種宗教都勸誡人們要有信仰,但信仰什麽呢?古人雲:有道是。好鳥也懂得擇木而居,忠臣也懂得明君當官,不說信仰,也要選好對象。那麽,對於信仰的對象,應該具備什麽條件呢?這個問題不容忽視。
(壹)有信仰。
我們在選擇信仰的對象時,要考察它是否真的存在。比如我們選擇信佛,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佛確實存在。佛祖出生在壹個國家,有父母撫養,有兄弟親人,甚至有出家、修行、出家的記載。佛陀的事跡在歷史上有清楚的記載。釋迦牟尼佛不是想象中的人物,是憑空造出來的神;也不是來無影去無蹤的神仙。換句話說,我們佛教徒所信仰的對象是經得起歷史考證的。那麽,我們應該相信什麽呢?我們應該相信實物。
(2)相信高尚的道德
當我們交朋友時,我們應該與品德高尚、人格聖潔的人交朋友,因為他們可以引導我們向善、向上。古人雲:“沒有朋友的人,不如自己。他還說:“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爬。“如果我們信仰的對象要我們去殺人,去害人,那麽不去幫助,反而去相信他,這將是有害的。我們必須知道,我信仰的對象,他的美德是幹凈的嗎?他的同情心夠嗎?他的人格完美嗎?如果他有,那麽這樣的對象就值得我們去信仰和皈依。釋迦牟尼佛是壹個覺悟了的人,有完美的行為。他有三種美德:智慧、道德和善良。他的道德是完美而純潔的。追隨這位天生的導師,可以讓我們的道德更高,人格更完美。
(三)信仰能力強。
爬山需要拐杖,生活中也需要壹根強有力的拐杖做我們的拐杖。從小我們就接受了老師有見識的支持,讓我們逐漸避免了當孩子;我們信仰的對象也必須是能夠衡量和自覺感知人的大善知識,從而引導我們走上正確的道路。佛經上說:“我像壹個好向導,引導他人向善;我就像壹個好醫生,對疾病和藥物做出反應。“我相信,壹個好的向導可以走光明大道,到達目的地;我相信好的醫生的診療可以得到赤田藥來治療棘手的疾病。為什麽仁者聖賢,英雄,普通人都願意接受他的領導?主要是因為他能力強。獅子能成為獸中之王,大鵬能成為鳥中之強者,都是因為它們有特殊的能力。人也是如此。如果信仰的對象有巨大的力量,仿佛生活有了後盾,我們可以因為他而幸福。
(四)信仰幹凈。
戒清凈行的人,他們的壹切行為都是符合戒律的。我們服從他,言行自然符合正道,不會出軌。如果我們信仰的對象不幹凈,就像壹輛違反交通規則的汽車。意外隨時可能發生,所以我們跟著他太危險了。大佛,我們信仰的對象,是最嚴謹最純粹的覺醒者。他不僅嚴於律己,還制定了許多戒律來捕捉弟子的身心。經文上說,佛陀的壹個弟子向果園的主人要了壹碗水果,主人讓他自己去摘。尊者道:“佛說樹比人高,不可攀。園主讓他用手搖果子,他說:“佛家戒律說,妳不應該搖樹去摘果子。為了表示誠意,園主只好親自爬下樹枝,讓他去摘。他知道這壹點,仍然堅持說:“佛教戒律說,妳不應該自己拿水果。園子的主人只好把果子捧在手中,獻給他,說:“我支持妳!“這個故事講的是打破‘有取無予’的戒律。為了堅守這個戒律,佛陀的弟子們寧願不要果實。在現代,未經他人同意拿走任何東西都是違法的,哪怕是壹針壹線。如果每個人都能遵守,社會上就不會有搶劫和盜竊了。如果我們能遵循佛陀的教導,我們所修行的戒律就能純潔無瑕!
(5)信佛。
我們信仰的對象應該有壹個完美的佛法。佛教的道理是不偏不倚的,所以叫佛法。佛教的道理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對任何時間、空間、人、事都適用,對這個人不適用,對那個人不適用。或者這個時候用是合適的,但是用在另壹件事情上就不合適了。因為佛教超越時空,不受任何限制,所以是完整的。社會上有很多種知識,我們應該選擇最正確、最和諧的作為我們的向導。春秋時期黔婁夫人的名言“寧為對,不為錯,不為斜,而為有余”,千百年來為世人所稱道和沿用。相信完美的佛法,不僅可以得到許多正確的指示,還可以建立完美的人生。
(六)充滿信仰和智慧
《成佛之道》壹書中有兩句話:“佛法為身,清凈智慧為命。通常我們看到供奉在書桌上的佛像,會誤認為是佛身,或者認為佛陀在世的時候,莊嚴的身體就是佛陀的真身。事實上,佛陀是以佛法為基礎的。佛陀的壽命不是人類的80歲,佛陀靠無盡的智慧生活。世俗的知識在泄露,人類的壽命是有限的。佛法為體,佛法無處不在,生生不息;智慧是生命,智慧是純潔的、永恒的、無限的。我們信仰的對象,他的智能是完美的,我們可以向他學習,將來可以獲得充滿智能的人生,從而為大眾做貢獻。
正所謂“交友不慎”“遇人不淑”,壹個人交錯了朋友,斷送了壹生的前程;怎麽能在對象的選擇上粗心大意呢?更何況,如果是信仰的對象,要慎重選擇!
真正信仰的生活和真正信仰的信仰
雖然社會上有人說自己有壹定的信仰,但其實都是迷信的,甚至有人信邪。那麽什麽是真正的信仰呢?怎樣才能得到信仰的生命和信仰?
(壹)從偽裝的信念到真正的信念
普通大眾往往迷信邪惡,因為他們沒有真正的信仰。所以人的智慧開不了,就糊裏糊塗的做了很多傻事。比如看風水、報時、算命、占卦、燒錫紙、金銀紙等都是迷信行為,是佛教所不允許的。
佛光山有個萬壽園公墓。因為親友的去世,人們常常想把他葬在墓地裏。如果遇到他們,我經常對他們說:“最好不要帶地理先生來看風水。有些人不明白為什麽,因為妳請地理先生看風水,要先請管理墓地的人給他紅包。如果不給,看了墓地後,即使喪主滿意,也會找借口說:“這地方方向不好。如果妳的父母葬在這裏,會得罪他們的後代。”“聽到這裏,妳壹定覺得沒事。為了埋葬妳的父母,妳侵犯了妳孩子的女兒。妳絕不能拿走這片土地。再比如蓋房子,即使妳有壹片很好的地景,如果地理先生說“房子的方向不好,因為父母往這個方向走不好。”“試想壹下,妳能拿這個大忌諱怎麽樣?迷信就是用恐怖的方式抓住人性的弱點,讓妳不敢違抗他的信仰。如果壹個人沒有相信的智慧,他就不能擺脫迷信。佛陀在遺經中反復教導我們:“不要利用彼此的吉兇,仰望星空。所以,我這壹生,都遵循著那句至理名言“每壹天都是好日子,處處都是好地方”。只要我們是正義的,我們可以去任何地方;只要大家覺得方便,每個小時都是吉祥的。真正的佛教徒從不迷信,迷信的人也絕不是真正的佛教徒。
還有壹種邪惡的信仰,比如壹致的方式。什麽是壹致的方式?恐怕很少有人能真正理解;但是為什麽那麽多人相信呢?或許正是它神秘的色彩,以及將妳牢牢束縛的誓言。不敢違背,不得不壹直相信。但是,信仰不應該如此輕率,因為僅僅因為人情或者自私就不是真正的信仰。所以要摒棄變相邪教的迷信信仰,選擇真正的佛教信仰。
(二)從相信命運到相信自主
壹般來說,人都樂於相信命運,壹切都屬於上天的安排。飯菜是上天給我們的;好處從天而降。當然,這種想法並沒有什麽邪惡的。只是我們無條件地把主權交給諸神,讓他們做主宰來統治我們。這種不知道自己有主權支配自己的人,真的是世界上最愚蠢最可憐的人。為什麽壹個人的人生幸福、生活快樂、精神開朗、前途光明要由神靈支配和賜予呢?佛教說“人皆有佛性”,就是提高我們每個人的主權。讓我們警惕這樣壹個事實,我們可以控制我們自己的壹切,黑暗可以變成光明;悲劇可以變成幸福;崎嶇不平,可以鋪出壹條開闊的人生大道。信佛,說得更徹底壹點,就是相信自己。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壹切不是比依靠神靈的支配更有意義嗎?
(3)從人情信仰到忠貞信仰。
人的信仰有很多,往往是因為這個廟也去社交,那個廟也去轉轉。最後最後還是被很多人情包圍,所以無法選擇真正的信仰。事實上,信仰不應該依據法律依賴於人。佛說有“四停”,即第壹,“不依法依人”:信佛的人按佛的教法求“信釋”,不因人(說的人)的好壞而放棄信仰;或者只是做某個寺廟或者某個和尚的信徒,而不管整個佛教。
二、“依智而不知”:智即智,亮則明,能見其本來面目;知識是差異和區別。學佛的人,只有不以異識追佛,才能得到佛法的真諦。學佛的人要用自己的聰明去證明真理,才能得到解脫。
第三,“循義不循言”:信佛的人要從義上理解佛法,不要推敲和在意語言。
第四,“若隨義,不可隨義”:不可隨義的佛教,只是勸導初信者或功底淺薄者的方便方法;相信真理,就應該相信壹騎絕塵的辦法。
“四個堅持”是我們每壹個信佛的人都應該知道的壹個道理,我們應該付諸實踐。
(4)從寺廟信仰到僧侶信仰。
我們信佛,不只是壹個寺廟,而是整個佛教高僧群體;不要只做壹個人的弟子,要做整個僧團的弟子。作為壹個佛教徒,妳要保護任何壹座寺廟;每個僧團都要盡其所能,像愛護自己的家壹樣愛護它。全省各地寺廟眾多,信眾眾多。我們經常看到壹些在家的信眾在各個寺廟之間走來走去,對比僧人對他的熱情,有的甚至在寺廟之間興風作浪,這不是壹個真正的佛教徒應有的行為。信佛護僧團,是佛弟子的本分。
(5)從無序信仰到純粹信仰。
現在的信仰太復雜了,不管崇拜的對象是什麽,他都會這裏燒香,那裏拜神。事實上,信仰的好處是不能靠無序的信仰獲得的。所以,我們不要迷茫。我們也相信這個和那個。我們無法集中註意力,真正遇到困難時也無法得到幫助。不如把我們的身心轉向三寶,讓它們統壹我們的信仰,拜而不見神,到每壹個寺廟燒香,凈化我們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