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地質學會)
現代地質科學是在19世紀中葉以後在中國創立的。近代以來,已有100多名外國科學家在中國進行了地質調查。英國園藝家羅伯特·福圖恩是第壹個來到安徽進行地質調查的人。6月到皖南休寧縣松羅山茶區考察1848 11。在新中國成立前的1848至1948這100年間,中外地質學家在萊蕪省留下了近百份地質調查報告和120多份地質文獻。
壹、安徽近代地質工作史
安徽近代地質工作史可分為四個階段:第壹階段為1848至1926,第二階段為1927至1937,第二階段為1938至1945,第四階段為65438。
1.第壹階段(1848 ~ 1926)
起初,外國地質學家(來自美國、英國、德國和日本)帶頭,中國地質學家緊隨其後,在該省進行路線地質調查。初步劃分了地層古生物,並在銅陵、當塗、繁昌鐵礦、淮南、淮北煤礦開展了調查。
早期,美國地質學家Raphael Pumpelly和英國地質學家T.W.Kingsmill參與了安徽省的地質調查。他們分別在1863和1869遊覽長江下遊時踏足該省。
德國著名地質地理學家李希霍芬(1833 ~ 1905),應該是安徽地質文獻中留存的外國地質學家。在他的代表作《中國》中,記錄了他從65438年2月到71871年7月,在長江沿岸和皖南進行的三次地理地質考察的成果。李第壹次乘船從九江到南京是在1869年2月,途經安徽長江兩岸,對沿途經過的所有地方做了考察記錄。第二次是10年6月從景德鎮到祁門,第三次是1871年7月從靳東、青衣江到蕪湖,途經寧國、涇縣。同時對宣城水東、貴池山頭山等4處煤礦進行了調查。李的調查記錄中,約有壹半是地質方面的,如巖層的巖性產狀、構造等,並繪制剖面圖和直觀草圖;另壹半是地理、風俗、人情、旅行經歷。當時描述的地層只是巖性(巖名),沒有劃分地質時代。比如銅陵的大同組,就是指皖南所有的紅礫石地層。特別是他當時推測:“長江可能會沿著壹條重要的斷層線通過。”
最早來我省進行地質調查的日木人是野田(野田聖次郎)。他在安徽省做過兩次路線調查:第壹次是2005年4月26日-5月6日,武漢到安慶,1965438。鄂皖邊界局部地質圖(1/1萬)只分變質巖、水巖、火成巖。安慶層由石灰巖、粘土巖、砂巖等組成。,並描述安慶的洪鎮鎮是花崗巖。第二次越過皖南,調查貴池、東至等縣。他把水巖分為四層:祁門、蠡口、曼根曾(貴池祁門之間)、建德(葛公鎮周圍)。
當塗、繁昌、銅陵鐵礦是安徽省最早開展地質調查的礦區。1912年,張(我國地質學奠基人之壹)和索爾格(德國礦工)在馬鞍山南山鐵礦調研。於於1913考察繁昌鐵礦。1913 ~ 1915年,張、索格、張等人先後來到銅官山考察鐵礦。1965438+2007年2月,英國人F.R.Tegengren,國家礦業顧問,到銅官山考察鐵礦。他根據張前人的調查資料和自己的調查,估算銅官山鐵礦儲量為3192900t。同年,丁格蘭調研當塗大嶴山鐵礦。兩次調查結果發表在長江下遊鐵礦記錄等地質文獻中。1918年,德國人畢祥賢在當塗地區發現老嶗山、黃梅山、龍家山等6個鐵礦,估計鐵礦儲量不足200萬噸。
我國地質學家對皖北最早的調查始於1917。劉和趙汝軍被派往皖北進行地質礦產調查,首次劃分出寒武紀地層。他們在調查蘇縣烈山、懷遠縣舜耕山、懷寧縣集賢關煤田時,做了1/1.5萬礦區地質圖。六安霍山地質素描(1/20萬)中,巖層分為沖積層、紅砂巖、斑巖砂巖、結晶片巖四種。
在《蘇北皖北地質報告》中,劉、趙二軍還研究了皖西大別山的變質巖,指出“霍山以南、黑石渡以西”有結晶片巖,是龍井以南的“正常片麻巖”。
1922年,李潔峰被派往皖北淮河流域(北緯22°以北)調查地質礦產。繼1923之後,趙(陜西藍田,1898 ~ 1934)也到我省考察,撰寫了《鳳陽懷遠地質調查》。皖北地質調查成果,後編為《南京開封地質圖》(李傑主編,1/1萬,1929出版)。)1923年(民國12年),安徽省工業廳從農礦部地質調查所借來技術員葉和調查員李潔,計劃在全省開展地質調查工作。1926,派田啟鑫參加。在1923至1926期間,他們三人先後完成了秋浦、貴池、祁門、黟縣、太平、歙縣、績溪、休寧、婺源、時代、宣城、涇縣、南陵、銅陵、蕪湖、繁昌、郎溪、銅陵。他的著作《安徽省地質日記調查》以簡報的形式發表在《安徽工業日報》上。調查內容分為地質調查和礦產資源兩部分。在地質部分,地層分為地層,如泥盆紀地層和石炭紀石灰巖地層。當時地層的劃分主要依據巖性,采集的化石經過古生物學家鑒定後,不時發生變化。地質年代尚未確定的地層有時以地名命名。如宜縣玉亭、休寧齊雲山等地的旗山地層,有大面積(5400km2)的紅色砂巖和砂質頁巖。簡報的礦產部分包括交通位置、地形、礦體形態、規模、圍巖及開發利用情況。
20世紀20年代前後,來我省進行地質調查的國內地質學家主要有丁文江、李四光、葉、王竹泉等。1916年初,丁文江在皖南、浙西進行地質調查。1919丁文江、傅增對蕪湖以東的長江下遊地質進行了調查,並編寫了專題報告。1922期間,李四光在淮南研究了皖北寒武系奧陶系灰巖的不整合接觸關系。1923年,劉等人又到烈山鉆13孔,算出煤炭3500萬噸。在1924期間,王竹泉調研了懷遠縣西南部地質和宿松、太湖、安慶煤田。他在懷遠縣西南部考察,估算出含煤地層7層,全區煤炭儲量約6020萬t,葉在1925發表的《中國與鐵礦帶接觸的閃長巖研究》和1926發表的《皖南鐵礦分類與成因》均在中國地質學會第三屆、第四屆年會上宣讀,顯示了當時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2.第二階段(1927 ~ 1937)
中國著名的地質學家繼續在長江沿岸和皖南地區進行基礎地質調查和礦產勘探。這壹時期,地質科學水平明顯提高,方法和手段也有所更新,出現了壹些科研成果,重點是皖南冰川和造山運動。
可以說明安徽的地質調查是興盛的:當時19中研院地質所的20份報告中,有6份其實是安徽的調查成果。如孟憲民、張庚調查蕪湖、繁昌、銅陵,劉祖義調查貴池,孟憲民調查宣城水東。李玉瑤、李傑的《皖南地質誌》總結了銅陵、青陽、時代、太平、歙縣、休寧、黟縣等地的地質成就。此外,1929年,朱森、李傑調查和縣、含山,王恒生調查宣城水東煤田。
基礎地質研究也取得了壹批新成果。比如李玉瑤、徐傑研究的是皖南的地質歷史和造山運動。1931年,朱森對皖南晚古生代造山作用的研究表明,貴池二疊系龍潭組與孤峰組之間存在明顯的不整合。阮維洲(1937)研究皖南海西運動。徐傑(1930)發表了對長江下遊筆石化石的初步研究。他發現中國最高的筆石層以太平縣的中華單頭龍為主,其地層命名為太平頁巖,屬於中誌留世。徐克勤(1934)考察了巢縣北部的地質情況。李四光考察了九華山(1934)和黃山(1936)的第四紀冰川,為論證中國東部存在第四紀冰川提供了有力的證據。九華山周圍的地質也是王恒升和孫建初(1937)調查的。
這壹時期基礎地質學的成就在地層中是突出的。如l935年,李玉瑤、徐傑在皖南發現“休寧砂巖”,證實了冰磧物的存在。同年,丁毅在銅陵至休寧之間進行地質調查時,將震旦系劃分為上、中、下三部分。隨後,李玉瑤、徐傑正式將該冰磧物命名為藍田冰磧物層,並將原“頁巖灰巖系列”命名為“休寧系列”,屬震旦系寒武系。藍田冰磧改名為藍田組,壹直沿用至今。
在礦產地質勘查方面也有不少成果。從1931到1933,中央地質調查局的謝、孫建初、陳凱、程、、張庚先後到當塗、銅官山進行鐵礦調查。在1928和1933,翁對蘇縣烈山煤礦進行了兩次地質調查,並進行了鉆孔普查。1933年,季榮森在廣德調研大小牛頭山煤礦。1935年,季榮森編《皖浙間地質礦產》。同年,程考察了廬江明礬石礦。1936年,南延宗調查休寧縣光山銻礦。1927 ~ 1930期間,為加強礦業開發,安徽省建設廳修訂了官礦條例,制定了采礦和探礦辦法。1928成立礦產勘查處,購買M-3花萼鉆機在宣城水東煤田鉆探。1929年成立礦業調查隊,對宣城、涇縣、寧國、蕪湖、當塗、繁昌、銅陵、青陽等地的礦業進行調查,這是安徽省地方勢力正式進行礦產勘查的開始。
地質勘探的新技術和新領域也在這壹時期得到應用。丁毅的《當塗電法勘探初步試驗》發表於1936,是我國最早應用物探的文獻。1937年,張文友發表了《安徽盱眙縣女山火山口》,開創了該省古火山研究的壹條線索。
3.第三階段(1938 ~ 1945)
抗日戰爭時期,只有少數國內地質學家到過這個省。日本侵略者為了掠奪礦產資源,在長江沿岸和皖北部分地區進行了地質調查,采用鉆探和物探的方法,留下了壹些不完整的地質資料。然而,這期間發生了兩起震驚中外的地質找礦事件。
安徽從1938下跌。全省已知的地質調查活動有三次:1938年,黃來到寧國港調查煤礦。1940,邊調研宣城水東煤礦。1945年,余德元發表了《淮陽山脈的主要造山運動——淮陽運動》。
侵華戰爭後,為了掠奪和開采礦產,日軍派往我省進行地質調查的主要單位有:滿洲鐵道測量部、興亞院、華中礦業有限公司、上海自然科學研究所。主要地質人員有:神山昌壹、金正元、小林野夫、村上裏三郎、福島茂雄、筱田小三。他們留下了80多份礦產勘查報告。主要調查了銅陵、當塗、繁昌、蘇仙、楚縣、全椒、安慶、貴池、淮南、懷遠的鐵、銅、煤、金、銀、鉛等礦產。重點是銅官山鐵銅礦、馬鞍山、當塗、繁昌鐵礦、淮南煤礦。在這些礦區,除了大比例尺地質填圖方法外,還采用鉆探方法,根據鉆探結果計算儲量。此外,在銅陵、當塗、滁縣坡山口銅礦區也開展了物探(主要是電法)工作,探測硫化銅和銅礦。目前日本地質資料有100多項,包括鐵、煤、銅、鉛、鋅、金、錳、磷、黃鐵礦、重晶石等10種礦產。
1939年秋,日本神山昌義跟隨侵略軍調查銅官山地表,壹直將銅官山作為鐵礦開采。後來在運回國內的礦石樣品中發現了高銅含量(0.5%),引起了重視,對銅礦進行了掠奪。此事盛傳“銅官山復活”。
4.第四階段(1946 ~ 1948)
這期間只有少數地質學家來安徽工作,突出的成就是八公山煤田和淮南鳳臺磷礦的新發現。地質力學開始在我省應用。
抗戰勝利後,原資源委員會礦產勘查處謝根據李傑1926編制的《中國百萬地質圖開封圖》,推測淮南八公山前坡平原下可能有煤層。後來謝、燕樹潭、柴登邦在八公山腳下發現了石炭紀太原組灰巖,進壹步推測應該有煤層。1946,經鉆探證實有24層煤,可采煤層厚度25m。經過“慧眼識寶”的淮南新煤田,壹時間好評如潮,開采至今,成為中國找礦史上的壹段佳話。
早在1939年夏,日本地質學家阪田先生等人在《安徽懷遠縣舜耕山煤田考察報告》中就提出了“大淮南盆地”壹詞,並劃定了大致區域。1942年9月,上海自然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三郎太島倉在《淮南煤田東山地區調查總結》中也認為“大淮南煤田向斜構造越來越明顯”。但當時日本人過於註重在舜耕山找煤,而對東山以西的地區和更廣闊的地區不夠重視。
1946下半年,謝在八公山發現新煤田後,次年7月,迅速提交了煤礦勘探中期報告,並撰寫了題為《如何發現新煤田》的文章。1947期間,在臺灣省召開的中國地質學會第23屆學術年會上,謝理事長作了“古地理研究是找礦的指南針”的專題報告。在之前的報道中(後發表於《地質評論》第12卷第5期),文章標題中已經出現了“大淮南盆地”壹詞。並將其範圍界定為:“指懷遠鳳臺縣,南有舜耕山、八公山,北有龍鳴山,東有上窯吳店所圍合的淮河平原。”“總的來說,這個盆地從西北到東南呈長方形,南北距離10 ~ 20km不等,東西呈山形。現在還很難確定是否被構築物包圍。如果用鳳臺到九龍崗的距離,這個盆地的長度至少有50公裏。”
“大淮南盆地”概念的明確確立,作為壹個煤田地質區的構造單元,無疑是對淮南煤田認識過程中的壹次飛躍,做出了巨大貢獻。1952後,煤田專業地質隊成立後,煤田普查勘探主要是沿著確認和擴大“大淮南盆地”的框架進行的。幾十年來,“大淮南盆地”的外延不斷擴大,現在已經擴展到東起定遠,西至阜陽的廣大地區。在裏面發現了十幾個大規模的礦區,可見其規模之大。
1947 ~ 1948,謝、、車樹錚在鳳臺發現寒武系底部磷塊巖層,並於1948鉆探。此外,沈、楊伯權、董南亭、劉知遠等繼續對懷遠大同、宣城、寧國、涇縣等煤田進行調查。65438年至0947年,韓金貴在懷遠至鳳陽之間進行地質礦產調查。
這壹時期在基礎地質方面的主要成果有:、許在1948發表兩篇文章,論述了淮陽弧脊與皖西常山地區東西向構造帶相連的現象,開始用李四光的地質力學觀點研究我省地質構造。此外,余德元在1948年發表了《大別山南麓冰礫泥及其地形》(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叢書之八),在大別山發現並論證了第四紀冰川遺跡。
二、安徽近代地質工作的歷史特點
縱觀安徽省65438年至000年的現代地質工作史,我們可以總結出以下幾個特點:
1)地質工作史的進程反映了安徽省地質科技發展從初級到高級、從粗糙到精細的深化和提高過程。
安徽省中外地質學家的地質調查,壹開始是地理-地質調查,內容往往是地理(包括自然地理、經濟地理、地貌學)的壹半左右,後來逐漸減去地理部分,成為真正的地質調查。起初多為大範圍、跨省路線調查,規模很小(1/1萬~ 1/2萬)。填的地質圖只是對巖性(巖石)的粗略劃分,然後會有地層的劃分和地質構造的標誌,文字的描述和記錄也比較簡單。後來的礦區地質調查規模大,內容詳細。按時期(系列)劃分了地層,還分別劃分了巖石和地質構造的名稱。
在方法和手段上,起初是用肉眼、望遠鏡、放大鏡、指南針進行觀察和測量,作出直觀的草圖和剖面圖;後來,使用了顯微鏡、化學分析、鉆孔機和物理勘探儀器。礦產勘查的方法和手段也是通過地表觀察、塊段取樣、實測或估算礦體形態來計算儲量,然後根據鉆探圈定礦體來計算儲量。
2)在地質工作中,礦產資源的調查和勘探占有很大比重,顯示了它的實踐性和與經濟建設的密切關系。
新中國成立前的地質工作壹般稱為地質調查。它包括區域地質調查和礦山地質調查。即使在區域地質調查報告中,也有相當多的關於礦產調查的內容。至於礦區的地質調查,是為礦區的發展和生產服務的,與經濟建設直接相關。只是由於當時技術方法和設備條件的限制,在地質報告(資料)中很少描述礦物的分布、質量和成因。礦區儲量有的沒算,有的算了,但數字低。比如銅官山鐵礦,經過多次測算,沒有超過500萬噸。雖然後來日本人發現了銅礦,但估計銅礦只有508萬噸(按銅品位1% ~ 2%計算)。馬鞍山地區的鐵礦和淮南煤礦儲量都很少,無法與新中國成立後探明的巨大儲量相比。
在200多份地質報告、論文和專著中,有140多篇(條)是對礦產的調查研究成果,約占新中國成立前全部地質文獻的70%,可見當時地質工作的重點是礦產。
在65,438+000多種地質文獻中,目錄名稱可以找到65,438+000多種,其中壹半是中文,壹半是日文。此外,20多個區域地質文獻也含有礦產。當然,日本的資源調查是為了掠奪和戰爭的需要,但有些資料是為我們所用的。
3)第二階段的繁盛期,劃分了多個地層時代,出現了壹批科研成果,在國內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地層劃分是地質調查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大約在20世紀30年代,中國最著名的地質學家來到安徽省調查並命名或重新劃分地層。
這壹時期,李玉瑤、徐階對皖南震旦系層序和冰磧層的貢獻,皖南造山運動,徐階對奧陶紀地層的劃分和命名,都是我國重大的科研成果,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此外,、謝對銅官山鐵礦床的研究(收錄於《長江下遊鐵礦誌》畫冊),李四光對黃山、九華山第四紀古冰川的研究,都表現出當時國內的最高水平,對後世影響很大。
4)新中國成立前積累的地質資料和文獻雖然數量不多,但為後來的地質工作提供了壹定的基礎,證明了地質工作和地質科學傳承的重要作用。
地質工作和地質科學的特點之壹是繼承性,即重視繼承前人的成果。新中國成立前,有200多份地質報告、論文和資料,有些並不完整。但對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五六十年代的地質勘探仍有重要參考價值。
銅陵地區銅礦、馬鞍山地區鐵礦、皖北閘河煤田、淮南煤田儲量巨大,都是新中國成立後探明的。但這些礦區的地質工作歷史悠久,信息不斷積累,認識不斷深化和跨越,才能發生突變。謝在1946發現了新淮南八公山煤田,並在1947提出了“大淮南盆地”的新概念。新中國成立後,淮南煤田的範圍和儲量在他的新概念基礎上不斷擴大。皖北閘河煤田的整個發現過程,還可以追溯到劉和趙汝軍在1917年對烈山煤礦的調查(地質報告1號報告)和1928年在翁的重新調查,繪制了1/1萬。據原省地質局總工程師嚴坤元回憶,1955布置325隊普查找煤時,主要是根據翁的地質資料推測,後來發現了閘河煤田。以前省內這四個大成礦區只有“點”的數據,後來從“點”發展到“面”,礦區範圍從已知擴大到未知,外圍發現新的礦區(表1)。
表1 1948安徽地層命名簡史
繼續的
註:①省內外使用的地層名稱。
劉和趙如軍(1919)在宿州市烈山和淮南市舜耕山進行了煤田地質調查,將含煤地層劃分為石炭系和“北方系”。
王竹泉(1924)、翁文浩、季榮森(1923)分別在上述地區發現植物化石,證實煤系屬於石炭紀-二疊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