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場景可能很多人都經歷過或者看過——
——年輕夫婦應該過自己的生活,不受老人的幹擾,這不是很明顯嗎?妳為什麽堅持和父母住在壹起?
——但是父母孤獨,需要陪伴。父母不應該孝順嗎?再說了,父母幫我做家務帶孩子不好嗎?
——可以請阿姨做家務,帶孩子!
——阿姨,妳放心嗎?這筆錢誰來出?
……
結局:意見不合,甚至分手離婚。
——如果妳不努力學習,將來就無法在社會上立足。這麽明顯的道理妳怎麽連壹點都不懂?妳怎麽能這樣天天玩遊戲?
——學習太難了...
——難的話能不學嗎?越不學越難!
-我只是不喜歡學習。很多人沒有學習就成功了!
……
結局:孩子成績不斷下滑,家長不斷嘆息責怪,日復壹日。
正是基於這樣的經歷,人們總結出了“家不是講道理的地方”的教訓。但在我看來,以上都不是“合理”,而是“合理”。
「合理」和「合理」有什麽區別?嗯,不僅僅是不壹樣,恰恰相反!“合理”的定義很簡單-
如果妳接受了理性的這個定義,妳會發現,喜歡講道理的人,往往是最不講道理的。他們認為自己的真理絕對正確,不容置疑,無可辯駁,對方只能接受。如果地方不接受,就是“不合理”。
他們在用嘴說“妳說的有道理”的時候,壹定會加上壹個“但是”,用各種方式向妳證明“我說的更有道理或者我說的對”。
妳告訴他要孝順父母,他肯定會說小家庭和睦更重要;反之亦然。妳跟他說小家庭和睦最重要,他肯定會說孝順是做人的根本。
妳跟他說學習真的很難,他肯定會說是態度問題。只要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再難也能克服。
另壹方面,如果妳告訴他,妳可以用正確的態度去做,全力以赴,他會說,全力以赴去做妳不感興趣的事情是不可能的。想有所成就,就得做自己最喜歡的事,比如打遊戲。
看到了嗎?只要陷入“推理”的死循環,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是對的,都希望別人接受自己的“推理”,問題基本上是無解的。
有人說不合理,那就“說說感受吧。”家不應該是有感情的嗎?個人認為“談感情”是個更大的坑。
讓壹個人決定他對父母還是對妻子有很深的感情,而不是在火上烤他是什麽?
壹個人為了“真愛”忍受和性格不合的婆婆日復壹日的生活真的好嗎?
讓壹個孩子為了“孝順”和“感恩”,每天面對自己不懂的東西,在辦公桌前徘徊到深夜,並把這歸咎於“對學習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這樣的父母值得孩子孝順和感恩嗎?
如果妳不聽我的,妳就不愛我。如果達不到我的期望,就是不孝。如果妳達不到我的要求,說明妳不看重我。這不叫“情感綁架”。
沒有理由,沒有感情。那是關於什麽的?
合理!
我們之前說過,講道理就是允許別人證明自己是錯的。但不要誤會,講道理不等於認錯,也不是“妳對我對”的和稀泥。講道理是壹種修養。
如果我們要解釋什麽是合理的,我們可能會談到哲學。哲學家波普爾有壹個著名的觀點,對科學研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世界上只有兩種理論,壹種是已經被證偽的理論,另壹種是沒有被證偽,但未來可能被證偽的理論。聽起來有點迂回。我們來看看牛頓物理學和算命的區別。
牛頓物理學被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推翻了,所以我們認為它屬於“理性”的範疇——它允許我們在壹定條件下證明它是錯的,這就叫“理論”或“科學”;
算命先生在黃歷中為妳選擇了壹個吉日結婚,妳在這壹天結婚並不幸福,但這並不能證明他錯了,因為他會告訴妳,這是因為妳和伴侶的生活發生了沖突,或者說妳在這期間“太老了”。總之,算命先生不可能錯——只是因為沒有什麽能證明他“錯”了。所以我們把算命排除在“理”之外,稱之為“偽科學”。
如果壹個人能從這個高度理解理性的“真理”,他很容易得出結論:在我身上只有兩種“真理”,壹種被證明是錯的,壹種沒有被證明是錯的。如果我的“理”不屬於這兩類,那就叫“情”和“情”而不是“理”更合適。
知道了“理由”是什麽,就能更好地理解“允許別人證明自己是錯的”。任何“理由”的成立都需要壹定的條件。如果有人推翻了這個條件,妳就得承認這個“理由”不成立。
比如“壹個男人應該孝順父母”,我們承認是有道理的,但是“孝順父母必須和父母住在壹起”,這個“道理”成立嗎?“小家庭的和諧很重要”,這個我們認可,但是“和父母住在壹起不和諧”,這個“理由”成立嗎?“學習很重要”沒錯,但是“學習成績差是因為妳沒有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或者“如果妳意識到了學習的重要性,妳就會學得很好”。這是真的嗎?
當妳把自己的“理由”擺出來的時候,先問問自己,這個“理由”的條件是什麽?這個條件成立嗎?很多時候,妳會發現,妳原本認為很“合理”的“理由”往往是站不住腳的。
妳可能要問我,那如果大家都不在乎,何必呢?那麽誰是對的呢?關鍵不是“對不對”,而是“在什麽條件下”。牛頓物理學已被證明是錯誤的。我們能說牛頓物理學沒用嗎?我不能。只能說牛頓物理學的適用條件變了。
在家庭中,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不是爭論對錯,而是弄清楚在當前的條件下,我們應該做出怎樣的選擇。
選擇和父母住在壹起,是因為雙方都認同,在父母非常需要陪伴和關心的條件下,小家庭需要做出讓步,小夫妻也要想辦法創造自己的個人空間;
選擇不和父母住在壹起,是因為雙方都認同,父母和子女住在壹起,對小家庭的和諧有很大的負面影響,應該和父母分開住,嘗試其他方式孝順老人;
孩子學習成績差,是因為對學習本身的重視不足以帶來好成績,還需要正確的學習方法,逐步建立學習的信心。
所有這些選擇都需要夫妻、父母、子女之間的反復溝通。但溝通的基礎必須是各方都承認自己的“理由”不是絕對成立的,在壹定條件下是可以推翻的,也就是我可以溝通。壹個人如果不能放棄自己的真理,就必須接受自己“正確”的真理。他是壹個不可溝通的人,或者說是壹個“不可理喻”的人。
講道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壹不小心就可能變成“講道理”或者“情緒化”。怎麽破?有兩個竅門:
第壹招:學會把“我的想法”和“我”分開。
人不喜歡自己的想法被否定,因為人的直覺會把“我”和“我的想法”混淆。“我的想法不對”就是“我錯了”,這是人類基因的本能。抵抗這種本能的方法就是長期訓練自己的感知能力。
當我們感到被冒犯並試圖捍衛自己的想法時,提醒自己我的“想法”是錯的,這並不意味著“我”是錯的。所以,對於別人的不同意見,我們應該著眼於“想法”而不是“我”。
這需要長期的練習,但是只要妳去做,妳會發現這個世界是美好的。
其實看完這篇文章,明白了“講道理”和“講道理”的區別,妳就已經具備了感知的能力和基礎。
第二招:盡量讀壹本“顛覆三觀”的書。
有些人讀書只是為了在書中找到壹些“正確”的道理,好告訴別人,“教育”別人。現在我們知道,這叫“講道理”,不是“講道理”,是我們應該盡量避免的。
作為壹個“講道理”的人,我們應該多讀書,因為讀書可以開闊我們的視野,讓我們知道我們可以對同壹件事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和角度,有些書甚至可能“顛覆妳的三觀”。我們只需要多看壹些關於“顛覆三觀”的書,通過不斷的“顛覆”,培養壹種“自我否定”的能力,成為壹個真正的“講道理”的人。
最後,我們總結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