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玲”二字為三分水,顯然與水有關。單獨來看,這兩個詞的意思是水蒸氣,尤其是早晨的露水。但是,晨露沒有招惹誰,怎麽可能是貶義呢?
其實這個成語的由來是壹個很有意思的故事。宋代學者錢乙有壹本名為《南方新書》的筆記,記錄了唐代的各種軼事,其中包括壹個有趣的故事。
從隋唐開始,科舉制度就出現了。魏晉南北朝,官路被世家大族壟斷,窮孩子很難做官。但現在不同了。只要妳願意學習,通過考試,妳就可以成為壹名官員。很多學者都選擇了這條路。
在唐僖宗時代,有壹年在長安舉行考試,全國各地的學者都來長安參加考試。有個考生叫崔姬,從小品學兼優,詩文在考生中頗有名氣。我們不是抱著妳死我活的戰鬥心態來參加這次考試的。大家都比較隨意,考試,交友,玩樂。
考官叫崔玲。當他修改論文時,他看到了崔郊的詩,發現它們很棒。他大吃壹驚,果斷地將崔郊列為第壹。雖然都姓崔,但之前並不認識。
考試成績出來那天,大家都在看榜。
崔雲被前面的人擋住了,看不到名單。這時,他旁邊的候選人拍了拍崔偉的肩膀,告訴他,他在名單上。崔雲很興奮。
唐宋時有壹個規定,通過科舉考試的人,自動被視為考官的學生,然後與之師生戀相稱。比如宋代歐陽修收蘇軾為考官,蘇軾自動成為歐陽修的學生。
崔玲和崔玲對老師和學生來說都很有趣,因為這兩個人的名字都是“玲玲”,古代有個詞叫玲玲,意思是露珠。當時的人很有才華,創造了壹句流傳的話:師徒同流合汙。
這意味著崔玲老師和學生崔玲總是像朝霞和朝露壹樣聯系在壹起。這句話誕生的時候,壹點貶義都沒有。那只是壹個笑話,說明老師和學生的名字很有趣,他們的才華也差不多。不存在老師和學生之間泄露試題、送禮、拿高分的情況。
問題是,崔允當選後,很快就做了大官。有人眼紅,以為崔允壹定是送禮了,不然有人會質疑他怎麽升的這麽快。有人質疑是有背景原因的。因為唐朝的科舉考試剛剛實行不久,沒有後來那麽嚴格,也沒有那麽多的考試規則,所以唐朝的考場上經常會有文筆之風。試卷是指考生為了給自己在考試之外增加壹點砝碼,可以偷偷給考官看壹些自己寫的好作品。很多名人都做過這種事,比如王維,考前通過齊王向太平公主自薦,然後中了進士第壹名。
當然,王偉的天賦毋庸置疑。妳也可以說他走後門找關系,但這在唐朝很正常,這種文風很盛行。崔玲和崔玲之間沒有這種事,但是被別人質疑也在情理之中。
結果質疑的人多了,大家開始說勾結。於是,壹個完全出於玩笑而造的成語“勾結”就成了貶義,表示那種勾結的意思。
這就是“勾結”的由來。它原本是壹個贊美齊新師生戀的成語,但誕生沒多久就變成了貶義詞。這個成語可以說是很悲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