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大門牌樓1
西門牌樓是老街的老門。它是老街的標誌性建築,由四柱三門組成。牌樓上寫的“金陵壹號古街”、“高淳老街”幾個大字,是時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費孝通在1998視察老街後題寫的。
2.楊廳
楊廳原為高淳老街面點大王趙東陽故居,後賣給楊,改名“楊廳”。始建於民國初年,占地500多平方米。第壹個入口為磚木結構,寬三間,上下兩層,中後部第二個入口呈“走馬樓”狀。出入口之間有天井通風采光,天井四周收集雨水,意為“肥水不流外人田”每個大廳的觀察哨都有壹個石頭門檻,有三個入口,四個門。
木雕也廣泛應用於汀洋建築,如“福壽路三興”、“雙鳳打牡丹”、“雙獅銹球”、“老寒三友”、“雲篆”等。
3.乾隆顧靖
甘龍顧靖,又名“中街井”,位於高淳老街西門牌樓入口處。井口直徑0.55米,原井深3英尺,現井深6.3米..相傳,甘龍二十七年(公元1762),甘龍第三次南巡,曾到過高淳。為了迎接皇帝,當地官員在老街挖了壹口新井供皇帝使用,所以後人把這口井稱為“甘龍古井”。
4.吳氏宗祠
新四軍第壹師司令部舊址(吳氏宗祠)位於高淳區當鋪巷78號街吳氏宗祠。建築建於乾隆四十六年,為徽派磚木結構,分為前、中、後三個入口。這是壹座保存完好的清代中期古建築。周圍都是清代的古民居和店鋪,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狀況良好,可以自由開啟。
1938,陳毅司令員率新四軍壹支隊東進至抗日路線高淳,是新四軍進入蘇南的第壹站。總部設在中山街93號吳氏宗祠。1982年3月,新四軍第壹支隊舊址(吳佳祠堂)被江蘇省人民政府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5.高淳非遺博物館
高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位於高淳老街東延中山街4號二樓,建築面積1.800平方米。截至目前,區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48項,市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9項,其中國家級1項,省級14項。展廳分為序廳、民俗、傳統舞蹈、傳統節日習俗、傳統技藝、傳統戲劇、農耕文化、傳統記憶、未來廳九個部分。
6.雕塑展廳
雕塑展廳是壹棟兩層的古建築,曾是壹位富商的商住樓。共有四個入口,總面積近1000平方米。整個展廳由大廳、木雕區、石雕展區、磚雕區、漢畫像磚展區組成。雕塑內容豐富,造型多樣,所有裝飾雕塑都具有濃郁的高淳地域特色。
7.景點介紹
高淳老街是中國古街中的壹顆璀璨明珠,是江蘇省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古街,以古而奇著稱。是國家AAA級旅遊景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老街原名正義街。1911辛亥革命勝利後,為紀念偉大的革命先驅孫中山,更名為“中山街”。
老街有王官廟、高淳民俗博物館、汀洋廳、新四軍第壹支隊司令部、高淳民俗表演館、新四軍駐高淳辦事處舊址、甘龍顧靖等八個景點,主要展示古樸的古建築藝術和豐富的民俗文化。這條老街建於明朝初年。經過明清500多年的連續修建,歷史上形成了壹條長800多米(原為1135米)、寬約3.5米的工字形街道。近年來,通過不斷的改造,並壹如既往地秉承“修舊如舊”的原則,老街依然保持著昔日的風貌,依然具有古色古香的韻味。
這條老街以其古典建築而聞名。街上的店鋪壹般為雙層磚木結構,飛檐、拱門、扶壁、橫壁、裝飾窗齊全,造型獨特,古樸華麗。明清時期,大量商人來自皖南徽州,其建築風格具有明顯的徽州特色,形式多樣,風格各異。街道由青石和胭脂石鋪成,兩邊是藍灰色的石灰巖條,中間是橫向排列的胭脂石。甘龍顧靖、王官廟、土地神塔、道教造像、高淳民俗博物館、楊婷堂、耶穌堂,以及周邊的寶生寺寶塔、聚星閣等景點都各具特色,內容豐富,觀賞價值高。比如高淳民俗博物館陳列的道教神仙畫像。它保存了300多年,至今仍清晰完整,色彩斑斕。如高淳民俗館展示的磚石(木)雕刻,線條流暢,刀工精湛,布局合理,表情逼真,工藝精湛。
高淳老街門票:/trip/117225.html
地址:/trip/117236.html,高淳老街。
/tour/117224.html高淳老街壹日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