殉道,又稱陪葬,是指將死者與器物、牲畜甚至活人壹起埋葬在墓穴中,以保證死者的鬼福。這是壹個古老的習俗。
在原始社會,人們習慣於將自己的工具、武器和喜愛的日用品與死者壹起埋葬。
在奴隸社會,奴隸作為會說話的工具,也會被殺死或者活埋作為人祭,這樣他們就可以在陰間繼續為主人服務,這在當時已經成為壹種制度。
在階級社會,女性成為世家子弟的附庸和玩物,這是當時殉道者的絕大比例。
春秋末期的殉道
公元前621年,秦穆公死後,有177人被埋葬,其中有三個傑出的人才,贏得了大眾的敬仰。中國人寫“黃鳥”這首詩是為了表達對死者的哀悼和對暴君的仇恨。
西周時期發現周幽王墓時,周幽王和100多名婦女的屍體基本保存完好,這些婦女都是周幽王的烈士。
春秋以後,人殉很少,基本都改成木制或泥制人形玩偶。
公元384年,戰國時期的秦國下令廢除人殉。
秦漢時期的殉道
雖然春秋戰國時期秦廢除了殉人,但是秦始皇嬴政確實殉了後宮所有的女人,這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也有記載。但由於秦國統壹六國,後宮聚集六國之力,具體殉難人數成了謎。
漢武帝雖然名聲在外,死後埋葬了大量金銀財寶、牛、馬、虎豹、鳥獸、魚龜,但後宮嬪妃、宮女得以保全性命,得益於秦末農民戰爭給統治者的教訓。
漢代以後,除少數民族和邊遠地區外,強迫婦女殉道的制度基本不復存在。
然而到了明朝,人殉制度再次出現。明太祖、成祖、仁宗、玄宗、景帝加起來約有65,438+000人,殉葬成為皇家慣例。
明代殉道
大多數嬪妃沒有子女或地位低下,但也有例外。比如仁宗下葬的郭,是皇妃,有三個兒子。
雖然英國皇帝朱祁鎮沒有取得顯著的成就,但他下令廢除殉難制度。他的繼任者明憲宗為了表示對前朝皇帝的尊重,也堅決反對人殉制度。
明代的殉難方式有絞刑、絕食等。朝鮮《李朝實錄》記載了嬪妃為明殉難的過程。
“明永樂10月22日下午,挑選的30人在寺外用餐後,被帶到寺內的30個小木床上。綁在最後的繩子在木床上方準備好了,好讓他們上吊。”
為了補償死去的婦女,下壹任皇帝很可能會給謚號壹份追贈,或者對死者家屬表示仁慈。
清代的殉道習俗
清朝最著名的殉難事件是清太祖努爾哈赤。68歲的努爾哈赤臨死前,下令長公主阿巴海殉難。為了救幾個兒子,阿巴海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年僅37歲。此外,努爾哈赤的四名隨從也壹同下葬。
這壹時期,皇太極、世祖福臨、睿親王多爾袞相繼去世,出現了人間殉難事件。
直到公元1673年,康熙頒布詔書,禁止奴隸與主人合葬,延續數千年的皇帝死後葬制才真正退出歷史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