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城鎮,縣令,古稱黃埔。隋代以前是射陽湖入海口。宋嘉定年間,真武廟建在射陽河軛灣,名廟灣,明代產鹽稱廟灣鹽場。明朝萬歷二十三年(1595),為防倭寇入侵,稱廟灣鎮,建縣後稱福寧鎮。民國時叫程響鎮,民主政府建立後叫府城鎮。
在古老的阜寧境內,有過幾次“山溝互換,滄桑巨變”的時候。當大海搶占了土地,“洶湧的潮水呼嘯而過,百裏是市場”,土地變成了淺水灣。當潮水向東退去,水灣又變成了陸地。新石器時代,約6000年前壹次海潮東退,海岸線長期穩定在北沙、楊寨、石莊。此後,海洋發生了變化,海岸線逐漸向東移動。黃河攻占淮河後,河口附近沈積了大量泥沙。“淤墊更遠,土地越來越多。”到清雍正九年(1731)建縣時,海岸線已經向東移動了90公裏。
在古阜寧境內,新石器時代晚期就有人群活動。春秋戰國時期,阜寧境內屬吳管轄,亡吳屬越,亡嶽屬楚。西漢時屬古射陽、杜妍縣,陜西時屬楊珊、向佐、郾城縣。此後,歷代都屬於楊珊和郾城縣。清雍正九年(1731),山陽縣東部的羅馬、楊寨地圖解析。郾城北置仁義、長樂,廚灘新崛起之地設縣,名阜寧縣,屬淮安府。當時的阜寧疆域遼闊,東臨黃海,西與楊珊、蘇嘴接壤,南與鹽城接壤,北與雲梯關接壤,總面積5766.75平方公裏。
民國初年,調任江蘇淮陽路。21 (1932)調入江蘇省第十督察區。
民國二十九年(1940 10年10月10)成立阜寧縣抗日民主政府,劃歸淮海區。民國30年(1941),鹽阜地區行政公署成立於阜寧縣季晨(1941)。同年6月3日,分縣西南的蘇嘴、大沖、黃調等6個鄉,分別與淮安、漣水鄉建立淮安、漣水、阜寧邊區,隸屬淮安縣。同年9月,在縣城東北2、3、6、12區設立府東縣。分析北方11、8區,建立連(漣水)、關(灌雲)、府(阜寧)邊區,後改為潮南縣,1942改為濱海縣。31年(1942年5月),在縣東南、射陽河以南、串場河以東設立6、9、7、12區射陽縣。民國34年(1945),傅麗艷分區;同年65438+2月,傈僳族皖邊區第五行政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劃歸鹽城行政區。1983轉鹽城市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