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勒咒
宗薩萊·哈莫拉·杜
音樂很好聽:
/music/004.htm
/music/004% 2Ehtm & amp;b = 0 & ampa = 94 & amp用戶=百度
彌勒佛,梵文彌勒的音譯,是慈氏的意譯,其姓為Aydo。彌勒,佛陀的弟子,住在六欲中的天宮,在那裏講經。因為釋迦牟尼佛預先記載了他在天庭結束生命後會出世,所以他也被稱為能補生的佛,也就是下輩子能代替他成佛的菩薩。因為將來會成佛,所以又叫彌勒佛。
彌勒的名字出現在早期的阿迦瑪。在阿迦瑪,彌勒佛是釋迦牟尼之後出生的未來佛。彌勒佛誕生時,地平七寶滿,花多,果甜,地富,人善,人壽八萬四千歲,女子五百歲出嫁。彌勒佛的父親名叫修莫凡,是壹位大臣,母親名叫範漠月,是壹位公主,可見他出身高貴。彌勒出世後,在龍華樹下打坐,出家為道。他還設三會,以除眾生,初九六億人,二會九十四億人,三會九十二億人。
彌勒形象的出現壹方面可能有歷史人物作為原型,另壹方面也表達了人們對釋迦牟尼佛死後信仰對象空虛的不滿和對美好未來的期待。彌勒信仰隨佛教傳入中國。東漢至晉代翻譯的大乘般若經,如《道行般若經》、《廣廣般若經》、《摩訶般若經》、《維摩詰經》等,都含有彌勒信仰。其他如西晉彌勒菩薩問的般若經,持心問的般若經,前秦朱佛的思想,都是朱法虎翻譯的。彌勒信仰的內容集中在三個部分,即朱法虎譯的《彌勒出世經》、鳩摩羅什譯的《彌勒成佛經》、居曲靜生譯的《觀彌勒活率經》,合稱“彌勒三經”。
彌勒信仰主要包括兩種:上輩子信仰和下輩子信仰。觀彌勒菩薩住率經,表達的是住的信仰。彌勒菩薩本來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很受佛祖器重,但是他沒有享到很長的壽,在釋迦牟尼去世之前就去世了。彌勒佛死前,佛祖給了他壹個記錄,預言他死後會出世,領天宮。佛教把世界分為三個境界: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有六天,自下而上為:四天、三十三天、烈焰摩天、占天、化樂天、化自由。這是壹個世人羨慕的天堂,有華麗的金壁輝煌,盛開的荷花,仙樂在演奏,還有壹個天仙般的女孩圍著它跳舞。但彌勒菩薩住在天宮內院,莊嚴清凈,無欲享樂,與神仙住的外院不同。這裏也被稱為彌勒凈土。世人只要修習禪定,積德,或者念誦彌勒之名,死後就可以去彌勒凈土。進入彌勒凈土,不僅可以避免輪回,還可以經常聽彌勒的講經,將來可以與彌勒同生,解脫入道。對上生的信仰主要是對彌勒菩薩的信仰,也是近期可以達到的目標(死後可以去生),但這只是解脫的中間環節或中轉站,而不是最終的歸宿。
下輩子的信仰可以在彌勒的《下輩子經》和彌勒的《佛經》中找到。佛經上說彌勒佛壹生活了4000年,換算成人就是56億年。他死後,成了人間佛。彌勒佛出世後,人不僅活得開心,還有機會解脫,這對於生活在黑暗世界的人來說沒有吸引力。雖然佛經中明確規定彌勒佛要在56億年後才能誕生,但是正在受難的人們都渴望彌勒佛早日降臨,所以來生信仰很快取代了早期流行的上生信仰,成為彌勒佛信仰的主流。
彌勒信仰在中國經歷了世俗化和民族化的過程。最初的彌勒佛信仰基本上是照搬印度佛教,尤其是《商生》中的信仰,基本上是以印度佛教經典為藍本,創新很少,其信徒主要是信仰堅定、文化水平較高的高僧大德。由於此時的彌勒還是菩薩,所以對商聖的信仰就是對彌勒菩薩和彌勒凈土的信仰。造像方面,最初的彌勒佛多為菩薩裝束,頭戴皇冠,頭戴花環,體態基本盤腿,具有濃厚的印度風格。後來出現了彌勒佛的形象。中國的大佛很多都和彌勒佛有關,比如浙江新昌大佛、南京棲霞山大佛、河南浚縣大佛、四川樂山大佛、容縣大佛、寧須彌山圓光寺大佛等。早期的彌勒佛像是嚴格按照佛經的要求制作的,比如三十二像、八十好像,可以說是壹種“金身彌勒佛”,從中沒有太多中國的痕跡。
中華民族善於吸收和消化外來文化,尤其是在對佛教的接受和改造上,彌勒信仰也不例外。隨著彌勒佛來世信仰的逐漸流行,彌勒佛形象的轉變也在悄然運作。因為人們渴望彌勒佛早日誕生,這種宗教熱情常被人們所利用。很多人打著“彌勒佛出世”的旗號策動起義,情況比較復雜,有農民起義,有別有用心的人蠱惑群眾,有借機造反的,也有借機斂財騙色的。南北朝至隋唐時期,壹些起義軍常假扮彌勒,以白衣長發形象出現,表明“白衣長發”成為當時社會公認的新彌勒形象,可稱為“白衣彌勒”。
白衣彌勒佛意味著彌勒佛形象的本土化和世俗化。雖然白衣彌勒佛不能說完全沒有古典依據,但作為標準的彌勒佛形象,在印度從未出現過。白色的衣服不僅包含了身為白人的意義,更重要的是代表了家裏信徒的身份,也就是俗人,留著長發更能充分展現這壹特點。白衣居士也可視為彌勒佛的化身,它始於中國南北朝時期的石。
石,字復弘,號復明,梁代著名的佛教徒。他自稱“雙林樹下善人智者”,即彌勒佛化身,經常施展奇招,回心轉意。就連梁武帝也被他迷惑住了,當時影響很大。但他卻以贖世為借口,讓眾多弟子代他自焚,既不出家也不俗,顯得不倫不類。
目前還不知道長著長長白發的彌勒佛形象是否受到了石的影響。然而,無論是故作神秘的石,還是喬裝作亂的惡賊,他們都不再是莊嚴肅穆的金身彌勒佛形象,而是壹個有情有欲的俗人,都是這個世界上的中國人,這說明彌勒佛形象已經走向本土化、世俗化、民間化。
白衣彌勒雖然是中國本土佛教的產物,但形象怪異,行為乖戾,既不符合正統佛教的要求,也得不到官方的支持。它只能在民間秘密流傳,不能代表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和要求,所以暫時沒有產生影響,畢竟也不能成為普遍接受的彌勒佛形象。晚唐五代以後,以旅僧為原型的“大腹彌勒佛”開始流行,成為中國歷史悠久、普遍受歡迎的彌勒佛。
齊,明州奉化縣(今寧波奉化)人,生活在晚唐五代時期。他是壹個下層的旅行僧人,因為經常被人背著壹個布袋,所以也被稱為布袋和尚。他的長相很有特色,鼻子皺皺的,挺著大肚子,身體很胖。他的行為也很奇怪。天氣要幹的時候穿高齒木屐,天氣要澇的時候穿濕草鞋,讓人知道天氣,到處躺著,冬天躺在雪裏,身體完全沒動。他居無定所,經常去市場乞討食物。不管肉是好是壞,他都是吃在嘴邊,壹點點裝進布袋裏。更奇怪的是,他乞討的地方,生意特別好。他平時話不多。梁二年(916),在奉化林越寺東廊下出入消失。臨死前說:“彌勒佛真的是彌勒佛,壹下子就是壹千個億的地方。總顯時,時人不知”四句,人知他是彌勒佛的化身。
作為壹個旅行的和尚,這是非常親民的,所以很受普通人的歡迎。他的形象和藹可親,雖然不像金身彌勒佛那樣莊嚴肅穆,但卻增添了壹種親和力。他雖然展示了自己的神通,但只是暗示別人,並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直到去世,他都暗示自己是彌勒佛的化身,這與石公開宣稱自己是彌勒佛的化身形成鮮明對比,震驚朝野,名利雙收。也完全不同於那些迷惑群眾、煽動叛亂的假白發彌勒佛。
這壹點很重要,不僅因為它的奇特形象,還因為它的思想超脫。他留下的詩不多,但都很有特色。他有壹句詩:“壹碗飯,獨行萬裏。證人少,問路。”這首詩反映了當時遊歷那裏的僧人的生活,而穆青的這句話用了嵇康以藍眼睛對待心腹俗人的典故,表明了他不為人知的孤獨和寂寞。他還寫了壹首歌,強調只有心才是最真實的東西,是“十方世界裏最有靈性的東西”。和尚只需要安逸閑散,不必各有不同,不必執著於儒家經典,這與禪宗的風格是壹致的。
這裏的大肚子和布袋,成了慷慨和包容的象征。他有壹樣東西:
這個世界有太多的人又恨又愛,所以我仔細思考我能做些什麽。
心胸寬廣,就要忍辱負重,樂於跟隨他。
如果妳必須忠於妳的朋友,即使妳遇到了妳的敵人,妳也會是共和黨人。
如果妳能做到這壹點,妳自然會得到六個polo。
他強調要大度包容,不要計較世間的是非,要“胸懷寬廣”,“豁達快樂”。只要我們寬宏大量,心胸寬廣,就可以和敵人和平相處,甚至可以由此成佛,得六度。
以此為原型,後人又加上了常微笑的特征,從而形成了典型的彌勒佛身材矮小,大腹便便,蹙鼻含笑的形象。大腹便便的彌勒佛,神奇與質樸、美麗與醜陋、莊重與幽默、悲憫與隱喻融為壹體,代表了中華民族寬容、善良、智慧、幽默、幸福的精神。它不僅成為佛教在中國的形象大使,也是中華民族的形象代表。
大腹便便的彌勒佛越來越受到世人的關註。2000年6月,在彌勒佛的故鄉浙江奉化舉辦彌勒佛文化節,在毀於此的林越寺舉辦彌勒佛文化學術研討會。與會專家和高僧呼籲,把彌勒道場林越山作為中國第五大佛教名山,弘揚彌勒文化和精神,推向世界,為世界和平與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