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贊同這句話。愛應該是相互的。父母、子女乃至任何親人之間的親情,都源於血濃於水的血緣關系,但這種親情的程度取決於後天的互動。
人是有感情的動物,不會憑本能行動。很多家長認為,無論怎麽對待孩子,都會和孩子親近。所以,他們會對孩子進行責罵和冷嘲熱諷,甚至把孩子當成發泄的水桶。在這個家庭生活久了的孩子很難想象自己不會對父母產生怨恨,雖然可能是壹種隱秘的怨恨。在豆瓣上,有壹個群體,他們的父母是邪惡的。乍壹看,這個團體的成員講述了他們對父母的不滿。但是,如果本該是孩子最信任的保護者的父母,有意無意的傷害了孩子,這對孩子的人生會造成多麽大的影響。這個孩子將來可能無法掌握信任、愛和親密關系等話題。
我有壹個女同學,長得漂亮又聰明,但是她不受媽媽歡迎,可能是因為出生時被難產所傷,也可能是因為是二胎,所以自然被忽略了。她說,她從小到大只記得媽媽摸過她頭壹次,唯壹壹個場景的細節她還記得。母親時不時口頭羞辱她,她甚至不知道被羞辱的原因。現在,她已經成年工作了。她會給媽媽買禮物,給她零花錢,有說有笑。外人看來是壹個善良孝順的母親。但是,她內心深處知道,和母親的關系總是難以親密,那種愛更多的是責任而不是信任。
就是這樣。任何關系都是需要維持的。壹個人來到這個世界,從嬰兒到少年,都是脆弱無助的。如果他感受不到父母的愛,又怎麽能溫暖地對待這個冰冷殘酷的世界呢?這樣的孩子,對父母沒有怨恨,就是好的,怎麽能指望父母回報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