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八字算命 - 潮汕扛旗是為了什麽?

潮汕扛旗是為了什麽?

近年來,各種短視頻平臺上出現了大量穿著各種華麗服裝、頭戴發髻的美麗年輕女士,他們舉著壹面繡有各種圖案和口號的旗幟,這似乎是壹個非常受歡迎的參加街頭活動的視頻,在某大平臺上成為了熱門話題。這些視頻壹般標題為潮汕傳統文化和潮汕風情,大部分作者在下面沒有詳細講解。除了潮汕自己人能看懂,其他地方的朋友都是壹頭霧水,讓很多網友誤以為是回父母家結婚。

潮汕文化僅限於潮汕地區。外國朋友對潮汕風俗文化真的知之甚少,對潮汕文化不熟悉,充滿好奇。很多外地的朋友表示想了解潮汕地區的文化習俗,但是壹直不知道從哪裏了解。與此同時,也有網友質疑潮汕人的傳統文化是不是除了整天扛著旗子什麽都不是。潮汕女生不用學習上班嗎?壹年365天都是假期?有人開玩笑說扛旗叫扯皮。作為壹個地道的潮汕人,今天我給大家大致介紹壹下扛旗活動的由來,這是潮汕地區的壹種什麽習俗,有什麽意義。

旗的來歷,我們不得不說潮汕人“拜老爺”,這裏指的“老爺”不是官員,是土豪鄉紳。潮汕人口中的“爺爺”是指守護神、民族英雄或去世後為當地做出巨大貢獻的人。當地人民為了緬懷其他豐功偉績,特意塑造金身,修建廟宇供其祭祀。潮汕人壹般把這些廟會習俗稱為“老爺宮”。潮汕地區屬於多神崇拜的地方。潮汕的“主”並不是特指某壹個神,而只是所有神的統稱,包括壹些女神。潮汕農村都是以姓氏群居,形成村落或村落。每壹個村落或村莊,至少有壹兩個祖父的宮殿,少則四個,多則五個,甚至更多。每個祖師爺宮很少單獨供奉壹個祖師,大部分都是供奉各路祖師的。每壹位宗師都有自己的職責和任務,鎮守鄉村,確保壹方平安。也可以理解為“老爺宮”是壹個多功能的服務大廳。廟裏的“老爺”掌管著村子的三衰六旺,是村民們的福分。

“爺爺宮”裏供奉的最常見的“爺爺”,比如媽祖、珍珠娘娘(潮汕地區的媽祖)、佛祖(天神)、城主關帝、伯公(福德爺爺)、保聖皇帝、龍威主、雙忠王(徐苑、張勛)、木坑王(介子推)潮汕的“大師”個人認為應該屬於道教的壹個分支。同時,潮汕是壹個非常多元化和包容性的地方。經過幾千年的變遷和洗禮,後來又受到佛教文化的影響,經過漫長的演變和融合,形成了潮汕地區這種“道、佛、儒”的奇特現象,實現了“道、儒、佛”的和平共處。師父的信仰雖然源於道教和佛教,但師父與佛教和道教的區別在於師父從不接受基督徒,也不說教或教導道教。每個村都有自己的主人,每個村的主人只提供本村村民祭奠。

“營主(迎賓主)”類似於北方廟會。大多集中在每年的正月和二月。每個村莊或村落都有壹個由族長選定的特殊日子或幸運日。平時裝扮“老爺宮”裏的“老爺們”塑像,請下廟用八擡轎子擡出老爺宮,放在村裏的祠堂裏,或在阿勝(廣場)遊行時搭個臨時“老爺棚”,先舉行拜祭儀式,俗稱拜老爺們。這壹天,家家戶戶都會帶著三祭,水果,潮汕九等來到老人的棚子裏祭拜。在拜師的同時,舞臺上會有傳統潮劇中的傳統吉祥戲,潮汕人稱之為扮神仙。祭拜儀式結束後,村裏的年輕人用大轎子擡著“大師”的雕像,按照事先規劃好的路線,遊覽了村裏的每壹個地方。當遊行隊伍經過他們的門口時,村民們會在門口設立香案,燃放鞭炮,燒香祭拜,以示對大師的歡迎。“營主”的意思是巡領地保百姓,祈求新的壹年平安富足。其實就是壹個新年祝福儀式。遊行結束後,會選出壹個吉祥的遊行隊伍,把雕像擡回寺廟,放在那裏,整個活動就圓滿結束了。雖然潮汕人都說潮汕話,但是不同地區的方言是有差異的。有的地方把“英老爺”叫做“英老爺”。

巡祖比較少見。壹般祭祖就是準備祭品去祠堂祭拜。只有少數村落有祭祖時請祖先巡邏的習俗。這些村子的祖上大多是功勛大臣和民族英雄,所以有資格去巡邏。

潮汕傳統民俗遊行活動營主創團隊除了騎旗。還有青壯年用八頂轎子擡老夫子塑像,鳴鑼開道,戲子(避讓,肅靜),儀仗隊,潮汕大鑼大鼓隊,歌舞,花籃隊,布馬舞,潮劇人物,花車,舞龍,舞獅。在隊伍的最後,60歲以上的老大(宗族長輩)穿著唐裝。旗只是旗中的壹種:五峰旗、結婚旗(去年剛結婚的新郎扛著)、天頂旗(去年剛生完孩子的父親扛著)。遊行隊伍中的角色基本都是村裏的村民扮演的,幾百到幾千人不等。隊伍中最小的孩子五六歲,最大的八九十歲,老中青跨越幾代人參加的盛會。整個隊伍綿延數公裏,走遍了村裏的大街小巷,壹邊巡遊壹邊表演節目。遊船期間,晚上還有傳統潮劇表演和鐵木偶戲。潮汕的鐵布袋戲叫“剝猴皮”/做紙影。潮汕地區可能會有壹些差異,每個村子的人口規模也不壹樣。所有遊行隊伍的組成取決於各村的實力,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雖然隊伍不壹樣,但是儀式還是差不多的。

為什麽「營主」的遊行活動大多在每年的1月到2月?臘月二十四,大師會向天庭報到,正月初四,大師會降天庭。正月初四過後,潮汕各地開始選擇吉日迎接聖駕之旅,祈求新的壹年平安繁榮、風調雨順。有些村莊每年都會舉行遊行;有些村莊每年都會舉行壹個小慶典(只舉行崇拜,不舉行遊行),每隔幾年舉行壹次大慶典。很多網友都很好奇,為什麽潮汕人每天都有過不完的節日和活動。其實每個村最多壹年舉辦壹兩次,有的村三五年舉辦壹次,有的村甚至十年十二年舉辦壹次。潮汕是壹個包括汕頭、潮州和揭陽的地區。這三個城市加起來有幾千個村莊。如果每個村壹年舉辦壹次,每年的活動就有上千個,很容易讓人以為潮汕人每天都在過節。

很多人覺得潮汕人很封建很迷信,從早到晚壹天到晚都在拜神。其實這不是封建迷信,而是信與不信。“師父”屬於當地的民間信仰,也是壹種文化傳承,承載著潮汕每個人的記憶。其實潮汕人崇拜爺爺是有原因的:他們崇拜的是英雄而不是爺爺。事實上,潮汕人口中的大部分祖輩都是歷史上著名的保家衛國、抵禦外敵的英雄。漢族英雄在清朝是絕對不允許出現的。為了避開大清的封殺,也為了顯示英雄的威嚴,人們將英雄神話化,披上了仙女的神秘面紗,讓英雄的故事更加傳奇,口耳相傳。

潮汕地區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人民常年飽受戰亂之苦,所以潮汕人都是英雄,敬重英雄;另壹方面,位於沿海地區的潮汕壹直遭受臺風、洪水和其他自然災害。潮汕人壹般出海打魚種田,可以說是靠神的恩典吃飯。萬壹遇到臺風、洪水等災害,辛辛苦苦種了半年的莊稼可能就沒收成了。出海捕魚時,海上風浪很大。每次出海都會持續幾天到壹兩個月。在家裏,家裏的女人只能在家裏默默祈禱“老人會祝賀壹家人平安歸來”。因此,老爺爺成了多災多難的潮汕地區人民的精神支柱。每當遇到什麽困難,他都會抱著“妳有爺爺保護壹切”(妳有爺爺保佑壹切)的信念堅持下去,克服困難。每年各村的鄉村聖賢都會帶頭捐款贊助遊行。壹些老人宮還會設立壹個慈善堂來幫助窮人。現在年輕人都在外面工作學習;有的在外面買了房,過年也不壹定回村,和老家的聯系越來越少。但村營主無論多忙,都會趕回家湊熱鬧(熱鬧),同時邀請親朋好友觀看、聚餐,將拜主的供品呈獻給親朋好友“吃得放心”。“大師”無形中成了親人、朋友、人與人之間的橋梁。營地主人也可以說是壹項非物質展示活動,遊行中的很多項目都被列為省級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每年,潮汕地區至少有上萬種這樣的民俗。最大的遊行活動包括在朝陽舉行的雙中文化節,以紀念徐苑和張勛,他們保衛了綏陽城。揭陽市城隍廟協會;潮州的青龍廟會;澄海鹽竈是拖累神,鹽竈被稱為潮汕最血腥的營主;在谷饒鎮,宋代大元帥為紀念抗擊元兵入侵的文天祥及所有戰死的將領而祭奠。它在清明節、中秋節和冬季的至日節舉行。小鎮每年由幾個村聯合組織,十年輪換壹次。這些活動不是壹個村舉行的,而是整個鎮或街道舉行的。轄區每個村都會精心準備壹些節目來參加。

歡迎大家來我們潮汕親自觀看,感受潮汕傳統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