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包公?
包拯,包拯(999-1062)近千年來,包公壹直被認為是壹位為民請命、剛正不阿的包青天。今天,包公的形象仍然活躍在戲劇、小說和民間傳說中。包拯出生於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出身於壹個官僚家庭。生於北宋鹹平二年(999)。《包勉》、《包公賠罪》等戲曲中,說包拯被父母遺棄,由包拯的大嫂撫養長大,不符合歷史現實。事實上,包拯十幾歲的時候,就深受父母的疼愛和養育。包拯長大後,對父母也極其孝順。與包拯同時代的歐陽修,曾經演過包拯的《小知識》。這裏的“學”主要指的不是讀書和文化水平,而是不了解這個世界。歐陽修其實並沒有貶低包拯,而是認為包拯“孝順甚少,在村裏有所耳聞;應該給他壹個更合適更合適的官職。包拯少年時也刻苦讀書,所以29歲時終於考上了進士甲科。按照宋朝的規定,考中進士就可以做官了。包拯被發配到建昌縣(今江西水秀)。但包拯認為父母年事已高,應該盡孝,於是請求回安徽,在河州(今安徽和縣)做官。然而父母希望兒子在身邊,於是包拯決定辭掉工作回家,孝敬父母多年。直到父母雙亡,包拯喪期屆滿,他還是不想離開家鄉。這種封建孝道在當時是被家鄉人所稱道的。近年來,安徽合肥發現了包拯為其父包靈儀豎立的墓碑。碑上刻有“宋贈刑部侍郎墓碑”篆書。這不僅是包拯留下的珍貴文物,也是他孝心的見證。由於家鄉長輩的勸告,包拯離開了家鄉和父母的靈土,到天長縣(今安徽天長)當知府。此時的包拯是壹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康定元年(1040),包拯出知端州(今廣東肇慶)。端州出產壹種著名的硯,叫做端硯。端硯每年都向朝廷進貢。由於地方官員和地主的原因,端硯的產量很大,但卻成為人民的沈重負擔。包拯命令暴虐的官員不得貪汙,只能按規定的數額向朝廷進貢。而他自己,直到離開端州,都不曾想要壹塊廣東硯。也許是因為包拯大公無私的性格,受到大臣們的賞識,於是朝廷在李青三年(1043)將包拯調到了首都開封。這是包拯自中考以來第二次來北京。包拯被任命為禦史。當時雖然沒有太多的實權來監督建議,但對包拯來說,卻很重要。這是因為,從現在起,鮑直接參與國家大事,並可以對朝廷的各方面提出意見和建議,特別是用人方面。事實上,包拯在擔任禦史期間確實對北宋內政外交提出了許多批評和改進措施,並且還向契丹(遼國)派遣了使節,出色地完成了任務。李青六年(1046)夏,包拯調任第三司判官。當時三司是中央財政機構,住建部主管全國戶籍、兩稅等。,住房部的法官協助第三庭的工作。不久,包拯先後出任JD.COM、陜西、河北轉運使,轉運使負責沿途(相當於省)的財政、監察等行政事務。在地方上,包拯很重視體察民情,要求朝廷讓百姓休養生息,安居樂業。兩年後,包拯被召回開封,升任該部副使。期間去河北解決口糧問題,去陜西解決運城(今山西)鹽業問題。在河北,他邀請用於養馬的田地歸還地方和農民。在運城,他改革鹽稅法,方便商人經營鹽業。出色的工作,利國利民的成果,使包拯在胡帝第二年(1050)被提升為天章禦史。天章閣是存放禦書文書的地方,要做的爵位有名無實。包拯,也被稱為“包智代”,只是對他的壹個禮貌性的稱呼。但是,要知道諫院也是諫官,這壹點很重要。諫官的任務是向皇帝進諫政事的弊端,可以涉及政事的方方面面。包拯兼職諫官期間,不僅多次批判無法無天的權貴,而且對政治事務的許多方面提出了創新性的建議。可惜兩年後,包拯改名為龍圖閣直學士,也是壹個空頭銜(人們從此稱他為包龍圖),再次離京,在河北廬州、池州(今安徽貴池)、江寧(今江蘇江寧)任地方官。直到三年(1056)才回到京城,任開封府尹。嘉慶四年(1059),包拯升到了當時的大官,樞密學士,三司使。第二年,升任三秘、副使,相當於副總理。然而,年過六旬的包拯早已夕陽西下。嘉慶七年(1062)五月二十五日,包拯死於開封。仁宗皇帝到包拯家中與包拯最後壹次告別,追認他為禮部尚書,賜他壹份“孝心”,所以包拯死後也被稱為包蕭肅。到了晚年,他在家裏立了壹塊石碑,上面刻著“家訓守廉”,說:“後世子孫為官,犯過贓物者...不是我的兒子,而是孫子。”他的事跡在民間流傳已久。以前多以小說、戲曲為題材。元雜劇中已有《周琛談秘》等作品。之後流傳甚廣,形成了豐富的傳說。他的遺作有《包的奏折》。倡導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