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nryKillamMurphy(1877-1954),又譯墨菲,美國建築師,1899年畢業於美國耶魯大學。墨菲先後為中國的教會大學規劃設計了多所大學校園或主要建築,如滬江大學、福建基督教大學、長沙湘雅醫學院、金陵女子大學、燕京大學等。
從65438年到0928年,墨菲受雇於國民政府基本建設委員會。他與古力誌、帕金斯、帕斯卡爾等多位外國顧問壹起,參與起草了南京建設的綱領性文件《首都規劃》,主持了首都南京的城市規劃。他是當時中國建築古典復興潮流的代表人物。
中文名:亨利·基拉姆·墨菲。
亨利·基拉默菲
別名:墨菲
國籍:美國
出生日期:1877
死亡日期:1954
職業:建築設計師
研究生院:耶魯大學
主要成果:設計多所大學校園。
中國傳統建築復興的代表
代表作品:清華大學、滬江大學、燕京大學等
親身經歷
1877年,亨利·基拉姆·墨菲(henry killam murphy)出生於美國康涅狄格州,父親是約翰·墨菲(JohnMurphy),母親是艾麗西·巴頓基拉姆(AliceButtonKillam)。
65438-0895亨利·基拉姆·墨菲(henry killam murphy)畢業於康涅狄格州紐黑文市著名私立學校霍普金斯學校,考入耶魯大學。65438-0899,耶魯大學建築系畢業。
1900,來到紐約;
單身漢俱樂部);在1906;
1908在麥迪遜大道開了自己的建築設計事務所;
1913,墨菲和他的搭檔理查德。小達納最初在紐約州和他的家鄉康涅狄格州建立了可靠的商業信譽。在此期間,他進行了壹些校園規劃,並采用了各種風格:紐約CollegeofNewRochelle采用了哥特式建築風格,康涅狄格州溫莎市LoomisChaffee (1912)的設計采用了殖民復興風格。但這壹時期的亨利·基拉姆·墨菲仍然屬於“壹個不知名的美國建築師”(科迪)。
1965438+2004年5月下旬,墨菲來到中國,這是他職業生涯的壹個重要轉折點。墨菲在中國的第壹個校園設計作品是清華大學的擴建,第壹次將功能分區明確的大學校園規劃方法引入中國。它的總體規劃和主體建築遵循了美國大學校園的模式。
義和團運動後,墨菲非常重視教會大學的建設。以此為契機,他先後規劃設計了幾所教會大學的校園:滬江大學、湘雅醫院、協和大學、金陵女子大學、燕京大學、嶺南大學。
由於這些基督教傳教團都希望減少中西文化差異給傳教工作帶來的阻力,所以在建築上傾向於表現基督教對中國文化的適應性。雖然所有這些校園都位於南北不同的地區,但它們都采用了中國古典建築的風格。這與同時期中國國立大學普遍采用的西方建築風格形成了有趣的對比。
1965438+2008年7月在上海外灘開設個人辦公室,作為其在上海的分公司;
1919,墨菲在上海開設辦公室的第二年,現有文獻顯示,滬江大學是除清華大學擴建之外,墨菲在中國最早的校園規劃設計。在滬江大學的校園規劃中,墨菲在已建成建築的基礎上,合理分析了校園現狀、交通組織、功能分區,對校園道路、新建築、校園景觀進行了整體規劃設計。設計采用功能分區法,按不同層次分為小學區、中學區、大學區和教師居住區。
1928年,墨菲被蔣中正註意到,並被聘為南京國民政府建築顧問。他主持制定了首都規劃,1929年南京的建設規劃,在南京等地設計了紫金山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陵園紀念塔、紀念館、南京國民政府鐵道部大樓等壹批建築作品,均為政府機關辦公建築,繼續采用中國復古風格。這是近代中國政府進行的較早、較系統的城市規劃工作。《首都規劃》對南京的街道系統做了整體規劃,采用了當時美國壹些城市流行的網格加對角線的形式。為了增加沿街店鋪數量,路網密度高,街區面積小。許多當時國內重要的建築師也參與了其中,如、、、童、、福泉、李惠波等。此外,負責設計南京中山陵和廣州中山紀念堂兩座建築的中國建築師呂彥直也是墨菲的助手和學生。
1935年,墨菲退役,回到自己設計的位於美國康涅狄格州布蘭德福德的房子。他還在佛羅裏達州克羅爾的蓋布爾斯設計了壹個有八戶人家的小“中國村”。
1949,72歲第壹次結婚;
1954死在家裏。
主要工作
紐約紐羅謝爾學院。
盧米斯咖啡,盧米斯學院,溫莎,康涅狄格州。
康涅狄格州溫莎兒童學校
康涅狄格州耶魯大學飛利浦住宅。
康涅狄格州霍普金斯學校校園規劃
清華大學
清華學校是1911帶著從美國回來的庚子賠款去美國留學的預備學校。這個學派的基礎是清朝的太子易
華苑(俗稱“小吳冶花園”)。1916年,墨菲受聘為清華進行整體校園規劃,保留了少量老建築(工字廳),設計了早期清華學校的四大建築:禮堂、科學館、圖書館、體育館。這組建築全部采用了西方風格,為清華大學未來的建築風格定下了基調。2001清華大學早期建築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編號為5-476。
上海大學
在滬江大學的校園規劃中,墨菲在已建成建築的基礎上,合理分析了校園現狀、交通組織、功能分區,對校園道路、新建築、校園景觀進行了整體規劃設計。
計劃將校區主入口東西向大道與浦江兩岸及沿江道路連接起來,將校區分為南北兩部分。從西到東,南側是小學區、中學區和運動場,道路北側是教師住宅區,校園東側是大學區。規劃中滲透了現代美國大學校園的設計理念,反復使用以草坪和綠地為中心,三面圍合,壹面開放的三位壹體庭院模式來組織校園空間,營造出富有校園情節特色的空間。
規劃以大學區為重點,位於校園東側浦江岸邊。事先已建有四言堂、體育館、四配堂、四義堂、科學館等建築,但整體布局不具備庭院空間特征。在此基礎上,墨菲計劃增建辦公樓、圖書館和教堂等建築,並通過合理有序的方法布置了校園核心區和校園延伸區。兩個區域都采用了建築環繞的三面景觀綠地和向黃浦江開放的三向庭院空間模式。
“大學校園被柳樹和常青灌木包圍著。在小爐匠的中心,有二三十棟外國建築。在飯後的時間裏,學生們更喜歡三五成群地散步,或者獨自壹人,在草地上坐壹會兒,看看天上的夕陽和白雲,聽聽河裏的潮水,這裏就像是從弗吉尼亞搬來的世外桃源。”這壹規劃設計強烈地展現了20世紀初美國大學校園註重景觀、崇尚自然的設計思想,滲透著開放、個性培養的教育理念。
1900庚子教之難,沈重打擊了傳教活動,把建築形式作為表面手段,成為緩和民間對立的有效措施之壹。中國17教會大學大多采用中西合璧的建築形式,只有上海的滬江大學和周邊的東吳大學、之江大學采用西式建築,其中滬江大學的建築規模最大。這種現象背後有內在原因。首先,上海是近代中國的經濟中心,傳統文化的積澱並不多。西學東漸走在前列,並不排斥西方文化。在西方強勢文化的影響下,教會大學的宗教氛圍尤為濃厚,基督教及其附屬載體——建築的文化信息可以原封不動地搬到這裏。
到1937,上海淪陷前,校園核心區已初步形成,但校園擴建區未完全完成,抗戰爆發後未按計劃進行建設。新中國成立後,上海理工大學建在原址上,整體校園結構繼續保持。
雅禮大學
《雅禮大學》是墨菲來到中國後的第壹部作品。這所大學是1900年義和團運動刺激美國耶魯大學學生的產物,因為當年在中國被殺的傳教士很多都是耶魯校友。1901年,壹群青年學生組織了致力於在華傳教工作的組織YaleMissioninChina,派勞倫斯·赫斯頓(LawrenceThurston)到中國工作了兩年,最終選擇了中國中部的湖南省長沙市作為在華工作的基地。湖南省曾是中國排斥基督教最暴力的省份。1906年,他們以租賃民房的方式開辦了長沙雅禮學校(高中水平的預備學校),1914年,他們正式成立了Yale-in-China,並開始招收本科生。雅禮聘請墨菲為北門外的麻園嶺新校區做規劃設計。雅禮大學的學校希望墨菲在中國建立壹個比以前的教會大學更像中國的校園。在此之前,由芝加哥著名的帕金斯、弗羅斯特和漢密爾頓(Perkins,Fellows & amp;Hamilton)建築師設計了濟南齊魯大學和上海聖約翰大學的校園建築,都模仿了中國的寬闊屋頂,卻忽略了支撐巨大屋頂重量的鬥拱結構。中式的大屋頂直接架設在西式的平面上,還是有些遺憾的。雅禮大學的業主和建築師希望把它建得更真實,於是用混凝土模仿中國的木柱,用鐵片做中國的格子窗。許多評論家認為,雅禮大學在面向中國的建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當然也增加了成本,耗費了大量時間。1919年,雅禮大學搬遷至新校區,1920年科學館落成。1926年,湖南成為大革命反帝運動的中心,教會受到嚴重沖擊。雅禮大學被迫倒閉,於1929並入武昌華中大學。雅禮校區改建成“湘雅醫學院”,至今仍是國內壹流的醫學院,享有“南有湘雅,北有協和”的美譽。現在這是中南大學的壹個校園。
金陵學院
金陵女子大學,簡稱金陵女子大學。1913(民國二年)美國教會、北美長老會、美以美協會、監事會、美國浸信會、基督教會決定在長江流域聯合創辦女子大學,最終選址南京,這是中國第壹所女子大學。1915、金陵女子大學在寧東南向秀李鴻章園舊址開學。首任校長是德本漢姆夫人。金女大學開設了16四級科目,在國內外享有盛譽。1923年7月遷至隨園永久校區,並邀請美國建築師墨菲和中國建築師呂彥直參與設計。金陵女子大學整個校園建築充分利用自然地形,按東西軸線布置,布局整齊,平面對稱。這些建築以寬闊的草坪為中心,造型都是中國傳統的宮殿式建築。
復旦大學
這時,由天主教學校震旦大學退學生組成的私立學校復旦大學在上海北郊江灣買了壹塊地,墨菲主持校園設計。到1922年春天,復旦大學新校區內已經建成了幾座獨具特色的建築,包括拱形大門、宮殿式的朱彜堂、鄧輝堂(現為相輝堂)。朱彜音樂廳和鄧輝音樂廳至今仍在使用,並於2004年被列為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老校門也修復了。
其他的
福州基督教大學的總體規劃與建築
漢口花旗銀行大廈
燕京大學總體規劃和建築
國立北平圖書館
南京國民革命軍將士陵園紀念塔和紀念館
南京國民政府鐵道部大樓
廣州嶺南大學擴建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