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個
“目的論”認為希特勒殺害猶太人的目的是為了對世界的霸權,這是壹個常規的邏輯推論。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希特勒為什麽不反對對世界上反抗他霸權的其他民族,比如猶太人的滅絕政策呢?稍有歷史知識的人都知道,在第二次占領時期,包括德國人民在內的歐洲各國人民,為反對希特勒稱霸世界的企圖及其法西斯暴行,進行了英勇不屈的鬥爭。歐洲各國人民的反法西斯鬥爭,構成了希特勒橫行的嚴重障礙。但是,納粹自始至終沒有像對待猶太人壹樣對待這些歐洲當地民族,也就是說,希特勒自始至終沒有對這些當地民族采取種族滅絕政策和暴行。人們不禁要問,希特勒為了達到他邪惡的目的,為什麽只對猶太人采取這種可怕的暴行,而對阻礙他目的實現的其他民族卻“網開壹面”?顯然,目的論的推論忽略了這壹歷史事實的具體邏輯。
“功能主義者”認為,屠殺數百萬猶太人是法西斯主義的報復心態,是戰爭戰敗時心理補償驅動的行為。這個推論就更站不住腳了。二戰史實表明,納粹德國在戰爭中的真正失敗,應以1943年2月2日結束的斯大林格勒戰役為標誌。客觀地說,在此之前,德國人在
軍事
實際上壹直處於進攻態勢,在納粹德國領導集團內部的戰略思維上,也沒有連戰史都輸的預感。然而,在戰爭失敗之前,法西斯就已經開始了屠殺猶太人的罪行。1939年9月,二戰爆發後不久,德國法西斯占領波蘭,殘暴殺害無數手無寸鐵的無辜平民,其中大部分是波蘭猶太人。1941 6月23日,當王虎會議通過“最終解決猶太人問題”的決議時,納粹德國在歐洲戰場上仍處於優勢地位。這壹歷史事實無可辯駁地告訴人們,希特勒屠殺百萬猶太人是壹場蓄謀已久、愈演愈烈的暴行。
實事求是地說,無論是目的論還是功能主義都沒有擺脫人們通常在社會歷史領域討論歷史事件的壹般思維框架的束縛。人們在考察人類行為或歷史事件,探究其原因時,往往首先考察其動機。至於為什麽有這樣的動機而沒有這樣的動機,就不足為探究了。“目的論”或“功能主義理論”,雖然具體內容不同,但本質上都可以歸為“動機論”。事實上,尋找動機只是理解人類行為或歷史事件的入門。如果能以此為契機深入研究,不僅能找出真正的原因,甚至可能確認自己當初的動機是否準確,從而不斷豐富和完善自己的觀點。實踐告訴我們,人的動機很大程度上不是行為的原因,而是原因和行為的中介,原因是復雜的。任何事物的產生、發展和消亡都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都有其深刻的背景和現實的原因。人類的行為和歷史事件也是如此。人的行為是有目的的,但這並不意味著目的就壹定是行為的原因,最多只能算是原因的壹個要素,甚至在某些情況下目的就是行為本身。就其全部內容而言,原因都是深刻的。希特勒殺了600多萬猶太人,目的很明顯,就是滅絕猶太民族。原因是他必須回答為什麽要滅絕猶太人。
二
從史料分析,納粹德國迫害猶太人的暴行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相互關聯,逐步升級。
第壹階段:從1933,65438+10月30日希特勒上臺到10月9日“碎玻璃之夜”前夕。在這壹階段,納粹德國反猶主義的核心是從限制到剝奪猶太人的公民權。形式上基本保持了“君子動口不動手”的“溫和”狀態,實質卻是為他們最終消滅猶太人掃清經濟和政治障礙。
1933 65438+10月30日,希特勒當選德國總理,從此開始了他對猶太人的瘋狂迫害。從那以後,災難降臨到猶太人身上。最初,納粹德國采取措施鎮壓猶太人。主要禁止猶太人當公務員、法官、律師、醫生等。猶太人不得進入公共娛樂場所;不要從猶太商店買東西。這壹政策的實施限制了猶太人在經濟、政治、社會生活等諸多方面的權利,將德國猶太人的社會地位降為“二等公民”。
1935年9月5日,納粹黨在紐倫堡召開代表大會,進壹步升級了鎮壓猶太人的政策。希特勒在會上宣布了剝奪猶太人公民權的新法律,將猶太人從“二等公民”降為沒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國家居民”,從此失去了作為公民的權利和壹切法律保障。然後納粹德國根據這壹新法律,強行驅逐這些“本國居民”,移民到其他國家和地區,從而完成了從限制到剝奪猶太人權利的升級。
第二階段:從1938+01.9的“碎玻璃之夜”到1942+0.20的“王虎會議”。在這壹階段,納粹德國反猶主義的核心是從基本人權上剝奪猶太人作為人存在的權利,正式完成了猶太人從財富到生命、從精神到肉體的大災難的壹切準備,即維持了從“文”到“武”的過渡,最後剩下的只是猶太人從肉體到肉體的最終消滅。
1938 165438+10月9日,經過希特勒和戈培爾的精心策劃,在納粹領導集團的導演和鼓動下,爆發了被稱為“玻璃破碎之夜”(又譯“水晶之夜”)的反猶悲劇。當晚,德國和奧地利各地的法西斯分子走上街頭,揮舞著棍棒,瘋狂毆打、打砸搶燒猶太人的房屋、商店和教堂,公然迫害和羞辱猶太人。在這場悲劇中,據統計有36名猶太人被殺,36人受重傷,267座教堂被燒,7500多家猶太商店被砸,3萬多名猶太男子在家中被捕,被帶到達豪、布痕瓦爾德和薩克森豪森集中營,全部被殺害或折磨致死。僅打碎玻璃壹項,經濟損失就高達600萬馬克。
醜劇上演後的第三天,德國多位部長由戈林召集,召開猶太人專題會議,計劃剝奪猶太人作為人的尊嚴和權利。強迫猶太人清理燒毀的教堂,將其建成停車場供德國使用;強迫每個猶太人佩戴侮辱標誌;強迫被迫害的猶太人賠償納粹6543.8+0億馬克。正如壹些歷史學家所說,“這種暴行以及根據其目標所采取的措施,使沒有任何組織的猶太人的生活陷入了絕境。”
1939年9月,納粹德國入侵波蘭,屠殺猶太人。此後,壹個大規模的屠殺猶太民族的行動計劃開始實施。第二年春天,當納粹德國領導集團正在積極策劃對猶太民族的種族滅絕時,它把這個邪惡的任務委托給了黨衛軍的安全部門和秘密警察的特別行動小組。
1943年6月23日,蘇德戰爭爆發。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進入了最艱難的歲月,與此同時,希特勒抓捕和殺害猶太人的罪行進壹步加劇。跟隨進攻部隊的黨衛軍和特別行動隊用世界上最野蠻、最殘忍的手段消滅猶太人。這些被謀殺的猶太人都是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被殺害的。據俄羅斯中部黨衛軍高級軍官兼警察指揮官萊斯基(Laiszky)後來證實:“令人驚訝的事實是,他們毫無準備,完全措手不及。以前都說猶太人圖謀稱霸世界,組織性很強。這證明了這壹切都是謊言。沒有哪個國家對自己的災難如此措手不及。什麽都沒準備,絕對沒有。”滅絕是按計劃以常規和從容的方式進行的。到了壹個地方,他們“立即從當地居民那裏得到拉比和知識分子的名字,召集他們,命令他們召集當地所有猶太人登記造冊,以便安置。猶太居民對納粹的計劃壹無所知,而且經常相信。”證詞中所說的“遷走”是指殺人、活埋、押送集中營。指揮官也描述了悲慘的壹幕。當時蘇聯的大眾媒體未能根據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規定報道納粹的反猶罪行,使得大多數蘇聯猶太人根本沒有意識到死亡迫在眉睫,也沒有采取任何預防措施。在整個歐洲戰區,壹場對猶太人的大屠殺已經全面拉開。
第三階段:1942到65438+10月20日,臭名昭著的“王虎會議”開始,直到二戰反法西斯戰爭打倒納粹德國。在這壹階段,納粹德國反猶主義的核心是“最終解決”猶太人,形式是徹底野蠻、駭人聽聞的屠殺,實質是最終實現對猶太人的滅絕。
1942 1.2在納粹秘密警察頭子海德裏希的主持下,包括蓋世太保頭子繆勒在內的14部門的高級官員在王虎(又譯萬虎)旁邊的壹座別墅裏開會,研究大規模系統屠殺猶太人的計劃。會議通過了運送猶太人到東方勞動的“最終解決”方法。說白了,“最終解決”就是毒死或者折磨死猶太人,折磨死他們。總之,最後是淘汰。
“王虎會議”後,納粹德國全面實施了大規模滅絕猶太人的措施。根據當時負責搜捕和消滅猶太人的黨衛隊壹級突擊隊長艾希曼1944年8月的壹段談話,證實當時有400多萬人死於滅絕營,200萬人被其他手段殺害。除了少數反法西斯的其他民族,大部分都是猶太人。
追溯歷史就是為了說明問題。以上史實表明:①在希特勒獨裁統治的12年間,他推行了壹系列反猶、反猶政策,目的都是剝奪猶太人的生存權和發展權,直至從肉體上消滅他們。所有這些只是形式和程度上的區別,並沒有實質性的區別。當壹個人被剝奪了作為人存在的所有權利,他被肉體消滅只是時間問題。所以可以說,希特勒的被害貫穿了他反猶主義逐步升級的三個階段。如果硬要區分的話,那麽第壹階段可謂是為殺人做各種準備;第二階段是揭露謀殺;第三階段應定性為全面實施殺戮。“王虎會議後,納粹屠殺百萬猶太人只能算是希特勒‘最終解決’猶太人問題的最後壹步。事實上,種族報復和仇殺早已開始。(2)希特勒的謀殺旨在滅絕整個猶太民族,但從未對其他民族開放。這絕不是他的好意。包含了希特勒制造這個歷史謎團的具體邏輯,成為我們解決這個歷史懸案的契機。
三
希特勒是壹個極端的種族主義者和反猶太主義者。在《我的奮鬥》中,他寫道:“雅利安人最大的對立面是猶太人。”他把猶太人視為世界的敵人,壹切邪惡的根源,壹切災難的根源,人類生活秩序的破壞者。這些觀點成為希特勒隨後屠殺數百萬猶太人企圖滅絕他們的理論基礎。原因大致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看出:
1,歷史原因。歷史上,歐洲人對猶太人有偏見。為了澄清這個問題,有必要對猶太民族的歷史作壹個簡單的制度性回顧。猶太人的遠祖是希伯來人,是古代閃米特人的壹個分支。在公元前之前,他們的祖先曾經生活在阿拉伯馬勒斯坦的土地上。1世紀,羅馬帝國攻占巴基斯坦後,猶太人多次舉行大規模起義反抗羅馬占領者,但都被羅馬統治者殘酷鎮壓。直到公元135年猶太人起義慘遭失敗,在這1世紀期間,羅馬統治者屠殺了數百萬猶太人,最後把剩下的全部趕出了馬勒斯坦的土地,使他們流散到西歐落後的小規模農牧社會。土地被認為是最寶貴的財富,而商業是人們鄙視的行業。猶太人逃到西歐後,當地封建主非常歧視他們,禁止他們占有土地,只允許他們經營生意。我不知道是歷史的斷層教育了他們,還是生死的磨難磨礪了他們,還是歷史給了他們機會。總之,這壹切所構成的歷史集合體,鑄就了猶太人的特質,讓他們聰明而強大。他們不僅在困難中頑強地茁壯成長,而且逐漸富裕起來。
13年至15年,歐洲開始進入資本主義社會,當地新興資產階級與通過經商致富的新興猶太資本家產生利益沖突,厄運再次降臨到猶太人身上。現實利益的沖突和宗教信仰的差異迫使大量猶太人流向東歐和美洲國家,開始了歷史上的第二次猶太大逃亡。不幸的是,這種反猶太意識實際上已經演變成壹種文化沈澱,在壹些國家和地區“傳承”到了近代。尤其是進入本世紀後的德國和奧地利,反猶主義與日俱增,其中希特勒及其追隨者就是典型代表。
2.宗教情結。基督教是世界上傳播最廣、信徒最多的宗教。在歐洲,尤其是西歐,人們普遍信仰基督耶穌。雖然基督教經典之壹的《舊約》原本是猶太教經典,但兩種宗教之間有著密切的歷史聯系。但根據基督教教義,耶穌的12門徒之壹猶大為了30塊銀幣出賣了上帝之子,猶太人將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引起了基督徒對猶太人的情緒仇恨。所以歐洲的基督徒在宗教感情上很難接受猶太人。這種宗教感情的社會化逐漸演變成壹種仇視猶太人的流行社會心態。同樣,這種社會心態也是壹種文化沈澱。世代“傳承”,並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與社會經濟、政治結合,使之成為壹種隨時可用的潛在社會政治力量。當這種潛在的東西被壹個(或多個)政治野心家利用時,就會像火山壹樣爆發,成為壹種瘋狂的社會驅動力。
需要註意的是,當時的德國和奧地利民族主義盛行,原有的宗教情緒在現實的利益沖突下愈演愈烈,使得人們原有的反猶情緒更加強烈,從而加劇了對猶太人的仇恨。在這種社會氛圍的影響下,希特勒“仇視猶太教和反猶主義”的觀點逐漸形成,並迅速成為這種社會情緒的主導。壹方面,當時德奧仇恨猶太教和反猶主義的社會情緒極大地刺激了他的政治野心,使他的民族主義思想惡性膨脹,為他日後仇恨猶太教和反猶主義的政策和措施創造了社會價值取向,培植了政治力量。
3.現實需求。20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世界經濟危機爆發,嚴重打擊了德國,使其工業生產回落到上世紀末的水平,國力逐漸衰退。深刻的經濟危機不僅激化了國內的階級矛盾,也刺激了壟斷資產階級向國外擴張的野心。“德意誌民族必須從被掠奪的土地和生產空間中找到出路。”希特勒爭取世界的思想得到了德國壟斷資產階級的支持。然而,實施建立德意誌民族的日耳曼帝國的邪惡計劃需要巨額資金提供財政保障。在國力下降的情況下,他們向富裕的猶太人伸手是很自然的。
此外,生活在歐洲各地的猶太人不僅富有,而且素質也高於其他民族。面對這樣壹個民族,希特勒和他的追隨者既感到仇恨,又感到膽怯。在他們的心目中,猶太人這個特殊的社會群體是對他們“第三帝國”夢想的嚴重威脅。這些無疑加劇了希特勒對猶太人的仇恨和政治嫉妒。此外,當時德國的社會政治生活完全處於壹種極度瘋狂的癥候之中,這使得希特勒的反猶主義觀點不僅沒有了應有的社會環境,而且迅速變得瘋狂起來。
4.暴力病態心理。希特勒是奧地利海關壹個小官員的私生子。他從小缺乏良好的教育,青年時代整天在維也納和慕尼黑街頭遊蕩,這讓他變得自私自大。正如他小時候的壹位班主任後來回憶的那樣,“希特勒缺乏自制力,至少他被認為是固執、任性、自以為是、脾氣暴躁的。”此外,他患有痙攣性神經質,他會發瘋,甚至蹲在地板上啃地毯。從相關史料中可以看出,暴怒是希特勒性格的典型特征。比如1942年的壹天,納粹德國武裝部隊的壹名外科醫生紮爾·博爾赫奉命面見希特勒。希特勒的狗撲向醫生,把他嚇得魂不附體。醫生被迫低聲和他說話。很快它平靜地躺在醫生身邊,把前腿放在膝蓋上,溫順地看著他,和他壹起笑。希特勒看到這壹幕勃然大怒:“它是唯壹對我完全忠誠的生物,妳卻欺騙了它,我要殺了它。”聲音越來越大,幾乎到了尖叫的地步。我害怕大喊大叫,威脅要監禁醫生。這樣的事情時有發生。暴怒就像嫉妒,讓他變得惡毒殘忍。希特勒是壹個政治狂人,有著嚴重的病態心理。
以上四個原因,如果孤立地看其中任何壹個,都很難構成對猶太人的滅絕性仇殺。只有這四個原因融合在壹起,才能產生壹定的使猶太民族走向滅亡的社會效果,而希特勒就是巧妙地融合了這四個原因的領袖。
首先,納粹黨打著當時德國流行的民族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旗號,標榜德意誌民族是優秀民族,把猶太民族視為劣等民族。為了混淆視聽,欺騙德國人民,希特勒從兩個方面精心包裝了這種種族歧視的理論。第壹,他害怕按照自己的社會邏輯,從前人關於人口問題的論述中斷章取義地提煉出壹些詞句,拼湊出壹種種族優劣論,從而為把猶太人推向劣等種族制造理論基礎。二是利用德國人和奧地利人心中根深蒂固的反猶意識和宗教情結,鼓吹“猶太瘟疫”的謬論。經過希特勒的刻意“嫁接”,這個理論已經不是壹般意義上的種族歧視了。他利用歷史和宗教因素為自己滅絕猶太人創造了廣泛的社會基礎,使這壹理論更具普遍性和煽動性。希特勒壹上臺就能成功推行壹套瘋狂迫害猶太人的反猶政策,無疑得益於他的荒謬理論。其次,納粹黨還利用了當時德國廣大群眾痛恨凡爾賽和約的心理來煽動報復,並將這種情緒轉移到猶太人身上。
在這四個原因中,現實的需要是最直接的因素,另外兩個原因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沒有歷史原因和宗教情結作為主導條件,很難想象即使現實再需要,也會達到如此瘋狂殘酷的程度。只有這四個原因融合在壹起,才產生了可怕而惡心的充滿熱血的驅動力。
任何壹個歷史事件,都是各種社會相關因素共同作用的產物,或者說是時事造就的。二戰期間,600萬猶太人被殺,希特勒是罪魁禍首。希特勒對猶太人獨特的種族仇恨和政治嫉妒,是政治瘋子病態心理的特殊反映。導致希特勒嚴重病態心理的“細菌”來自歷史偏見和宗教情結,而這恰好是當時德國社會環境所孕育的。確切地說,希特勒嚴重的病態心理和當時德國社會政治生活的瘋狂病態是相輔相成的。壹方面,瘋狂的病態心理是歷史偏見、宗教情結和現實需要的粘合劑;另壹方面,這三個原因的聚合又將希特勒瘋狂病態的心理推向了極致,導致了人類歷史的大悲劇。
二戰勝利已經半個世紀了。人們在分析和研究對猶太人的種族滅絕時,應該吸取以下教訓:①應該結束民族之間的仇恨。寬容地看待過去,大度地迎接未來。祖先的冤屈,不應該讓後人去追。(2)宗教必須與政治分離。宗教不得幹預政治生活,政治生活不得利用宗教情緒。宗教活動應當受到法律法規的限制,使宗教信仰成為信教群眾的個人事務。(3)國家生活必須民主化和法制化,建立政治運行機制,防止任何形式的獨斷專行和獨裁統治,使人們關心國家大事而不狂熱和盲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