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八字算命 - 碣石鎮的歷史變遷

碣石鎮的歷史變遷

距今約4000-5000年,先民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碣石天威山居住,碣石的建立始於唐朝末年(公元820年)。唐朝廷設石橋鹽場、石橋土城,掌管海豐縣(當時陸豐尚未脫離海豐)的鹽務。自宋代以來,碣石已成為嶺南和粵東的海防重鎮,是通往潮州和惠州的門戶。清雍正九年分析陸豐以前,碣石壹直屬於海豐郡,所以行政隨著海豐郡的歷史而變化。陸豐分家後,碣石劃歸陸豐,行政隨陸豐變更。因此,陸豐的歷史變遷可以作為碣石的參考,碣石在明朝與海豐郡的漫長歷史中是不為人知的。

明代縣壹級設“都”,石橋土城屬於海豐縣九都之壹的“方闊都”。明朝洪武二十二年(1389),為抵禦東南沿海的入侵,朝廷正式建立碣石衛(故名碣石)。因境內奇石眾多,似石碑,地面形似山東碣石(今秦皇島碣石山鎮),故名碣石,意為“全石”當時全國有1,065,438+0,000余禁衛,洪武二十七年(1,394),廣東統帥華懋率軍修建碣石衛城。從此碣石成為明朝(清朝)三十六衛之壹,廣東七大海防重鎮之壹,並與天津衛、沈陽衛、阿哈瓦合而為壹。明朝嘉靖年間至隆慶年間(約1560年至1570年),日本侵略者多次入侵碣石。明朝嘉靖三十五年(1557),居住在衛城西門外石橋場的百姓經常遭到倭寇的焚燒和掠奪,國家不安。海豐縣縣長張及時親自視察碣石。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2),總兵說,猶大領兵鎮守碣石圍,招募沿海叛軍,嚴格練兵。於是,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3年),在大德港(今海豐、陸豐交匯的港灣)殲滅倭寇數千人,名滿天下,令百姓。隆慶三年(1569)三月,海口曾攻下碣石圍,喻賊,八月,為刑;侯是明朝萬歷年間碣石衛的統帥。壹方面,他擴建玄武山寺,宣揚朱的理學;另壹方面,他擴建並修建了衛城,積極備戰,抵禦日本侵略者,使當時的社會相對穩定,經濟有了新的發展。南明時期,明末碣石圍總司官張明真被敲詐勒索。潮海七匪之壹的蘇城反而被抓獲並殺害,所以碣石也被稱為“老蘇城”。

清順治五年(1648)正月,蘇承病重,由助理將軍李肅接任。順治七年(1650)初,清廷平南王尚可喜等人領兵從南雄到韶州,連長傑士威(南明趁機拉攏)去省城清剿,蘇裏原封未動;清朝初期,為防止沿海民眾通過海上活動支持反清反清勢力,順治十二年(1655)六月,下令沿海各省“不準開船入海,違者嚴懲”,順治十八年(161),強行調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山東五省。饑荒四起,導致碣石總指揮李肅在康熙三年(1664)反清。粵東民眾紛紛響應,李肅得以集結數十萬。平南王尚可喜駐守廣東,率領數十萬大軍攻打李肅。李肅在戰爭中被清軍射殺,他的軍隊被打敗了。清軍隨後消滅了碣石城。後朝廷認為碣石是粵東西北的分界點,又是徽州和潮州的門戶,海防重要,戰略地位不可替代。於是在康熙八年(1669),派了壹個總兵連長的成員,重置碣石衛,重建碣石衛城。首任總連長苗誌秀上任後,目睹了明城被戰爭摧毀。雍正七年(1729),朝廷設立由徽州府海防軍民同誌組成,駐碣石衛城,實行軍民統壹管理;雍正九年(1731),朝廷在海豐縣以東建立以樊氏、方廓、嵇康為界的新陸豐縣,碣石納入陸豐縣版圖。道光十九年(1836)六月,第壹次鴉片戰爭前夕,欽差大臣林則徐動員碣石水師在珠江口調兵遣將,擊退英國商船在川碧洋的挑釁。林則徐親筆題字“水德嶺長”掛在圓山寺,意在表彰碣石水師的功績。

1911年10年10月10武漢辛亥革命爆發後,10年10月1天,同盟會的財產陳炯民在港惠陽淡水策劃革命,派羅英平、曾國布朗到村裏,各路革命軍圍攻界石圍。同壹天,清末碣石總司令官吳孟說,在鄉紳的勸說下,開城投降,被全國各地的義軍推舉為總督,家人於21夜逃往上海。民國初年,碣石屬陸豐,後屬潮汕,後屬東江行政專員公署、東江光復委員會公署、東江綏靖公署、第四行政督察署。抗日戰爭勝利後,隸屬第壹區署;1927 165438+10月初,海陸豐人民在* * * *的領導下發動了三次起義,6月5438+065438+10月8日,彭湃、董郎為了消滅碣石的國民黨軍隊殘余,派、林前往金鄉、碣石。11年淩晨,彭湃、董郎、、林等領導的3000余人及東南地區紅衛兵聚集在玄武山圍攻碣石城,並派玄武山高僧信德入城勸降,遭到拒絕。經過苦戰,直到190才攻入碣石城。民國三十年(1941),設立碣石區。當時的碣石區包括現代碣石鎮、湖東鎮、金鄉鎮,當年6月被日軍空襲占領。民國三十壹年至三十二年(1942-1943),陸豐縣發生了壹次饑荒。當時碣石鎮總人口27000人,11190多人死亡,649人逃離外地,889人與妻子離婚並賣掉孩子,864戶家庭失去家庭。沙井居民區423戶,總人口2160人,餓死1300余人,59戶無戶;全鎮搬運工297人,餓死169人;民國三十四年(1945),隨著日本法西斯的投降,碣石也迎來了抗戰的勝利。

1949 165438+10月11保衛碣石的海豐(國民政府)縣長戴失守投降,解放軍進入碣石城(並將城整體拆除),宣布解放祿豐縣城!但其近海領土東沙群島仍由國民黨軍隊控制;1957,碣石鎮分碣北、碣南、金鄉、湖東四個鄉,碣石區轄碣石鎮、碣北、碣南、湖東、金鄉。1958,街南撤鄉並街石,湖東撤鄉設鎮;金鄉1984改區制,1986設鎮;1992,界北撤鄉並鎮,行政不再歸界石所有。直到1996年3月,界北鎮並入界石鎮,汕尾市同意設立陸豐界石經濟技術實驗區,為副縣級建制(2001撤銷);但金鄉、湖東撤村並鎮後,行政不歸碣石;碣石在20世紀90年代被列為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2002年參與廣東省中心鎮規劃;2007年入選國家歷史文化名鎮名錄,同年底,玄武山旅遊區晉升為國家AAAA級旅遊區;計劃2009年成為汕尾陸豐市唯壹的國家壹級漁港。2014年成為全國重點鎮之壹;1996合並界北後,形成了界石現代行政區。轄西門、石墅、水巢、後城4個社區和37個行政村:程楠村、北城村、紅衛村、報乙村、包二村、淺海村、饒鑫村、新豐村、前堆村、田頭園村、迎海村、圩仔村、棗北村、角青村、紅坡村、前嶴村、上林村。焦溪阪村、曾厝村、夏波村、梅田村、港口村、新埠村、戴厝村先後開發建設了北苑、北鬥、金獅、玉巖、玄武商業城等近12平方公裏的城市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