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隨便說幾句這些家喻戶曉的佛教經典,但是我們對佛教文化了解多少呢?佛教自起源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但關於它傳入中國的時間卻眾說紛紜。
當然最常見的說法是漢明帝時期傳入中國。據說漢明帝做了壹個夢,夢見大殿上空有壹個金人在飛,第二天就把這件事告訴了大臣們。有大臣說,這是西方的佛。漢明帝聽了大喜,立即派人到西方拜佛取經。從此,佛教正式傳入中國,鼎盛時期在唐朝。
那麽,佛教發展到今天,我們對它了解多少呢?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佛寺的住持和住持的區別。我們經常在電視劇裏或者參觀寺廟的時候看到方丈和住持。有的地方叫住持,有的地方叫住持。那麽abbots和abbots是同壹個稱謂嗎?雖然都是聖殿的最高領袖,但他們之間還是有區別的。
廟和廟
在解釋方丈和住持的區別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寺廟和寺廟。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前,“廟”代表著古代皇帝的崇高地位,指的是統治者設立的官方衙門,也就是掌管刑法的地方,比如我們經常聽到的大理寺。在古代,能在大理寺工作的人能力都很強,不是壹般人能進的。
“廟”字與“苗”諧音,指的是獲得神法的地方。是古代先賢死後為他們修建祠堂,供後人祭奠或祭祀的地方。兩者的定位不壹樣,用戶也不壹樣。廟是朝廷用的,廟是供奉聖賢的。佛教傳入中國後,寺廟成為僧人念經拜佛的場所,而寺廟則是道教祭祖的場所。但是,從現在開始,寺廟和廟宇是沒有區別的,我們都稱之為廟宇。
(佛教或道教)方丈
方丈是漢代的壹個佛教術語,原意是長期居住在寺廟中維護寺廟佛教教義的人,是掌管壹座寺廟的最高領袖。但佛教剛傳入中國時,沒有住持,他們也不住在寺院裏。壹是因為發展歷史短,二是因為中國人還不了解佛教文化。
在佛教傳入中國的幾百年前,達摩法師第壹次來到中國解釋佛經。過了幾百年才正式在中國大大小小的地方傳播開來。剛開始出家的和尚壹般住在懸崖或者山洞裏打坐,叫做修行。中國著名的敦煌莫高窟的南洞是僧侶們過去打坐的地方。
莫高窟分為北窟和南窟。起初,壹個天竺的和尚在這裏定居。莫高窟坐落在壹個懸崖上,他在那裏挖了壹個洞,住在裏面修行,直到去世。後來成為僧人修行的地方,這也是為什麽現在莫高窟是中國佛教文化最濃厚的地方之壹。現在我們去莫高窟,還能看到先賢們曾經打坐修行的石窟。
直到唐朝,方丈才正式掌管寺廟的壹切事務。在寺廟的領導中,除了住持之外,還有很多掌管不同事務的僧人。後來受佛教影響,道教全真教也設立了方丈壹職,作為宗教中的最高,兩人都是掌管壹切,但我們壹般所指的方丈是佛教方丈。
首席僧侶
早期方丈指的是神仙居住的島嶼,是道教全真派的術語。後來佛教引用方丈壹詞,方丈是道教僧侶或長老居住的地方。在佛教中,住持是指寺廟長老或住持居住的地方。印度僧侶的住房是以住持為基礎的,住持也是由此衍生出來的。唐朝寺廟制度逐漸完善後,百丈淮海規定方丈特指住持居住的地方,後來直接稱住持為方丈。
我們也可以從電視劇中看到,任何寺廟,無論大小,都會有壹個住持,但並不是每個寺廟都能看到住持。兩者的區別在於,方丈必須是規模較大的寺廟才能設立,而方丈只要是寺廟就會有,方丈可能主管多個寺廟,方丈則不能。現代社會的方丈不是隨便起的名字,而是有資格由宗教管理部門和佛教協會任命的。
例如,中國最著名的少林寺的第29任方丈就叫石。戰爭期間,少林寺多次被日本侵略者焚毀和侵占。但他始終沒有離開,而是留在寺裏看管文物,留在寺裏,最終文物得以保存,讓我們看到了今天的少林寺。
少林能保存下來,它的釋放是很大的貢獻。但只有這樣,他仍然不能擔任住持壹職。1949新中國成立後,僧人壹致推選石為監,即行使方丈權力。後來也世俗化了,但他依然忠於少林寺,保護相關文物免遭破壞。最後,1986,宗教局正式任命他為少林寺第29任方丈。
住持是由寺內僧人民主選舉產生的德高望重的僧人。總的來說,他是壹個長期修行,對寺廟有貢獻,有能力帶領整個寺廟的僧人的人。住持的主要職責是管理廟裏大大小小的事務。但方丈的話是,有壹定官方背景的僧人是政府任命的,可以說是國家幹部。住持的權力比方丈大,方丈說的話壹般都是政府和宗教同意的,所以身份和地位差別很大。
比如釋行死了,少林寺就是釋永信。但當時釋永信根本不是方丈,只是臨時處理寺裏的事情。直到1999才被政府正式任命為方丈。看來方丈真的很厲害,壹般經過幾年的考察都是合格的。
總之,方丈是民主選舉產生的。壹般小地方的寺廟住持都是這樣產生的,這是當地的,因為每個寺廟選舉住持的標準不壹樣。然而,方丈們卻不同。他們都是由政府的宗教管理局任命的。他們只有經過嚴格的考察才能上崗,有國家統壹性,必須是有壹定規模的寺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