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陽寺火虎平陽寺火虎是鄒城的壹種特色民間雜技表演,是平陽寺的村民根據舞獅和燃放煙花綜合演變而發明的。表演者身穿虎皮服,由20多塊3厘米厚的木板連接而成,每塊木板上有數百個孔,孔內插有煙火棒。演出時燃放煙花,火光閃閃。火胡表演技藝中斷35年,於1985重新展現,被列入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鄒城陰陽板鄒城陰陽板流傳在城東的八裏溝。傳說它起源於八仙人曹國舅飄洋過海。他有兩塊板,壹陰壹陽,調節世間陰陽。400年來人們壹直在跳舞避災,祭祀神靈,祈雨,這是山東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所謂陰陽板,就是長短柳板。長板為陰,長約50厘米,短板為陽,長約30厘米。板的頭部配有銅鈴,兩塊板通過板端鉆孔連接。它由兩個人表演,壹男壹女。
每年農歷二月二左右,都會有上萬人在沂山腳下參加沂山古會。關於嶧山古代社會的起源,有這樣壹種說法:二月二,龍擡頭,人們祈求風調雨順,聚集在嶧山祈禱。另壹種說法是,公元前615年2月2日,伊文公在宜山建國(鄒城為古國都城),每年都有慶祝活動,逐漸演變為宜山古代社會。2005年,嶧山古社入選山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汕頭古畫戲鄒城大樹鎮汕頭村的孟廣成壹家以唱古畫戲為生,距今已有160多年的歷史。汕頭古畫戲有壹種獨特的演唱風格,稱為“九調十八調”。曲調雖少,變化卻多。從最初在門口乞討的工具,到在市場上表演藝術,然後走上舞臺,汕頭古畫戲有70多個劇目。
平派鼓樂平派鼓樂自成壹派,演奏風格溫婉柔和。用的嗩吶是銅桿嗩吶,徒弟要從平調學起。樂隊用的笙叫平聲,以平調演奏為主。明代山西流民將嗩吶帶入鄒城,後被發揚光大,並在木、錫桿嗩吶中發明了銅桿嗩吶,在演奏中加入了地方小調,在模擬演奏中獨樹壹幟。2008年,評派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孟母教子的傳說鄒城作為孟子的故鄉,深受儒家文化的影響。孟母教子的故事也影響了鄒城人。世人耳熟能詳的故事有孟母三遷、破織隱喻、殺海豚不欺子、孟子成妻等。還有鄒城連續多年舉辦的“中國母親文化節”。孟母教子傳說2014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糖葫蘆糖葫蘆遍布鄒城市項城鎮。相傳吹糖人的祖先是明朝宰相劉伯溫,他把糖吹成各種活潑的動物或人物。吹糖的手藝人越來越少,現在只能在廟會等特定場所看到。鄒縣吹糖人已成為濟寧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二仙二仙被列入濟寧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兩個木頭做的互相怒目而視的人被用作道具。他們緊緊抓住對方的胳膊,互相廝打起來。演出時氣氛熱烈而有趣。表演者跳落使道具栩栩如生,是鄒城特有的表演形式。
鄒城市果裏鎮浮山有壹座祖母廟,又名伏羲廟。相傳遠古時代,人在壹場浩劫後滅絕,只有伏羲和女媧幸存,大水將他們分隔在東西兩山上。在神靈的指引下,兄妹倆會在東西山上滾下壹塊磨,兩塊磨合在壹起,就可以結婚了。由此,就有了滾入親密的傳說。每年農歷三月初三、十月初十舉行廟會,祭拜伏羲、女媧,滾進親昵的傳說也被列入濟寧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匡衡偷墻之光的傳奇故事廣為流傳。匡衡出生在鄒城市楊霞村。他從小聰明好學,但是沒錢買書,就去富裕的楊家打工,希望能無償讀楊家的書。匡衡白天工作,晚上讀書,但是沒有燈,所以他在墻上鑿了壹個小洞。匡衡通過努力學習而出名,並成為鄒魯的大學者。匡衡的傳說也成為了濟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