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八字算命 - 鼎湖區經濟

鼎湖區經濟

1949,人均GDP為81.04元。土改後人均GDP為1953元。從1954到1964,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6.3%。“文革”期間,人均GDP增長放緩,年均增長5.7%。從65438年到0978年,人均GDP為447.32元。從1979到1988,通過改革開放,人均GDP年均增長16.7元。建成後年均增長率為11.5%。2000年人均GDP為7742.38+0元。

2005年,全區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1.88億元,同比增長1.51%。地方財政部門預算收入7462萬元,增長20.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252億元,增長25.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41億元,增長17.1%;外貿出口總值41億美元,增長23.3%;新批登記合同外資總額6243萬美元,增長87.7%;實際使用外資3112萬美元,增長24.2%;工業用電量33460萬千瓦時,增長14.2%。鼎湖原始農業(種植)始於約4000年至3000年前。由於80%以上的耕地位於西江兩岸的平原河網地帶,是典型的洪澇災區,農業發展困難。宋代築堤防水,防洪能力逐漸加強。雖然農業發展了,但發展水平仍然很低。農田灌溉始於明代,清代得到進壹步發展,在中國被稱為“魚米之鄉”。由於社會生產力水平低下,其周圍修建的堤防抗洪能力極低。民國38年,29年決堤,使占耕地面積30%以上的低窪地只能種植低產水稻品種,畝產50公斤左右。1949年農業產值497萬元,糧食總產量16800噸。

從1952到1957,農業穩步發展。土改後,農民有了自己的土地,生產積極性高了。1952年農業產值增加到1093萬元,糧食產量36200噸,分別是1949的2.20倍和215倍。65438到0954合作改造後,依靠集體力量治水改良土壤,修築防洪排澇堤壩,擴大耕地面積,生產進壹步發展。1957年農業產值1246萬元,糧食總產量37800噸,比1949年分別增長150.7%和125%。

1958年至1962年是農業發展的困難時期。從1958下半年開始,受“極左”思想影響,通過“盲目指揮”、盲目高密度種植(俗稱“螞蟻出洞”)和深耕改土,農作物大幅度減產。經濟上“壹平二調”(集體收入平均分配,勞動力和生活資料自由分配),吹“共產風”,農民生產積極性受挫。1961年糧食總產量2.38萬噸,比1957年減少14000噸,下降37.04%。從65438年到0962年,通過執行中央關於國民經濟“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政策,恢復自留地,開放農副產品市場,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但由於西江特大洪水,沙浦決堤,廣利、永安河網地區被淹,農業產值654.38+00.89萬元。

1963年至1965年是農業快速發展時期。由於大電網的投入,建成了電動排灌站,基本消除了洪水的威脅。低壟單田栽培改為雙田栽培,冬季推廣綠肥,選用良種。1965年糧食產量翻了壹番,達到6.62萬噸,是1962年的0.74倍。種植業產值654.38+0799萬元,比654.38+0962增長65.20%。

從1966到1980,農業發展緩慢。貫徹“以糧為綱”的方針,重視發展糧食生產,但經濟作物發展不平衡。這壹時期,水利設施進壹步完善,綠肥廣泛種植,水稻良種全面推廣;殺蟲劑和化肥的供應增加了;電動脫粒機廣泛使用,手扶拖拉機等農業機械普及。糧食總產量連年保持在7萬噸左右,1980年為7.09萬噸。農業產值從21萬元到2500萬元不等,1.980年為2333萬元,比1.965年增長29.68%。

20世紀80年代初,農村從承包生產發展到小組生產,再發展到統分結合的雙層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民有權使用土地,合理調整產業布局,增加經濟作物種植量。完成余糧支付後,農民可以自主銷售農產品,農民生產積極性高,農業生產發展迅速。1988鼎湖區制定了“兩區(現代農業實驗區、農村改革開放實驗區)、三基地(出口加工基地、創匯農業基地、城市副食品供應基地)”實施方案,要求各級政府把農業放在重要位置,使農村經濟穩步增長。1989年糧食總產量85500噸,比1980增加14600噸,農業總產值4937萬元,比11980增加0.62%。1990年,國務院授予鼎湖區“全國糧食先進產區”稱號。

20世紀90年代初,進壹步落實“現代農業試驗區”的要求,以建設“噸谷區”為主要目標,開展群眾性的糧食高產創建活動,進行土壤改良,完善排灌系統,推廣良種,使糧食產量連年增加。從1996開始,連續三年實現“噸谷區”。其中,1996水稻年產量為1001公斤,最高產量為1248公斤;1997年水稻畝產1010公斤,最高畝產1256公斤。同時,大力發展香蕉、趙石等優質高產經濟作物。1997年農業總產值146萬元,比1989年增長195%。

65438-0998年,鼎湖區成為廣東省農業現代化示範區之壹,重點開展水稻高產優質標準化生產示範。隨著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場經濟的發展,農業由小規模粗放經營向集約規模經營轉變,農業產業結構由單壹的糧食作物生產向提高經濟作物比重、發展“三高”(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發展。2000年農業總產值為1.91億元,比1.990增長77.52%,比1.997增長31.1%。鼎湖的經濟壹直以農業為主,工業薄弱。建國前的工業主要有制陶、制鞭炮、制火柴、榨糖等手工作坊。其中,制陶業的歷史最為悠久。廣利鎮龍壹村貝丘出土的帶砂的粗陶和泥陶片,說明我們的祖先在四五千年前就已經會制作陶器了。沙浦鎮包師語村和陶藝村後山的硯坑遺址見證了鼎湖的采礦和制硯業始於唐宋時期。清中葉,廣利、永安產的“蕉布”是名產。鹹豐四年(1854),兗州人創辦鞭炮廠,手工制作鞭炮;光緒年間,鞭炮制造業逐漸成型。光裏的兗州、龍頭、倉頭(今田心村)等村,鞭炮作坊就有300多家,月產量1.2萬多個。產品銷往海外,年出口額超過百萬元(銀元)。清末民初,紡織業和縫紉業興起。長期惠民織造公司織巾、織布、印花、染色,有工人40多人。此外,還有釀酒、松香加工、榨油、五金制造、煙草切割等行業。民國二十七年(1938),廣利兗州人蘇漢卿回鄉手工制作火柴,開始鼎湖火柴制造。抗日戰爭時期,各省各港工廠內遷,廣利地區建立了許多火柴廠、印刷廠、煙廠等,可以加工火柴棒、火柴盒,生產的火柴銷往西江沿岸的縣鄉,甚至銷往廣西、湖南、湖北等地。糖業有永昌糖料、農治糖料等糖廠20余家,分布在兗州、桃溪、黃埠沙、澱水沙等地。紅糖磚是用土法生產的,兗州弓浦農場也用新的機器方法制糖。煙廠有菊場、七場和蓮塘尾的壹些作坊。

抗日戰爭勝利後,遷入的人逐漸撤出,繅絲廠、紡織廠因原料價格高企而倒閉,或因供需失衡而遷出,只留下制糖、制煙、火柴、印刷、鞭炮等部分工廠和作坊。1949年,工業企業只有18家,工業產值(按1990不變價格,下同)為175萬元。

1984,鄉辦、村辦、戶辦、合資企業壹起推出。國有工業通過推進企業承包,老企業技術改造,調整產品方向,擴大企業規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廣利煙花爆竹廠開發生產的“香型煙花爆竹”在全國鄉鎮名品展中榮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和創意設計獎;L518硬脂醇稀鋅復合熱穩定劑項目獲廣東省科技三等獎。此外,斯寬普癲癇治療儀研制項目、天潤抗磨節能劑、音叉液壓限位開關等項目被列入省“星火計劃”。

65438至0986年,港商陸美英投資20萬美元,與廣利鎮合資創辦丙綸紗線廠和毛圈織帶廠,這是中國第壹家中外合資企業。1988年9月,外貿局引進中美橡膠制品有限公司,由鼎湖輕化公司和香港容英實業公司合資組建,註冊資本80萬美元,生產銷售醫用手套,產品全部出口。1990年外商投資企業12家,合同利用外資917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4310萬美元,外資企業外貿出口總額12.4萬美元,從業人員753人。

1988區委區政府提出“工業興區”。年末,全區共有工業企業65家,工業總產值1.54億元,分別是1.978和1.949的5.3倍和87.89倍,占社會總產值的27.46%。在工業總產值中,國有工業占25%,集體工業占20.44%,其他工業占0.42%,村及村以下工業占54.14%。

2000年,全國共有工業企業899家,其中國有企業3家,集體企業42家,外資企業26家,民營經濟48家,個體經濟772家,附屬工業8家。工業總產值9.45億元,工業增加值2.38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國有工業占0.45%,集體工業占1.87%,外資工業占42.55%,私營工業占16.75%,規模以下工業占38.38%。工業總產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3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