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父在此,故觀其誌;父親沒有,觀察他的行動;三年不改父之道,是孝。”
看壹個人,父母還活著的時候看他的誌向,父母去世的時候看他的行為。三年了,他沒有改變父母走的路線,這個人叫孝子。
南·懷瑾老師認為這種理解是有問題的:
“如果父母品行不端,以偷盜為生,兒子不想做賊,有怨恨,但為了孝順,他也當不起三年賊。這樣壹來,問題不就來了?遇到壞人,可以說:“孔子說的!“聖人說對了!為了做個孝子,我得做三年錯事!”這是聖人嗎?這樣我就稱之為老鼠生孩子的孝道哲學。為什麽?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孩子打地洞。”可以嗎?沒用!這些問題都源於過去的誤解。當然,宋儒也不壹定完全錯誤,但我們要註意這樣的錯誤。所以古人說讀書要另眼相看頂門。中國有些神多了壹只眼,叫做智慧眼。如果用宗教學者所謂的智慧眼光去看,就很好理解了。
“父在守其誌”的“誌”在古語中就是“誌”,包括思想和態度。我們都當過兒子,都有這樣的經歷:父親和老師當著他們的面,聽到教訓,壹直說“是”,可是背過身去,卻對著同學朋友做鬼臉,表示不聽。所以“父在看遺囑”這句話的意思是,父母在前面,就要言行壹致。就是父母不在面前,不在背後,甚至父母去世的時候,都要言行壹致,真誠誠懇,非常坦誠。如果他們說不,他們就不會接受。如果做壹個好人是要做到最後的,父母都死了,三年之內,他作為父親也不會改變方式。三年後,他的感情不會淡,言行壹致。這是壹個孝子。"
我覺得南老先生的解釋有點強,因為他沒有考慮當時的社會條件。
古代有子女繼承父業的用人慣例,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比如司馬遷,誰來培養歷史學家?司馬遷家裏世代都是史家,他的史家知識是從父母那裏獲得的。知道了這個背景,就不難理解父親到底願不願意繼承父親的事業了。在當時的人眼裏,是個敗家子。剩下的句子都可以解決,這裏就不贅述了。
孝,知,造字本義:子子孫孫幫助老人,服從和贍養父母長輩。
隨著計劃生育政策後果的顯現,社會將進入畸形老齡化社會。那時候,恐怕就不是子女要不要孝順的問題,而是能不能孝順的問題了。中年人真的老了,也年輕了。壹旦老人臥病在床或者因為其他原因無法處理生活,他還想工作嗎?不工作怎麽掙錢,怎麽想家?養老將是壹個重大的社會問題。如何養老是中國社會需要思考的事情,回避和推諉不是辦法。
2018.8.24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