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劉師傅,佛教裏怎麽解釋壹見鐘情,為什麽有的人壹見鐘情就覺得有吸引力。有些人就算努力也做不了朋友或者戀人?而如果我們是壹家人,為什麽會有人把父母當成敵人?既然註定是親戚,為什麽會有難以解決的矛盾?如果情侶經常吵架,因果是什麽?
心蓮:
1,“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這看似是文藝風格,其實也有壹定道理。在輪回中,人與人之間形成的緣分有深有淺,有善有惡,善惡交織...當善與惡相遇時,有壹種天然的吸引,壹種說不出的天然的吸引,無緣無故的想互相幫助;當邪惡的命運遇到時,有壹種本能的排斥感,無緣無故的想踩上去。有的善惡交織,可能因喜而結仇,有的因仇而喜。
2.那些互為親人,互為仇人的人,過去有善惡混合的命運,也有世俗行為的疊加。以前命運不好,但這個世界經營得好的人,可以提高很多;本來就有很多惡業,加上這個世界管理不善,自然關系更差。
天藍色:
從改變自身命運,擺脫困境,進入順利人生的角度來說,勤奮學佛會有好處。勤奮的標準是什麽,或者說學佛的狀態叫什麽勤奮?長期堅持每天留出固定時間念咒算勤快嗎?以什麽樣的態度學佛,能讓人從個人情況中獲益更多?請劉兄指教。
心蓮:
1,勤奮就是堅持破惡修善。說得詳細壹點,就是未生之惡不造化,已生之惡消滅;未出生的善導致出生,出生的善導致成長。這個善包括壹切使生命指向解脫和光明的心智和行為;惡是指壹切導致人生沈淪和黑暗的思想和行為。
2.人生的主要方向,很多時候是堅持由惡轉善,也就是上進。很多時候,放縱貪婪,無知,殺賊,就是墮落。
3.以化惡為善為目標,用佛經凈化自己,堅持自己的教訓,也是勤奮的表現。
4.佛教的核心思想,總的來說就是“壹切惡都要避開,壹切善都要追求,要達到自我凈化”。“不作惡”是遠離惡,“壹切好人追求”是向善。這兩句話指的是行為規範;“自凈”就是心的凈化,就是遠離貪欲和愚昧,苦練停止智慧。合在壹起,就是凈化身心的過程。這種學佛是正道,妳可以從中受益。
匿名:
宇宙循環,生命循環,六個循環,什麽是循環?
心蓮:
1,六道乃至法界,都是壹張虛幻的無明之網,盤根錯節,是壹瞬間生死不斷的幻象。
2.瞬間生滅是小循環,輪回是大循環,宇宙生滅是更大的循環。世界從最小到最大看起來很復雜,模式都壹樣簡單。
3.壹切都是無知的生滅輪回。有什麽意義?說意義是有意義的,在無知的世界裏找到解放的方向,從壹切束縛中解脫出來,獲得終極意義上的大自由。
匿名問題:
念佛改變命運符合因果律嗎?
心蓮:
1.這是壹個全息世界,任何信息都可以關聯到所有相關的宇宙信息。佛名咒,承載著佛的功德、福報、智慧。有了這裏的咒文,這個功德的力量就可以或強或弱的展現出來。這是壹個因果報應的世界,內因和外因都可以相互作用。自然,我們的信心越強,我們的力量就越大。就像同樣的收音機信號,好的收音機接收到的音質會好很多。若論因果,自信是因,得福是果;佛的介入是因,避災是果,這也是因果。
2、因果不僅僅是自己種糧食,不要以為有錢的親戚請我們吃大餐,請我們去巴厘島玩七天,就違背了因果。“君子生而不同,但善於作偽。”我們不需要制造我們每天呼吸的空氣,我們每天需要的能量來自太陽...我們善於利用外緣,這也在因果關系中。
水表白:
如果世間萬物都是因果報應的洪流,客觀因果規律、行為反應、個人命運都是由上面決定的,那麽主、主、同名等神、鬼又扮演了什麽角色呢?在藏文經文裏,主命令鬼王說,在Jambu-Di^pa妳怎麽解釋?尹光大師極力推薦《範四紀》這本書,書中曾說:擡頭三尺,必有神明;該由我來避免不幸。要讓我刻意為之,不得罪天地之神、神靈,而是要自己謙卑,讓天地之神、神靈能壹直可憐我,這樣才會有被祝福的基礎。那個昂首三尺的神扮演什麽角色?求劉哥解謎。
心蓮:
1.造了惡業,不壹定要倒黴,不壹定要被報復,這叫因果。在人間,也可能受到刑法的懲罰,在陰間,也可能受到鬼神的懲罰。惡有惡報是必然的,但這種“惡有惡報”的實現方式可能表現為自然的力量或人為幹預的結果或鬼神作祟。
2.當福德成熟,各種善業可以成就和激勵人的鬼神;業障大了,就會訴諸各種不利的命運,損害人的鬼神。就像生病壹樣,看似是病菌和病毒在起決定性作用,其實是由壹個人的身體素質決定的。病菌和病毒無處不在,它們在某些方面太弱而不能被利用。
2.因果報應不是什麽神秘的東西。業是身、口、意的持續力量。換句話說,就是行為、語言、觀念對人生過程的持續影響,這壹切都要靠自己。妳想到善,妳的世界就太平,妳想到惡,妳的世界就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