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山因山中的金華山道觀而得名。自晚清以來,它被稱為金華山,壹直沿用至今。其名稱的由來,據清代光緒年間《射洪縣誌》記載,意為“其山珍貴華麗”。世事變遷,歲月變遷。金華山雖然經歷了近1500年的風風雨雨,但寺廟城堡眾多,古風猶存,遊客和香客絡繹不絕。宋朝皇帝將其命名為“禦景關”。
金華山呈馬鞍形,主峰是前山,山腳是洪飛橋(也叫白螭橋)。它以陳子昂的詩“登金華”命名,詩中寫道“壹只鶴舞千年,壹座洪飛白螭橋”。穿過雕梁畫棟的洪飛大橋,沿著左上30多級石階,就到了金華山的千山門。站在正門,壹眼望去,層層石階直通山頂,兩旁翠柏茂密,雲霧繚繞,頗有人間仙山的味道。
前山門登高石階365級,建於明朝崇禎年間,1990修復。關於這個石階,有壹個美麗的傳說,那就是妳從金華山千山門出發,誠心誠意地登上365級石階,到達南三門,就能讓妳在接下來的365天裏,心想事成,大吉大利。
金華山道觀、都江堰青城山道觀、大邑何銘山道觀、三臺雲臺觀並稱為四川四大道觀,都屬於道教全真派。它始建於梁武帝南朝田健時期(公元502年)。東晉時,煉丹大師曾來此為毛建庵修仙。南朝梁武帝田健時期(502~519),奉命在山上修建規模宏大的錦華道觀,距今已近1500年。唐代重修時,改名九華觀。宋英宗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改名禦景關。
金華山祠堂裏供奉著真武始祖的彩色雕像。真武,真武的創始人,是金華山崇拜的真神。他的首次亮相是在農歷三月的第三天,因此“三月三”金華山廟會的起源。每年農歷三月初三,香客參拜、遊客絡繹不絕,壹天達到五七萬人。空前的盛況和興奮。
進入金華山南門,沿著蜿蜒的石龍爬樓梯。可以依次參觀道觀的靈祖殿、王耀殿、東嶽殿、祖師殿、三清殿。這些寺廟大多建於明清時期,寺廟中供奉的雕像栩栩如生,匠心獨運。
主殿高9米,長7.7米,寬5.5米。靈祖殿建於元代延祐二年(1315),寬敞氣派。?
金華山道觀中的三清寺供奉道教最高神靈三清天尊;道教三清指的是玉清、上清、太清三神;太清是大赤天的道德神,也簡稱太上老君,是道教最早崇拜的至尊神,或者化身為老子;後因“壹氣化三清”說,由壹神變為三神,太上老君位列三清三神。
金華山古建築眾多,錯落有致,錯落有致。山上樹木蔥郁,國家壹級保護柏樹千余棵。走在山裏,沒有山中的塵土和雨水,卻有壹種空曠潮濕的感覺。追溯先賢遺風,很多人來此瞻仰,很多都有碑文,都存放在山中博物館。杜甫晚年生活在蜀中,曾拄著拐杖來過,留下《野望》等名篇描寫山中美景,表達深深的遺憾!
玉殿,又稱玉皇樓和玉亭,是金華山最大的樓閣建築,裏面供奉著漢白玉雕刻的玉帝像。唐代為金華學堂,青年時期曾在此求學,清代著名學者楊曾在此求學講學。清道光年間,讀書臺移至後山,並在此建有余旭館。
余旭亭內有壹座兩米多高的回文碑,刻有清代鹽亭人楊太虛任金華山道觀方丈時所寫的回文藍洞(背面有嘉慶四年射洪縣令胡奎所寫的《在金華山多植樹》碑),讀之時為詩壹首:
封郭滿天扶老柏,滾滾煙波水映喬松。
龍頭臥看峰,洞內綠樹掩映。
深情依舊吐桂花香,我感夢聽蕭中。
夜晚,清泉飄逸,絲絨紅剪妙不可言。
這首詩描寫了金華山的八種景象:倒掛的石龍,藍色的洞穴,高聳的松柏,喬松的滾滾波濤,芬芳的金桂,夢見壹口小鐘,優雅的春天,紅色的天鵝絨山花。八景的呈現,生動傳神,自然和諧,是不可多得的奇葩。
余旭館對面有壹大壹小兩棵500多歲的柏樹,樹冠約10米,高約11米。相傳這兩棵柏樹是玉帝身邊壹個神童的拴馬樹,壹大壹小,寓意有天地,所以聚集了很多靈氣。在金華山有數百棵這樣的古樹。
麻雀也挺有靈氣的。我手忙腳亂地去拿相機,但直到我拍完,它們才飛走。
距亭約30米處有壹座純陽亭,供奉著之壹的靈位。此處“讀書臺”舊址於道光十年(公元1884年)遷至後山武南嶺。然而,這塊巨大的石碑仍然留在亭前平臺的右側。碑的正面和背面分別印著唐代大詩人杜甫的兩句詩,分別是《冬望金華山,拾陳公學廢墟》和《金華山野望》。寶應元年(762)冬,杜甫赴金華山拜謁陳子昂。當詩人看到冬天的金華山冷清,陳宮的書房長了許多青苔,不禁感慨“恨臺為我起,猛傷其才”。
壹路下山,可以通往石龍坊。然後,河邊有壹條小路通往後山門,壹路看河水,賞心悅目。還有老君廟,正在維修中。
(相關介紹來自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