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武區因玄武湖而得名,起源於民國時期的城市東北部。由於總統府的位置,它也被稱為第壹區。[2]
宣武區曾是六朝宮殿所在地,如吳棟、靳東、南宋、齊、梁和陳。明朝的故宮,太平天國的天王府,國民黨的總統府也都在宣武區。境內人文薈萃,古跡眾多,風景秀麗,有舉世聞名的中山陵、松桃紫金山、方菲玄武湖、風化明城墻等。具有集山、水、城、林於壹體的獨特風格,是南京最集中的旅遊景點之壹。[3-4]宣武區是中華民國的政治中心,是國民政府的行政院和總統府所在地。南京博物館和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體現了玄武區的文化底蘊。
玄武區面積80.97平方公裏,東與仙鶴門、朱莊、馬群接壤,與棲霞區、江寧區接壤。南至中山東路,出中山門,至滄波門(苜蓿園、侯莊除外),毗鄰秦淮區(原白下區壹部分);西至中山路、中央路,與鼓樓區隔街相望;北至東京閣、仙鶴門線,與棲霞區相連。
宣武區東北部氣勢磅礴,依山傍水,地處中緯度地區,綠化覆蓋率達58%以上。[5]
區內山坡大部分分布在魏崗至小嶺尾,均屬黃土山坡。著名的崗是孫嶺崗(梅花山),位於中山門外明陵雨荷橋的南側。三國時期孫權和夫人蔔師葬於此,故名。因為崗上梅花多,所以叫梅花山。海拔約55米,基底為上白堊統浦口組紫紅色、灰紫色礫巖,上覆下蜀黃土。山上種滿了梅花,是賞花的好地方。1983新金陵四十景中所列的“梅嶺暗香”就是指這個地方。
海拔400米以下的低落基山地區分為南北兩條線。南線是中山礦脈的其余部分,自東向西排列;北線是分布在與棲霞區交界處的山脈。雖然該地區的丘陵呈線性分布,但它們都是海拔100米的獨立山脈。[5]
富貴山位於太平門內,與紫金山腳下的龍頸由城墻相連。古時候叫龍尾坡。海拔86.1米,東西長約1公裏,南北寬約300米,面積不足0.3平方公裏。山體由淺灰色含礫長石應時砂巖構成,山上樹木郁郁蔥蔥。是南京龍氣龍頭所在地。[5]
九華山原名伏舟山,又名龍洲山,因山勢似倒置的木船而得名。南朝初年,山腳下的玄武湖改名為玄武山。後因山南修建小九華風景寺,俗稱小九華山,現俗稱九華山。位於太平門內側,東與富貴山相連。山體狹長,山體略呈弧形,弧口朝南,由石英砂礫巖和頁巖組成。面積不到0.3平方公裏,海拔61米。[5]
北極閣原名雞籠山,因山勢渾圓,形似雞籠而得名。明初,山上建有天文臺,故又稱秦天山。清初,山上重建北極閣後,俗稱北極閣。山體由石英砂礫巖和砂巖組成,北麓有壹小塊火山噴發巖。面積約0.3平方公裏,海拔60米,是城市中部的重要制高點。山頂有壹個氣象臺(中國最早的氣象預報機構)。在古代,它是皇家華林花園,有雞鳴寺等名勝古跡。1990被打造成開放式文化公園,叫北極閣公園。[5]
紅山位於中央門外的曹後路北側。紅山,六朝時的奇峰,因陳武帝在此練武而得名,建有“奇峰”之山。因山體為紅色砂巖,故又稱紅土山,現在俗稱紅山。由大紅山、小紅山、放牛山和尚赫山組成,面積約0.5平方公裏。主峰大紅山海拔78.9米。在民國時期,這裏是壹座荒山。解放後,植樹造林,林木蔥郁。現在是紅山森林動物園所在地。[5]
朝陽山位於岔路口西北側與棲霞區的交界處。因半山腰有朝陽洞,洞內有石佛,山因洞而得名。山體略呈弧形,開口向南,由砂巖和粉砂巖組成,海拔123米。[5]
聚寶山位於岔路口村北側與棲霞區交界處。山上可開采石頭和硫磺礦,土壤肥沃,樹木茂盛,故名聚寶山。西南-東北走向,山體呈橢圓形,長0.7公裏,寬0.5公裏,由石灰巖構成,海拔124.3米。[5]
羊坊山位於東羊坊東北與棲霞區交界處,山因村而得名。東西走向,長約1.5km,南北寬0.7km,海拔109m。這座山是由石灰巖構成的,山上種滿了松樹。[5]
驪山角山位於環嶺路下五期壹側。相傳此山古為小所采,後為李所居,故名。它海拔82米。[5]
獅子山位於仙鶴門西北。相傳明代山上有壹石獅,故名。這座山又低又圓,海拔53米。[5]
水文學
宣武區面積80.97平方公裏,其中涉農面積9600畝。屬於滄波門地區,有27條河流54公裏(其中市政公用局劃撥25公裏,無主河流29公裏)。排水沙井、雨水井65438個,排水管12037條;5座泵站;有兩個蓄水池。有四種主要的排水系統
北部的蔣王廟溝和唐家山溝。該系統由北向南經情侶花園流入玄武湖,從神策門出玄武湖,經西北護城河向西流入鼓樓區護城河,西北護城河是玄武湖以北地區的主要排水通道。[5]
南邊的友誼河和魏橋溝。該系統由北向南經白下區流入五谷河,是中山門至孝陵衛、中山陵的排水通道。[5]
東部的Friedensreich hundertwasser河和Grain河。該系統由北向南經白下區流入秦淮河,是宣武區郊區主要排水渠道,如馬、余糧、五百戶。[5]
西起內秦淮河。主要來自珠江,戴宇、香林西溝、清溪河等河流在朱樵匯合,經白下區向南流入秦淮河。宣武區城市排水系統的水主要通過這個系統排出。[5]
氣候
宣武區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特點是冬冷夏熱,四季分明。南京年降水量超過1000mm,屬於濕潤地區。每年初夏,受鋒面雨帶影響,南京進入雨季。梅雨過後,天氣晴朗幹燥,往往形成伏旱。[5]
玄武區的管轄回溯,戰國時區歸金陵城管轄。
秦漢時期,這壹地區南屬秣陵郡,北屬江城郡,先後屬會稽郡、鄢郡、丹陽郡。
東漢建安十七年(212),孫權改秣陵為建業郡,屬郡南部。同時,廢棄的江城縣改為電農杜威(相當於縣級民屯政治區),隸屬丹陽縣。
西晉太康元年(280),重建為秣陵縣。太康二年(281年)(曾稱太康三年),建鄴位於秦淮河以北的睦陵(次年改名建鄴),南部為秣陵縣(見《建康誌》、《晉書地理》)。建興元年(313),建鄴改為建康,地區歸建康、江城管轄,直至陳末。
隋朝統壹南北後,建康、秣陵、江城、華僑四縣並入江寧縣。此時,該地區屬於江寧縣和江州。
唐朝上元二年(761),江寧改為上元郡,壹直到清末都屬於上元郡。
民國元年(1912),臨時政府放棄上元、江寧兩縣,劃歸南京府,隸屬南京府。民國二年,南京政府撤銷,江寧縣恢復為舊上元、江寧兩縣,地區屬江寧縣。16年,江寧縣改為南京,區屬南京。
民國20年(1931)3月,北京自治,全市分為21個自治區,按地區組織,但進展緩慢。民國二十二年三月,重新劃分為八個行政區。現在宣武區是第壹個有區公所的區。邊界為中山路以東、中山門以西、九華山以南、中山東路以北。它占地8.85平方公裏。
民國二十二年(1933)三月,南京城市區劃格局基本奠定,劃分為八個行政區劃,是區級建設的開始。當時宣武區是第壹區,區公所設的走廊後面有4號。汪偽時期,宣武區屬第三區,區公所設珠江路。分為12個廣場:馮丹廣場、趙佶廣場、北亭廣場、匯文廣場、光華廣場、大廣坊、時宇廣場、府城廣場、魏瑩廣場、太平廣場、如意廣場、珠江廣場。車間下有125保底,1386A。
民國二十三年(1934),九月,省市劃界,南京地區擴大。原屬江寧縣管轄的孝陵衛劃歸南京,設立孝陵區為第十區(鄉),燕子磯區為第九區(鄉)。該區域內的孝陵衛街道區域和玄武湖街道仙鶴門行政村(仙鶴鄉)屬於孝陵區。中山陵園的面積是國民政府直接管轄的。金鎖金村街、玄武湖街(仙鶴門除外)、紅山街屬於燕子磯區。
民國二十七年(1938),5438年6月+10月,偽南京市自治委員會以新街口為中心,將城市分為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四個部分,分別分為壹、二、三、四區。原區域屬於第三區域。該區域北起中山東路,沿中山路、中山北路西至壹江門,北起壹江門,沿城根經和平門、玄武門、太平門至中山門以北。民國二十八年,5438年6月+10月,重新劃分界限,玄武湖全部劃入第三區。孝陵區更名為孝陵衛區。31年4月,新增城市自治實驗區,燕子磯作為郊區農村自治實驗區。這壹帶的北極閣(北極廣場)和玄武門(玄武廣場)歸城市自治實驗區管轄;鎖金村、玄武湖(仙鶴門除外)和現在的紅山街地區,歸燕子磯鄉自治實驗區管轄。
玄武湖
民國三十四年(1945)九月,國民政府回歸南京,恢復設立原抗日戰爭第壹區,撤銷王偽滿時期設立的方家壹級分區,管轄範圍擴大至中山東路以南、逸仙橋以東。區以下實行保甲制,恢復原壹區。區辦事處位於珠江路442號,嘉寶892號36號。同時劃定太平門至中央門墻外的玄武湖區域,改為第六區。這壹帶的鎖金村、洪山、玄武湖街道、孝陵衛街道仍屬於燕子磯、孝陵衛區。
36年,壹區成立35家保險公司,793A公司。38年3月,第壹個區辦事處設在珠江路236號,36家保險公司,892A。
1949年6月24日,南京市人民政府下令解散民國時期在該地區建立的36保892A組織,廢除保甲制,在新的基層組織建立之前,由區人民政府和公安派出所直接在居民中開展工作。
解放初期,在第壹區成立第壹區人民政府。1950年6月,南京市人民政府決定重新劃分郊區。以舊1區為基礎,劃分中山東路以南、逸仙橋以東區域,增加原6區中原路以東、玄武門以南、玄武湖以南區域,增加原10區崗子村至太平門以西區域,建設新區。原九區改為八區,現洪山、鎖金村街道地區和玄武湖街道部分地區改為新八區。原十區撤銷,在原區及周邊建設中山陵公園。現在孝陵衛街地區和玄武湖街部分地區屬於中山陵公園。
5月,1951,區裏成立了居委會,在區政府派到各派出所的民政幹部指導下,協助政府工作。
1955年6月,第壹區人民政府更名為第壹區人民委員會。1955年8月,第壹區改稱玄武區,第八區改稱燕子磯區,中山陵公園名稱不變。這壹區域由宣武區、燕子磯區和中山陵公園管轄。
1955 9月,玄武區成立新街口、大行宮、香蒲營、四牌樓、馮丹街、玄武門、太平門、太平橋8個街道辦事處,作為區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辦理區政府交辦的事項,指導玄武區65個居委會的工作。
1957 10,香蒲營街道辦事處撤銷,其居委會合並為新街口、馮丹街、四牌樓三個街道辦事處。
6月1958 165438+10月,撤銷四個郊區的建制,合並為“大郊區”。如今,該地區原屬中山陵公園和燕子磯區,劃歸郊區管轄。
江蘇省美術館新館
1960年4月,街道辦事處合並改建為新街口、馮丹街、梅園新村三個分局。5月,在市級機關和周邊單位分別成立北極閣分會。5月7日,玄武人民公社成立。社區和分支機構都與行政機構融為壹體。65個居委會合並為19個居委會。
1960年9月,撤銷“大郊區”,原郊區龍潭、十月、紫金山三個農村人民公社劃歸宣武區管轄。
1961,新街口、馮丹街、梅園新村三個街道辦事處改為三個街道辦事處,19街道委員會也調整為54個居委會,脫離了政社。1961年6月,玄武區還管轄郊區的棲霞鎮(含佘山)、孝陵衛鎮、龍潭鎮。1962年8月,撤銷人民公社和支部,恢復新街口、香鋪營、梅園新村(原大行宮)、太平門、馮丹街、四牌樓、玄武門7個街道辦事處。
1962年7月,郊區辦事處成立,原郊區三個人民公社、三個鎮恢復為郊區辦事處。8月,宣武人民公社消失,恢復宣武區人民委員會。
1963年4月,恢復燕子磯、棲霞、雨花、江東、陵園建制。郊區農村人民公社歸所有郊區管轄。7月,陵園區(隸屬紫金山人民公社和孝陵衛鎮)更名為中山陵公園。
1965年5月,五郊區合並為雨花臺、棲霞兩區,中山陵公園劃歸棲霞區管轄。
“文革”開始後,6月1967+10月各條街相繼奪權,造成癱瘓,隨後軍代表將其置於軍事管制之下。3月,玄武區改名為吳耀區,實行軍管,稱南京軍管會要吳耀區議會。
1968年3月,各街道成立革命委員會。同年8月,7個街道革委會合並為長江路、梅園新村、馮丹街、太平門、堯武門5個街道革委會。
1968年3月,吳耀區革命委員會成立,1973年10月,更名為宣武區革命委員會。
1970 65438+10月,經江蘇省革委會批準,南京市設立中山區,將紫金山公社、馬群公社、玄武湖公社、孝陵衛鎮、陵園管理處劃歸中山區管轄。
1975年4月,中山區撤銷,原轄區改為棲霞區。
9月1978至10月10,撤銷街道革委會,恢復原7個街道辦事處。
1980年9月,宣武區革命委員會更名為宣武區人民政府。
1980 65438+2月,由於後宰門居住區建成,人口增加,原太平門街道辦事處撤銷,由後宰門、蘭苑街道辦事處取代。
2月,1984小城鎮韶山路、玄武村兩個居委會,玄武湖大隊、崗子村、新莊村(含南京林業大學、鎖金村)由棲霞區劃歸玄武區,玄武區面積擴大到17.5平方公裏。鎖金村劃歸宣武區管轄後,增設鎖金村街道辦事處,使宣武區街道化。
1987 65438+2月,新街口、香鋪營街道辦事處並入新街口街道辦事處,馮丹街、四牌樓街道辦事處並入馮丹街街道辦事處。
玄武湖環湖路
1995年4月,全市區劃調整,原屬於鼓樓區中央路東側的廖家巷、大樹尖、後大樹尖、中巖門四個居委會劃入玄武區。玄武湖鎮、孝陵衛鎮(苜蓿園、後莊村除外)、小營、紅山、藤子行政村、劉壹苗圃、中山陵園景區由棲霞區劃入玄武區。至此,玄武區面積達80.97平方公裏,成為當時南京最大的城區。[6]
1996年3月,在三個行政村的轄區內成立紅山街道辦事處。5438年6月+同年2月,撤銷孝陵衛、玄武湖鎮建制,改設孝陵衛街道辦事處、玄武湖街道辦事處。
從65438年到0999年,宣武區共有10個街道辦事處,128個居民委員會,23個家屬委員會,12個村民委員會。[7]
2012將梅園新村街道北京東路以北的宮角村社區、後宰門街道龍蟠路以西的部分轄區(太平花園社區)劃歸宣武門街道管轄,調整後的梅園新村街道與後宰門街道合並,形成新的梅園新村街道。調整後,宣武區轄梅園新村街道、新街口街道、宣武門街道、鎖金村街道、洪山街道、孝陵衛街道、玄武湖街道7個街道。
宣武區形成了以科技信息產業、文化旅遊產業、商業商貿產業為主體的經濟發展格局。玄武區GDP和財政收入分別以每年15%以上和20%以上的速度遞增,經濟實力居南京主城區首位。[2] [26]
2012年,宣武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148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2.7%。其中,第三產業增加值388.3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5.438+03.7%。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47654.38億元,同口徑增長11.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56億元,同比增長16.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3.55億元。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收入達到113億元。[27]
201365438 10-9月,宣武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50.0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1.3,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471.2億元,同口徑增長11.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7.37億元,同比增長13.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70.55億元,同比增長0.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508元,同比增長9.4%。[28]
2011年,玄武區財政總收入5581億元,同比增長14.7%。其中,地方壹般預算收入31.23億元,同比增長1.7%。主要稅種保持增長態勢。[22]
商業
這個地區的商業活動歷史悠久。據南朝《宮媛集》記載,“永初中設北城,大夏門外,龜山廟前”。龜山寺舊址在今北極閣東南麓。當時佛教盛行,寺廟人口密集,是商業活動的重要場所。當時的“大城市”北市是壹個綜合性的商品交易市場。在明代,從北門橋到服裝店壹帶是壹個繁華的商業區,有商店和商務旅行。到了清代,由於戰亂頻繁,市場被毀,生意逐漸衰落。民國時期,商業壹度復興。在20世紀20年代,該地區的主要商業區是從時宇街到北門橋,那裏有各種各樣的商店。據史料記載,這壹帶有各種類型的商業服務,包括百貨商店、中藥、醬園、茶葉、浴室、茶館、服裝店和旅館。此外,還有相當多的雞鴨店、香店、花席店、米店。20世紀20年代末,中山路、中山東路開通,當地商業發展到這壹帶。至民國二十四年(1935),該地區各類店鋪2785家,主要分布在大行宮和洪武街(今珠江路)。26年日軍入侵南京後,市場非常蕭條。抗日戰爭勝利後,該地區市場逐漸恢復,逐漸形成了華東體育器材公司、李順昌毛織服裝店、冠生園食品店、大三元酒家、老粵菜館、友信池浴室、張爭洗染店、屈原酒家、中央飯店等壹批名店。[31]
2011年,玄武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8.39億元,比上年增長17.6%。從行業分組來看,批發和零售業實現零售額248.55億元,比上年增長65.438+07.3%;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24.92億元,比上年增長22.2%。
2011年,宣武區出口規模持續擴大,利用外資穩步增長,對外經濟合作保持良好發展勢頭。2011玄武區外貿出口25.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6.5%。實際使用外資1.01億元,比上年增長15.3%。服務外包業務執行額5.8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65,438+0.0%。[22]
投資
中華民國郵政博物館
2011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551億元,比上年下降6.6%。從產業結構看,第二產業投資419萬元,比上年下降34.2%;第三產業投資81.33億元,比上年下降4.6%,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481.6億元,比上年下降1.2%。2011年,商品房銷售面積140500平方米,比上年下降67.9%;商品房銷售額29.26億元,比上年下降57.2%。[22]
2011,宣武區城投項目87個,新開工項目47個,占項目總數的54%。其中億元以上大項目7個,占新開工項目總數的15%。投資項目數量較往年大幅增加,但投資規模較大的項目相對較少。[22]
宣武區自古以來就享有繁榮的教育。三國時期,孫吳黃龍二年(230),上書立國。此後,歷代王朝都在該地區大力興辦教育,其機構包括國學、官學、書院和學校(俗稱老校),壹直延續了壹千多年,直至清末。[32]
江蘇省70多位兩院院士中,有31人在玄武區生活工作。珠江路科技街3萬多員工中,本科以上學歷1,000多人,碩士以上學歷2000多人,相當於壹所大學的規模。
科研院所:東南大學(四牌樓校區)、南京農業大學(衛崗校區)、南京理工大學、南京林業大學、紫金山天文臺、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等40余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33]。
中學:南京外國語學校、南京市孝陵衛初級中學、南京市第十三中學、南京市鎖金村中學、南京市第九中學、南京市玄武高級中學等。[33]
小學:北京東路小學、南京師範大學附屬小學等。[33]
職業學校:南京玄武中等專業學校文體場館:南京國際展覽中心、南京圖書館、金陵圖書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南京博物館、紫金山天文臺[33]
宣武區自古以來就有豐富的文化底蘊。東晉訓詁學家、詩人郭璞的大量著述,東晉末年謝靈運等人的山水詩,南朝齊梁時期範鎮的《滅神論》,梁時蕭統的《文選》,劉勰的《文心雕龍》,宋代著名人物王安石的《詩》,明代胡的《十竹窟圖》。至於歷代文化名人,如李白、蘇軾、薩都拉、鄭燮、曹雪芹、魯迅、柳亞子、郭沫若等。留在該地區作風景、瞻仰歷史遺跡或根據該地區生活創作詩歌和作品的人,我不知道有多少。民國時期,該地區社會文化事業日益發展,各類民眾文化設施逐漸增多。這個地區有圖書館、美術館、劇院、遊樂園和講故事的茶館。新聞出版業也發展迅速,當地有許多報紙、雜誌和通訊社。民國二十六年(1937),日軍占領南京,影響市民文化活動,文化市場蕭條。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政府遷回南京,該地區的文化活動得以恢復。[39]
明代書刊出版發達。民國時期,新聞出版業發展迅速。該地區已建立了65,438+00多份政府和私營報紙(解放前夕為65,438+00份)、5個通訊社和65,438+0個空軍電臺。解放後,中小學、街道、鄉鎮普遍建有有線廣播站和房間。1979之後,電視逐漸普及,新聞出版業發展迅速。到1999,有7家駐地報紙,4個記者站,駐地單位出版期刊41種,駐地印刷廠19家,電視臺2家。[40]
2011,第十五屆“玄武之春”大型廣場演出成功舉辦。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型廣播劇《共和國之父》在金陵之聲、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成功播出,並通過南京市“五個壹工程獎”。宣武區少兒圖書館藏書已達654.38+0.6萬冊,連續三次被評為國家壹級圖書館。[22]
宣武區有著名的鐘山風景區和玄武湖風景區,具有集山、水、城、林於壹體的獨特風格,綠化覆蓋率達58%以上。六朝故宮、明初故宮、明陵、太平天國天王府、總統府、中山陵都在區域範圍內。玄武區有72處重點史跡和文物保護單位,是南京旅遊景點最集中的地區之壹。[27]
2011年國內旅遊人數18萬人,旅遊業稅收118萬人,同比增長18.23%。成功舉辦2011南京玄武文化旅遊節。
明陵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和皇後馬史合葬的陵墓。因為孝順,給她取名小玲。作為中國明十三陵之首,明十三陵氣勢恢宏,代表了明初建築和石雕藝術的最高成就,直接影響了明清兩代500多年的帝王陵墓形制。按照南京、明陵的規定和模式分布在北京、湖北、遼寧、河北等地的明清帝陵,在中國陵墓發展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因此有“明清皇家第壹陵”的美譽。明陵位於南京紫金山南麓獨龍府珠穆朗瑪峰腳下,東臨中山陵,南臨梅花山。它是南京最大的帝王陵墓,也是中國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墓之壹。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7屆會議於2003年7月3日決定入選世界文化遺產。[41]
玄武湖古稱桑泊、後湖,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六朝時期,是皇家園林;明代是黃冊庫,是皇族的禁地;到了清代,這裏被辟為公園。玄武湖,位於南京市中心,是紫金山腳下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中國最大的皇家園林湖泊,江南僅存的皇家園林,江南三大名湖之壹。是江南最大的城市公園,被譽為“金陵明珠”。右邊是巍峨的明城墻,美麗的九華山,古色古香的雞鳴寺。玄武湖離方圓將近五英裏,它被分為五大洲。各大洲以堤橋相連,處處有山有水,壹年四季風景如畫。湖裏養魚,種荷花。夏秋時節,水面碧綠,粉色的荷花掩映其中。湖水飄香,景色迷人。[43]
中山陵是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的陵墓。成為1961第壹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第壹批國家5A級景區。中山陵前面是廣闊的平原,後面是巍峨的青山。天氣好極了。音樂臺、光華閣、面食小王子閣、楊誌閣、藏經樓、行劍閣、永豐社、中山書院等紀念性建築眾星捧月,構成了中山陵景區的主要景觀,是著名建築師的傑作,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中山陵的建築在造型的組合、色彩的運用、材料的表現、細節的處理等方面都取得了極佳的效果。色彩的和諧統壹增強了莊嚴的氣氛,既深邃又宏偉,被譽為“中國現代建築史上第壹陵”。[44]
雞鳴寺又名古雞鳴寺,位於南京市玄武區吉隆山東麓的廬山腳下。始建於西晉,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天寺之壹。自古就有“南朝第壹寺”、“南朝第壹寺”的美譽,是南朝時期中國南方的佛教中心。佛寺建築精美,佛像莊嚴;宏觀上,山清水秀、幽暗青翠的寺廟,讓人流連忘返;登上紅塔,俯瞰群峰是拱形的;煙是灰暗的。春秋之交,任麗鐵塔在天邊,荷花遍地,紅綠如漢宮晚妝,美不勝收。每年農歷二月十九日、六月九日、九月十九日,即觀音菩薩誕生、開悟、出家的紀念日,數十萬善男善女來山中燒香,人潮如潮,寂靜的寺廟裏熱鬧非凡。[45]
中國代表團梅園新村紀念館是中國革命紀念館。梅園新村位於江蘇省南京市長江路東端。成立於1954,從1960開始內部開通。文革期間,原址關閉。1977 165438+10月,重新對外開放。梅園新村17號、30號、35號為中國* * *與國民黨政府和談代表團駐地,時間為5月1946日至3月1947日。30號和35號分別是、董、李、廖承誌、鄧和南京局組織部長的住處。17號是代表團辦公室的駐地。[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