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經歷張貴梅出生在黑龍江牡丹江市,壹個滿語叫“紅玫瑰火籠”的地方,意思是“長滿野玫瑰的地方”。《泰晤士報》上的家庭成員名字叫“張玫瑰”,但管理戶籍的工作人員不會寫“玫瑰”二字,卻能寫“桂妹”,故名。
張貴梅很小的時候,她的母親就因病去世了。1974年,18歲的她跟隨參加過“三線建設”的姐姐從黑龍江來到雲南省中甸縣(今香格裏拉市)。張貴梅先後在林場、黨校擔任團支部書記、政治老師,在局裏當過書記、團支書、婦女主任。
做好事,幫助學生。
1996年8月,壹場家庭變故讓張貴梅從大理來到了麗江。原本她只是想忘記愛人去世的悲傷,卻看到了山區貧困孩子渴求知識的天真面孔。愛的本能讓女老師在山裏紮下了根。為了改善孩子的生活和學習條件,她省吃儉用,每天生活費不超過3元,省下的每壹分錢都花在學生身上。張貴梅已經捐贈了40多萬元,她的學生沒有壹個因為貧困而輟學。
2006年,雲南省政府撥款30萬元,她全部捐給了壹所山區小學,用於重建校舍。2001起,她誌願擔任麗江華坪縣兒童之家主任,成為54名孤兒的母親。她專心教書,對自己的病視而不見;直到送學生去中考考場,她才去醫院——醫生從她的腹腔裏切除了壹個超過2公斤的腫瘤。2007年,張貴梅成為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的代表。她向公眾講述了自己的夢想,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註。
2008年,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成立,這是中國唯壹壹所女子免費高中,專門招收貧困家庭的女孩。12年建校以來,大山1645位女生從這裏進入大學完成學業,為各行各業做出了貢獻。正當華平女將們高歌猛進的時候,張貴梅的健康卻每況愈下,患了10多種疾病。[14]壹天早上,壹個傈僳族男孩來不及起床,用壹條破被子蒙住了頭。她耐心問,孩子說沒錢吃飯。張貴梅什麽也沒想,把她僅有的20元錢給了孩子們。她對孩子說:“妳先用,我來想辦法。”從那以後,小男孩每周從張貴梅那裏收到30元錢,直到他初中畢業。
張貴梅的敬業精神已經成為學生學習和成長的光輝榜樣和強大動力。
勇敢地挑起重擔
1996年8月,張貴梅從大理調到華坪教書。
到中心中學後,她承擔了四個畢業班的政治教學工作,給畢業班的女生做工作,還協助學校做文藝工作。
1997年8月,閩中單獨成立。當時住院做手術的張老師了解到,閩中的學生最窮,生源質量最差,經費最緊張。她看到閩中的校舍最差,設備最差,就主動要求轉到閩中。我主動承擔了15畢業班班主任工作表的工作,這個班的語文和政治的教學,還承擔了學校婦女工作,語文教研組討論和壹些學校事務。
愛情就像壹個孩子。
人群中的學生基本來自偏遠貧困山區,家庭普遍困難。冬天來了,學生們還穿著單薄的衣服坐在教室裏瑟瑟發抖。張老師為他們捐贈了自己的衣服、鞋子、被子、毛毯,還用自己微薄的工資為貧困學生買了禦寒衣物。65438、1997年2月的壹個晚上,壹個男孩突然發高燒。張先生得知後,立即趕到宿舍。當她看到那個學生在寒冷的冬天仍然蓋著壹條薄薄的毛氈時,她的心情非常沈重。她馬上把丈夫去世時留下的唯壹紀念品——呢子大衣,含著淚送給了學生,並連夜把學生送到醫院,用580元為學生支付了住院費。第二天,當學生家長聞訊趕到醫院時,張老師還在病床前等著。此時的她,面色蒼白,憔悴不堪——她已經等了學生10個小時,傈僳族老人感動得熱淚盈眶。張老師沒有孩子,但她的母愛之心卻感動了不止壹個學生家長!
張貴梅
還有壹個男生,經常擔心沒有生活費,學習下降很快,成為班上最後幾名,對學習失去信心,幾次要求退學。我只能在兩個月後畢業。看到這些缺乏教育的貧困山區孩子中途輟學,怎能不讓人難過?因此,張先生每周從他的工資中拿出30元錢來幫助他完成初中學業。同學們很感動,成績明顯提高。
為了改善長期不能回家的同學的生活,她請12同學到壹家飯店吃飯。同學們吃著豬蹄湯、燉肉吃得不亦樂乎,結賬的時候都傻了眼:“張老師,我們都不知道價格這麽貴。”她說:“只要妳好好學習,比什麽都好。”
這所中學的大多數學生來自寒冷的山區。他們遠離父母,家庭經濟貧困。外界對他們的誘惑可想而知。由於學校圍墻殘缺,沒有校門,為了讓學生們健康成長,張老師不得不整天跟著他們。早上六點半,她起床督促學生做早操,然後上自習和課,每天中午親自檢查督促學生午休。她用整個身心關心他們,愛他們。她不僅在學習上嚴格要求他們,在生活上也關心他們,讓這些遠離父母的孩子不僅能嘗到母愛的滋味,還能得到老師的嚴格熏陶,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同時,她也嚴格要求自己。她深知“身教重於言教”的道理。她會先做學生被要求做的事,用自己的形象為學生樹立榜樣。漸漸地,她和學生消除了年齡界限,交了朋友。學生信任她,喜歡她,把她當成學習上的好老師,生活上的大姐姐。轉學到閩中壹年半來,她資助學生2500元。她的學生從來沒有違反過學校的規章制度,是全校紀律最好的班級。
驕傲微笑癥
1997年4月,張貴梅被確診為子宮肌瘤,腹腔迅速擴大,疼痛難忍。她壹邊吃止痛藥,壹邊把工作量增加到最大。這幾個月,同事們經常看到她在去教室的路上壹步壹步往前走。她增加了學生的復習量和自己的工作量。她每天早上6點多起床,晚上批改作業卷子到12點。就這樣,壹直到7月份,學生被送到中考考場後,向領導說明情況,住進了昆明某醫院接受手術治療。切除的子宮和腫瘤重2公斤多。
張貴梅
手術後,醫生要求她至少休息半年,但在手術後的第24天,她回到了閩中工作。由於手術中失血過多,傷口沒有完全愈合,巨大的痛苦折磨著她,但她還是堅持走上了講臺。
1997 65438+2月,張老師病情復發,領導、同事、學生多次勸她住院,她都拒絕了。她說:“我的職業是教書,我的希望是學生。我不會先離開,直到我把他們送出學校。”這期間,她的工作量達到了極限,每天工作10多個小時,更別說周六周日,全年休息時間只有春節三天。
1998三月,她的病情惡化得特別厲害。人們勸她住院,但她還是拒絕了。她說:“學生們剛剛進步,我不能離開他們。我的人生就是講臺。”領導和同事說:“我們需要妳活著,華坪人民需要妳活著。請服從安排。”正是為了這份真情,她進入了華坪縣中醫院。這個時候,她還是堅持壹邊治療壹邊工作。每天壹拔針就上講臺,在醫院裏壹天都沒有安穩的躺過。
看了不到壹個月,醫生告訴她,醫院控制不了她的病情,需要轉院治療。為了節省國家的醫療費用,她毅然決定出院。為了即將畢業的學生,她拒絕去任何醫院治療,仍然堅守崗位。就這樣,張老師調到華坪已經兩年多了。雖然她壹直重病纏身,備受煎熬,但她從未請過病假。
經常有人莫名其妙地問她:這樣做的目的和好處是什麽?是什麽讓她如此堅強?張老師總是笑著說:“如果說我有追求,那就是事業;如果我有希望,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說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
力量之源
後病魔奪去了張老師丈夫的生命;她壹個人來到華坪,各級領導為了讓她盡快從痛苦中爬起來,給了她無微不至的關懷。自從患病以來,她的每壹次病情變化都牽動著無數人的心。領導們噓寒問暖,多次催促她去醫院治療。副縣長張多次看望她,每月捐款6543.8萬元幫助她的孤兒。領導的關心讓張先生徹夜難眠,激動不已。
2月,1998,縣政府還派了壹輛專車,由民眾學校校長李建國陪同,到攀枝花檢查她的病情。7月22日,她第二次被送進手術室。當時在麗江讀書的李校長站在電話旁,打了好幾次電話。直到她被送出手術室,他懸著的心才落了地。8月2日是她第二次手術後出院的日子。新上任的教育局長徐佳澤想派專車去接她,被她拒絕了。許主任在電話裏道出了實情:“張老師,就聽我壹次吧。如果妳拒絕派車,我會不安壹輩子……”臨行前,細心的許主任告訴司機,車要開得慢,開得穩,但妳不要讓張老師不高興;她問了就停了,走了就回家了。如果她壹天不能回來,她可以開兩三天...徐主任多次勸她休息,照顧好自己,給她減壹門課,她就是不同意。
張貴梅
3月24日,1998,CPPCC縣38名黨員走訪群眾。在聽說了張先生的事跡和病情後,他們感動得流下了眼淚。他們說:“沒想到在今天用金錢衡量勞動價值的現實面前,還有這樣無私的奉獻。”全體成員當場向張老師深深鞠躬表示敬意,並自願捐款6230元用於救治張老師。4月,縣婦女代表大會召開。女代表們被張老師的事跡所感動,再次向她伸出友誼之手,自動捐出6043元作為她的醫藥費。會後,縣委書記李如琴帶領縣婦聯等相關部門領導看望了張老師,並將捐款交給了她。
政協委員張老師壹分錢沒要,全部捐給了學校,用於修繕破舊的校舍。於是,李書記下了死命令:“婦代會的所有捐款必須作為張老師的醫藥費,任何人不得挪作他用或捐給任何組織。”張老師說:“是華平給了我重新振作的機會。是華坪人民幫我度過了難關。我拿著的是六千多塊錢,可是華坪人民沸騰的心啊!我接受華坪人民的友誼和領導的友誼,我會永遠珍惜,但我不能接受這些錢。”最後她把錢捐給了學校,改善了辦學條件。
1999 65438+10月26日,麗江地委委員、秘書長王漢福代表地委、行署專程看望了她,並向學校慰問了2000元。
從65438年9月到0997年9月,張老師調到閩中後,學校領導在工作上給予了極大的支持,在生活上給予了無微不至的關懷。同事們紛紛效仿,關心她,照顧她。每到節假日,同事們都不忘給她送好吃的。她身體不好,同事給她送補品,幫她洗衣服,熬藥,時間很長。她沒有家,學校領導說:“人民是妳的家,我們是妳的親人。”她沒有孩子,學生說:“我們是妳親生的孩子,妳是我們的好媽媽。”這種真誠的談話在世界上是罕見的。張老師感慨地說:我對黨和人民沒什麽貢獻,黨和人民卻給了我這麽深的愛。誰說我沒有家?家在華坪,親戚在華坪,愛情在華坪!為了回報華平人民的厚愛,我願為華平教育的再次輝煌獻出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