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學又稱新道家,是對老子、莊子、周易的研究和解釋,起源於魏晉。玄學是中國魏晉至宋中期壹股崇尚老莊的思潮。也可以說是道家的壹種新的表達方式,所以也被稱為新道家。其思潮從漢末壹直延續到宋中葉末。玄學是魏晉時期取代經學的主流思想。玄學是“高深之學”,以“先人敘老莊”為基礎,將老子、莊子、周易稱為“三玄”。道家玄學也是除了儒家之外唯壹被定為官學的學問。
玄學是道家的壹種表現。可以說玄學是道家的壹個分支或改良。
魏晉時期,玄學的意義指的是言與行兩個方面,而且大多是博大精深的。“軒轅”指的是“超越文字和圖像”的本體論問題,遠離具體事物。所以空性、玄學、玄學的知識,可以稱為玄學。玄學學者多為當時名士。主要代表人物有言和、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是基於漢代儒學(儒家經典)的衰落。它是由漢代道教和黃老學說演變而來的。它是漢末魏初話直接演變的產物。
魏晉玄學是指魏晉時期壹種特定的哲學思潮,它從漢代繁瑣的經學中解放出來,試圖調和“自然”與“名教”。它討論的中心問題是“故事的結尾是否有東西”,即以思辨的方法討論世界萬物存在的根據,也就是說,它以壹種遠離“物”和“事”的形式討論事務存在的根據的本體論形而上學。使中國哲學在老莊思想的基礎上,建構壹種儒道結合的有意義的哲學嘗試,這是中國哲學史上的第壹次嘗試。從哲學上講,玄學有兩個流派,壹個是不重視什麽,壹個是崇拜什麽,主要關註有沒有問題。
基本特點是:①以三玄為主要研究對象,用老莊詮釋易經。
②圍繞“有無”這個辯證問題。玄學以言和、王弼為代表,視“無”為世界之本,世界之統壹;推崇存在論的裴頠和楊銓認為,存在是自生的,自生的是通過某種東西來體現的。
③他的哲學的基本內容是探索世界本體論。貴非子把“無”作為“有”的存在基礎,提出了“無本”的本體論思想;而郭象則主張個體化理論,認為“有”是單獨存在的,不需要“無”作為自己的本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