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大業元年(公元605年),楊迪開辟了集渠,史稱邊渠或南渠。這條河從洛陽帝宮西苑到洛口,從斑竹到開封,經過商丘、靈璧、夏秋到臨淮(今盱眙縣淮河對岸,不在臨淮鎮)匯入黃河。隨著大運河的興起,泗水的水運逐漸衰落,泗州城勢必失去當年的作用和繁華景象,成為壹片窪地。
為了加強對通濟渠的管理,加快物資的轉運,唐開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州府遷至汴河東岸,即與臨淮郡(建於唐貞觀年間,建立於704年)隔河相望。在這裏,妳可以沿淮河溯流而上,到達濠梁、應壽、信陽等州府,沿淮河溯流而下,到達淮陰和楊珊(今淮安),再經運河到達長江。至此,泗水之濱的泗州市結束了156年的歷史,南遷190裏,開始了新的歷程。
北宋景德鎮三年(1006),遷至臨淮郡治許誠毅(今泗洪臨淮鎮),泗州成為汴河兩岸重鎮。隔江與淮河南岸的盱眙縣相望,相距5裏。
據《泗州誌》記載,泗州在該州的最南端,面對徐山,城市起源於宋代。舊的兩座城,都是土造的,明初都是磚石造的,合二為壹。周長九裏三十步(約4245米),城墻原高二尺。嘉靖三十六年(1557)被日軍圍困,後又加高至20尺5尺。據泗洪何誌記載,泗州有五座城門,東有回龍橋,西有永寧橋,南有嶽陽樓,氣勢雄偉。南門和西門之間,有壹個門叫香花門,北門叫朝闕樓。泗州城所有城門都有水門,有金剛渡西門,鐵窗北門。為了防洪,城外還有六個月亮城和六個月亮門。月亮門就像雙扇門。城外有洪水時,先把月亮門堵住,讓行人從月亮城大堤進出。這種形式的古城在中國並不多見。高峰時有15條街,34條巷,16座橋,11座周亞、都察院等官式建築,8座儒家學校和各類書院,2座醫館,15座郵政所,65438座鐘鼓樓。市區9000多戶,3.6萬人,是壹座繁華的港口城市,房屋密集,交通便利,商賈雲集。泗州城的變遷與泗州水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