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北方皇太極不斷騷擾入侵,明廷腹背受敵。每年“三率”軍費高達2200多萬元,國家財政早已入不敷出。利息不足是常事,經常導致內部暴動和明軍兵變。再加上明思宗求治心切,疑神疑鬼,剛愎自用,所以屢屢在國家大事上犯下大錯:前期鏟除專制宦官,後期重用宦官。《春夢殘跡》記載:“崇禎二年十壹月,內廷太監沈良駒為九門、皇城門知府,內廷太監李鳳翔為忠營”;金密謀殺害袁崇煥。
隨著形勢的日益嚴峻,明思宗的濫殺愈演愈烈。7個諸侯被殺,11個諸侯被殺。明宗也知道他不可能兩邊都打,私下同意講和。但鑒於南宋的教訓,明朝文人羞於和滿人談判。因此,明思宗在和平問題上始終處於兩難境地。他暗暗贊同楊嗣昌的提議和主張,但盧象升馬上對皇帝說:“陛下命我監軍,我只知道打仗!”明思宗只能爭辯說沒有和平,盧象升最終戰死沙場。明末,它徘徊在和平與戰爭的兩難之間,走上了滅亡之路。
崇禎十五年,松山、錦州失陷,洪承疇失陷。崇禎想和滿清媾和,但兵部尚書陳新甲暗中商議此計。後來陳新甲因泄露和談消息被崇禎處死,與清兵講和的機會也破滅了。崇禎十七年,明朝面臨滅頂之災。明思宗召見內閣大臣時感嘆:“我不是滅絕的國王,妳們都是滅絕的大臣。我還沒瘦到不能學。今大臣何不從之?”在陳艷和光廣亨的反對和勉強下,他們未能下定決心遷都南京。事後,崇禎指責光廣亨:“如果阻止我南遷,我就該被砍頭,但我饒了這個。”後來,崇禎重新考慮了與李明瑞、李煜邦華壹起南遷左都的計劃,讓大學生陳艷擔當重任。陳艷拒絕了,很快就被解雇了。第二次南遷計劃失敗後,崇禎以“南驅、招兵、求援”為由,要求徐公、顧雍守都、出京。大臣們怕皇帝不在北京,成為農民軍泄憤的替罪羊,所以還是不肯讓崇禎離開北京。
此時,農民軍起義已經進行了十幾年,南起北京,北至南京,跨越千裏,遍地屍骨,人跡罕至,行人稀少。崇禎皇帝召保定太守徐彪進京。徐彪說:“我來自千裏之外的江淮。即使在有城市的地方,周圍也只有墻。壹眼望去,到處都是雜草,聽不到雞犬的啼叫聲。妳看不到壹個人在耕地。
崇禎十六年正月,李自成掌管襄陽、荊州、德安、承天。張被困,左良玉逃往安徽池州。崇禎十七年三月壹日,大同失陷,北京危機。第四天,崇禎任命吳三桂為平西伯,飛霸三桂入京為魏,吳襄為京營提督。6日,李自成被困福宣,太監杜荀投降。5438+05年6月,大學士李健太投降,李自成開始包圍北京。太監曹化淳說:“如果鐘賢在這裏,時事不會發展到這個地步。”3月16,昌平淪陷,3月17,北京被圍。18年3月,農民軍乘飛天梯攻占西直、平澤、德勝城門,守軍逃跑或投降。下午,開門,李自成大軍進京。太監王蓮急告皇上,四宗在宮中飲酒,嘆曰:“苦吾民矣!”太監張茵勸說皇帝投降,被壹劍刺死。明宗命太子、王雍、王鼎在潯岐、周奎、宏恬與家人相會。又過了壹周,袁菲、長平公主和明仁公主被迫自殺。
然後四案騎馬出東華門,手裏拿著三槍,幾十個太監。他被亂箭射中,然後跑到了祁華門。程國公見朱關上門,便轉身向安定門走去。這裏守軍分散,城門緊鎖,宦官也不能砍斧。三月十九日,拂曉,火起,回宮。城外,大火已經在燃燒。這時,天快亮了。崇禎在前廳按響了門鈴,叫來了官員,但是沒有人來。明思宗曰:“群臣皆責我,君亡於國。壹旦被拋棄,就是漢奸的錯,僅此而已。”最後,他在景山的壹棵歪脖子樹上吊死了。死時左腳光著,右腳穿著壹只紅色的鞋子。33歲的時候。陪同的只有提督太監王承恩。臨死前,他身穿藍袍上吊自盡,並寫下大書:“我即位十七年,雖在天之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卻造成叛軍推都。”然而,所有的部長都犯了錯誤。當我死的時候,我羞於在地下看到我的祖先。我要用皇冠遮住我的臉。讓小偷在不傷害壹個人的情況下肢解屍體。" 3月21日,發現屍體後,大順軍將明思宗和周皇後的棺木移出皇宮,陳列在東門。"三十臣哭而拜,六十人拜而不哭,其余望之。“自貢暫時坐落在紫禁城北面的河邊。
在死後,自殺的官員有工部尚書倪、範、李邦華、石邦堯、靈異渠、太常寺、武、劉、右侍郎孟等。徐公全家自殺,數百名太監自殺,死傷千余人。300多名女傭自殺。包括士紳和學生在內的700多個家庭自殺。4月4日,昌平府官員趙以貴等人將崇禎、皇後安葬在昌平縣田貴妃墓。清代“帝改喪,令臣民哀三日,莊烈帝稱帝,嶽翎思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