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八字算命 - 龍口中秋節的習俗

龍口中秋節的習俗

“中秋節”壹詞最早出現在李周。中秋節的起源與古人對月亮的崇拜有關。據史書記載,古代帝王有秋天祭月的儀式。祭祀月亮的節日是在農歷八月十五,這壹天正好是三秋的壹半,因此得名“中秋節”。這個節日也被稱為“八月節”、“八月節”和“中秋節”,因為它在秋天的八月。中秋節始於唐代,盛行於宋代。到了明清時期,它已經成為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龍口自古以來就有“送八月節”的民俗。月餅是名副其實的中秋節禮物。

月餅是時尚的糕點,是雞胗店做的。民國時期,龍口街著名的雞胗店有仙路坊、元成臺、壹品香、稻香村。這些雞胗各有千秋。元成泰、壹品香的月餅因用料考究而深受百姓青睞,稻香村的月餅因制作精良、外觀典雅而廣受歡迎。龍口竹子鋪生產的月餅有八寶餡、棗泥餡、白糖餡、提漿餡等。商家對送八月節很講究。比較有名的公司都訂購月餅。節前,餃子館派服務員給商家送月餅。公司派人帶來了月餅、葉縣夏秋堡產的葡萄、龍口興隆村產的蘋果、煙臺張裕的白蘭地和英美煙草公司的電池香煙等。,並把它們壹起放在籃子裏。

普通人逢年過節都會去雞胗店買月餅。店員等顧客選好月餅,熟練地用油光紙包好,用月餅貼紙包好,撕下壹條彩色的繩子,迅速打壹個十字形的結,供顧客攜帶。月餅貼要麽是石印粉紙,要麽是燙金字的紅方紙。月餅貼紙設計簡潔精致,頂部是商家的字號,中間是“中秋月餅”字樣。兩邊“本號開在×街×壽路×巷×門面,批發零售,各種雜貨、糕點、水果壹應俱全”的標語裝飾著圖案。

八月節,平日欠下的人情,不言而喻要還。民國時期,龍口提甲村有兩個農民兄弟,塔仲德和塔仲才,擅長針灸,為鄰居治病,不要錢。每到八月節,被他治好的人都自憐自艾,前來問候的人絡繹不絕。廷氏兄弟收到的月餅堆得像座小山,只好放進裝滿面條的大籃子裏,壹時成為美談。

在舊社會,龍口商業社區遵循八月節清償賬目的習俗。在舊商圈,信用是買賣雙方商業信用的壹種常見方式。

從清同治、光緒到民國,鎮泰湛壹直是龍口著名的糧行,主要代理綠豆、大豆、面粉、高粱等。無論是經常出現的面粉廠、油廠,還是散裝糧的品牌,如果來振泰進貨不湊錢,都可以賒賬。畢竟農村的小糧庫、油坊實力有限,農民收入主要來源靠農作物收成。民間有句話叫“七月十五會旱澇,八月十五會旱澇。”。農歷八月十五,莊稼豐收已成定局。秋天過後,農民越來越富裕。這個時候,商人春夏清賬,欠錢的人還,也是合情合理的。

雖然“賒賬容易,再賒賬不難”,但還是有很多拖欠者。為此,事務所只好在節前派人去“找賬”(也就是收賬)。那個下鄉“找賬”的家夥,把裝著賬本的錢袋放在車梁上,綁上防野狗的藤條,騎上了路。看到“找賬人”來了,村裏的小店壹般也不刁難,能及時還賬。

八月節的中午,龍口人習慣做包子。那天晚上,每個家庭都聚在壹起吃蔬菜,喝酒,品嘗月餅。龍口人俗稱“滿月”。

過去,商家非常重視中秋節,這壹天允許夥計們放假。到了中午,商家早早關門準備過節,中午和晚上都要大擺宴席。中秋節是螃蟹最肥的季節。大公司的人玩得很開心,他們總能嘗到新鮮的螃蟹。席間,廚房的壹位廚師將螃蟹掰成兩半,配以姜汁端上桌。每個人都玩得很開心。

象征著幸福和團圓的中秋月餅總是最後出現。普通人,把月餅掰成兩半或者切成四塊分享,詳細體驗中秋的甜蜜。

有壹件事,雖然與中秋節的和諧氣氛格格不入,但不得不提。民國時期,蠍子放的月餅底部粘了壹張方形的白紙。據老人說,這與元末“八月十五殺韃子”事件有關。後來,人們把白紙放在月餅的背面作為標誌,暗示這個令人不寒而栗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