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寺的古建築不同於傳統的以南北中軸線為主體的封閉式庭院風格,也不同於壹種半斜倚半懸的山寺。其獨特的風格可以概括為:在懸崖峭壁之間隨波逐流,飛越溪流。即利用山的險峻,成為宮殿的奧秘;天工與人力融為壹體,潤物細無聲,讓佛教的神奇與威嚴以“仙界”的形象展現在世人面前,並在移動與皈依。無論是整體布局還是主體建築,都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平。
福清寺建築所在,按其空間格局可分為上、中、下三層。下層為:山門牌樓、山門、鐘樓(已不存在)、倉山書院、碑屋、劇場(現存基址)、萬仙堂、宮殿建築群(已不存在)和西南谷300級“天梯”。中層為靈官殿、天王殿、橋樓殿、跨線橋(即大石橋)、圓覺寺(又稱大佛殿)、中山路、僧院、更衣樓、關帝廟、豐惠軒(又稱藏經閣)、夏衍山房(即閻王殿)、子孫殿、聖賢殿、大乘蓮花塔。
主廠房
山門牌樓:福清寺山門外的木牌樓,由主樓和副樓組成。屋頂覆掛山瓦,主樓由四個九步鬥拱支撐,二樓由兩個四柱五步鬥拱支撐,由鐵箍石固定,邊腿環繞。主樓牌匾
刻有李苦禪的“蒼巖山福慶寺”始建於清代。蒼山書院:山門右側,西峰崖邊,有壹條石涵洞,上面建有壹所房子,名為蒼山書院。該房屋為小啊木式建築,三室寬壹室深,建築面積39.70平方米。倉山書院始建於明代嘉靖至萬歷年間,清代和民國重建。
萬仙堂與宮殿:萬仙堂為院落,正殿為懸挑建築,建築面積67.70平方米,三室寬壹室深,七根橫梁。據碑上記載,這裏曾是“宮”建築群的壹部分,從嘉靖到崇禎多次重修,所以萬仙堂最晚建於明末。宮佛殿,又稱西樓,如今已不復存在。
天王廟:又名小喬樓廟,坐落在西南山谷的壹座小石橋上,橫跨在兩座懸崖峭壁之間。拱片並排垂直放置的單拱橋。天王殿是斜山黃綠色琉璃瓦頂的重檐涼亭式大型木結構建築。三間房寬,兩間房深。廟頂:主脊上的龍之間,四龍相向而行。正中有三座獅子馱雙層高座蓮花寶塔,高翼高翅。嶺脊上有猛獸。殿體:上下檐上有拱門,上下檐、柱頭、墻角各有壹個拱門,但不壹樣。鬥拱的下檐純粹是裝飾性的殿宇。鬥拱為十字拱,拱頭雕龍、鳳、象,上下疊放,十分奇特。上檐為斜拱。柱頭拱為五步雙拱,頭為琴面。梁架由五根檁條和三塊組成。大殿前後出廊,檐柱與柱額之間有雕龍雀。左側次間後墻上有壹個小門,放置樓梯可以上下。據金太和二年《蒼巖山福慶寺石橋》碑文記載,該橋與寺同時建於晉代大定年間(1162-1189),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明清民國時期均有修繕。
喬樓寺:天王廟東,位於17米。因兩崖間距離比小石橋大,高89米,跨度大,似趙州大石橋。為敞肩拱橋,長15米,寬7.8米。有22個拱門垂直並列。拱石大小不壹,由青石制成。和小橋壹樣,兩邊的拱券上雕刻著六個龍獸圖案,只有券頂上的兩個吸水獸形態不同,西邊的不在中間,兩邊的雕刻不對稱,顯然是後來修復的。東側的吸水動物有兩只四肢,與兩側的雕刻很協調。拱石內嵌雙銀元寶形腰鐵,每相鄰兩塊拱石用白灰粘接。喬樓寺是壹座九脊大木建築,黃綠琉璃瓦重檐相間,亭臺樓閣,寬五間,深三間,回廊環繞。建築面積為135平方米。寺廟的屋頂和天王廟的屋頂基本相同。屋頂應用黃綠色琉璃瓦,兩翼更高。兩吻之間的琉璃脊上有四條龍騎,相向而行,中間有壹座獅子塔和兩只風鳥;四脊上有人騎鳳凰,前後鬥獸,豎脊掛獸獅馬,四翼有獸頭。屋檐下有四個角脊和四個圍脊。四周脊上覆琉璃花,角脊上有獅子。
寺廟下檐有鬥拱,上下不壹。做法和天王廟基本壹樣。上檐、柱頭與墻角之間有鬥拱,明與兩山墻之間有斜拱。鬥拱為五步重拱,琴面直拱,兩端切成弧形。屋檐下,開間、二間、略間、柱頭、墻角各有三龍、鳳、象頭拱門。上下檐柱與柱之間,用橫隔板和檐方,梁架為七根梁,梁與梁之間用短柱。下檐采用內外槽柱,柱基采用素復合盆,內外檐柱采用月亮梁連接,上檐柱與下檐內檐柱做成通柱。檐柱上有雕鳥,明代有雕龍鳳,二、略有雕菱形。下檐四角有四根柱子,頂著上檐,使上檐的四個翅膀翹起來。殿內裝飾前後,下檐有六扇隔扇,次間壁有四扇窗,次間壁有磚墻,上檐柱有六扇隔扇,檐下椽子和檐上有蘇式繪畫。畫的多是人物、戲曲故事、花卉。殿內設有天花,天花的做法是:在方內部的空間,用縱橫的樹枝搭建壹個方形的網格,網格上覆蓋有彩色龍鳳圖案的木板。兩地之間有樓梯,可以上樓。大殿南北兩側的壁畫,繪有唐僧師徒講解布道迎牟尼和取經的主題。大廳裏的柱子都是蘇聯風格的油漆,山墻的檐柱頂端寫著“禧”字。1980年,寺內塑有釋迦牟尼、毗盧、藥師三尊塑像,山中觀音懸於釋迦牟尼佛背上,周圍十八羅漢。
如今,喬樓寺的其他部分保存完好,只有屋內的壁畫和蘇式繪畫。由於多年的風雨侵蝕,其中相當壹部分已經模糊不清。麻雀被肢解了。80%的天花卡不完整。
橋樓寺和石橋是什麽時候建造的不得而知。現存最早的重修蒼巖山橋樓(1667)的碑文是“不知何時在兩墻之間搭起壹座橋”“最近不小心被火劫燒成灰”。現存的橋樓寺是康熙初年被火燒毀後重建的。
立交橋:壹座單拱敞肩拱橋,長17.60m,寬4.40m,位於橋樓東側,橫跨在兩座懸崖峭壁之間。在東側的拱券石上,有兩只長角的吸水獸,兩朵蓮花,壹個士兵升旗圖案,並有“蒼巖山福清寺天橋始建於民國二十五年月”的字樣。以前立交橋的護欄是青磚砌的,1989換成了青石雕花素板。東石上刻著“飛虹並駕齊驅”。西側由於抗日戰爭爆發,至今仍有至少兩張牌坊券下落不明。
覺遠殿:又名大佛殿,福清寺主要大殿之壹,位於橋樓殿南,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占地面積1.37平方米,單檐披黃綠色琉璃瓦,前脊有黃綠色高浮雕龍琉璃花寶塔,前脊力士陀塔上有“康熙”字樣。豎脊和脊是內花外滾草,博峰山花也是龍花圖的玻璃雕刻構件,每個脊上都有動物。
堂體:堂拱為六層,三拱三心。有20個角落,開放的房間,次要房間和補充房間,其中有兩個拱門在開放的房間。大廳有兩根直徑不同的金柱。梁架為七檁,有平梁、五梁、七梁,開間東西梁為平梁、五梁。垂下腰帶,在燈光下跺腳。廟前有壹對壹尺見方的石雕,兩獅臥盤。這種雕刻方法在古拙和中國都很罕見。寺廟的屋檐上掛著壹塊夜光木牌,上面寫著“山青有福了”。據碑文記載,覺遠殿始建於元代,明、清兩代均有維修。
梳妝樓:建在棧道中段南側的懸崖上,是壹座小木硬山風格的兩層小樓。鋪布瓦,三室寬壹深,五梁不畫。據清雍正《創梳妝館》記載,本山方丈十人,立誌創籌;於是鴿子的工作在雍正二年的秋天和七月,雍正七年的春天和三月完成。
藏經樓:建於峰輝軒絕壁之上,為二層小木式建築,寬五間,深壹間,占地面積51.2平方米,五根橫梁,上覆布瓦琉璃瓦,底部磚墻,頂部露柱。橋臺用石條鋪設。始建於明代,清代重建。
關帝廟:建於豐惠軒,為單檐硬山小啊木建築。它有三間寬壹間深,建築面積26平方米。五根橫梁用磚墻和柱子砌成,粉刷壹新。始建於明代,重建於清代。
公主殿:位於西峰崖間,西朝東,屬單檐、依山、大木背建築,寬三室,深兩室。瓦頂和屋檐下的拱門與覺遠大廳的形式相同。馮鐸原本是掛在屋檐下的飛頭上(已不存在)。四周壹圈柱,鬥拱前後檐上置五梁,有梁枋,梁間有角背、瓜柱。兩端三梁,梁上叉手,麻葉頭帶瓜柱,角背十字,撐脊檁,下有墊,前檐開石券門,壓兩扇朱紅木門,石券門用五塊青石券,券上浮雕三條龍。次墻腰有圓窗,後檐明亮,柱間有木框門道,上有蘇式彩繪。明朝有天花,天花的做法和喬樓寺壹樣,上面沒有畫。
寺廟南北墻上的壁畫都是4.65×2.05米的框架。兩幅壁畫的內容都是公主的童話故事,大致分為“禮儀、落難、剪發、修道、顯靈、封印、濟民、雨行”八個部分。據碑文記載,公主殿建於晉代,原名楊渺榮臻公主殿,明代改為榮臻殿,明清重修。
大乘法華經塔:位於公主殿南面,塔身平面呈六角形,五層樓閣式仿木實心塔,高約10米,由塔基、塔身、塔剎組成。塔座高2.26米。原來是須彌座,磚從底座局部塌陷,維修時把須彌座改成了方形座。塔高7米,有五個屋檐,屋檐全是木頭做的。牌坊上有飛檐,牌坊上有坊。每個鬥拱的下壹圈用掛魚花邊裝飾,屋檐的每個角落都有木梁掛風。塔的第壹層是最高的,正面有壹個分券龕,門楣上浮雕著兩條龍在玩珠子。門楣上端鑲嵌著壹塊長方形青石牌匾,上面刻著大乘蓮花塔的碑文。後立面有壹扇對開的方形假門,門楣上有青石匾,刻有“經典塔寶”字樣。其他四面設有假窗。塔莎今天已經不存在了。塔的建塔年代沒有記載,風格也不早於晉代。
和尚墓和經典建築:位於近似堖村,已不復存在。據當地人說,在過去,這裏和附近有許多塔和建築,它們都不完整。現在在南天門的藏經樓裏,就是從這裏搬過來的。該建築高2.7米,由十二塊灰藍色石雕組成,雕刻於元武宗至大元元年(1380)。其中八角棱柱正面鐫刻20字,另壹面鐫刻達拉尼經典及僧人排名,中小八角棱柱刻線佛像。
石碑:蒼巖山福慶寺有石碑,都屬於寺碑。石碑165多塊,有紀念碑、施舍碑、詩詞碑等。從他們的封號可以看出,封號很多,比如“遊滄巖上詩,福清殿,皇帝萬歲,水萬歲,歸故裏,福與普傑”。從其內容來看,紀念館很少,僅占10%左右,90%左右的施舍碑較多。就其形狀而言,有幾種碑,如龍頭碑、方頭碑和圓道碑。從年代上看,最早的碑有2聯宋碑、11聯晉碑、1聯元碑、10聯明碑、107聯清碑和65438+聯民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