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歷史名城馬拉喀什是中國第三大城市,也是南部地區的政治中心。它位於邊境的南部,在首都拉巴特以北320公裏,在大阿特拉斯山以東50公裏,其山頂終年積雪。雖然地處沙漠邊緣,但氣候溫和,樹木蔥郁,花果繁茂,以名勝古跡眾多,園林幽靜著稱,被譽為“摩洛哥南部的明珠”。
馬拉喀什,40多萬人口,始建於公元1062年,是中世紀摩洛哥王朝的兩次首都。在阿拉伯語中,“馬拉喀什”的意思是“紅色”,因為城墻是由赭色的紅色巖石建成的,至今基本保存完好。沿著老城的紅墻漫步,眼前的景象仿佛讓人回到遙遠的中世紀。珍瑪在城裏嗎?埃勒?弗納廣場是最繁華的地方。每天下午,人們從四面八方聚集到這裏,觀看廣場上的露天表演。馬拉喀什的民間藝術活動歷史悠久,尤其是來自山區和沙漠地區的小型歌舞隊表演的具有地方風味的阿拉伯民間歌舞。他們通常在廣場上自由表演,並於每年5月在這裏舉行壹次史無前例的聯歡盛典。在廣場上,在人群圍成的圈子裏,除了歌舞表演,還有驚險的雜技、刺激的蛇戲,還有說書人講的美麗故事...精彩的表演贏得了觀眾的掌聲和歡呼聲,十分熱鬧。直到夜幕降臨,人群散去,廣場才變得安靜下來。廣場附近,大街小巷縱橫交錯,房屋密集,鋪面眾多,商品豐富,到處都是圍著白色圍巾、穿著長袍的阿拉伯人,空氣中散發著濃烈的烤羊肉和烤面包的味道。露天餐館和小吃店遍布大街小巷,人頭攢動,狹窄的街巷異常擁擠,完全是中世紀熙熙攘攘的集市。新城區建於1913,這裏有很多歐式建築,街道寬闊,樹蔭濃密,充滿現代氣息。
在馬拉喀什眾多的名勝古跡中,最先吸引遊客的是庫圖比亞清真寺。清真寺建於1195年,由拉巴特哈桑塔的建築師雅庫布建造。埃勒?曼蘇爾主持整修,紀念戰勝西班牙人。清真寺的尖塔高67米,外觀宏偉。它是北非最美麗的建築之壹。與其他清真寺相比,庫圖比亞清真寺的獨特之處在於,在建造宣禮塔時,將近壹萬袋珍貴的香料混合在粘合石頭的泥土中,使清真寺散發出濃郁的香味,至今仍散發著芳香,因此也被稱為“香塔”。庫圖比亞清真寺另壹個與眾不同的特點是,爬上塔頂召喚人們祈禱的布道者必須是盲人。原因是為了防止有人趁機偷窺附近宮殿後院的嬪妃。其他著名的古建築還有建於19世紀的巴契亞特宮、16世紀的薩阿迪王朝圓頂陵墓和達西賽義德博物館。城東的阿克達爾橄欖園有700多年的歷史,長3.2公裏,寬1.5公裏。它是馬拉喀什眾多花園中最大的壹個。園中橄欖樹茂密,壹望無際,還有小柑橘園和杏園。花園裏有六個巨大的水庫,水質清澈透明。這是來自阿特拉斯山的雪水,通過涵洞汲取,用於澆灌花園。橄欖園有著大自然的淳樸之美,吸引了許多遊客前來參觀。市郊的阿特拉斯山,峰頂終年積雪,銀光閃閃,是壹個無限寧靜美麗的銀白色世界;山坡上的樹是綠色的,老樹和幼苗交替生長,就像壹片閃耀著綠光的海洋;山腳下的綠草是無國界的,像壹張巨大的綠色地毯,上面散落著野花,有紅的,有黃的,有紫的,有白的,仿佛是給地毯準備的圖案。阿特拉斯山中的瀑布仿佛從山上白白飛下,輕盈無聲,像白色的花朵散落在天空,太美了。
摩洛哥獨立以來,馬拉喀什的工業發展迅速,有紡織、石油開采、罐頭食品、食品加工等工業部門;郊區盛產Hauz平原,阿特拉斯山上的雪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是農業灌溉的發達地區,盛產小麥、水果、棗、橄欖等。交通也十分便利,鐵路連接達爾貝達和拉巴特,公路四通八達,為遊客遊覽馬拉喀什提供了極其便利的條件。馬拉喀什的手工藝品精美,手工編織的地毯久負盛名,成為搶手的旅遊商品。
馬拉喀什是由穆斯林王朝統治的摩洛哥古都,四大皇城遺址之壹,被稱為南方首都,也是摩洛哥的旅遊勝地。摩洛哥的名字也來源於這個首都。這個多姿多彩的地方是摩洛哥最受歡迎的旅遊城市。這裏的空氣彌漫著阿拉伯、法國、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混合味道。從卡薩布蘭卡到馬拉喀什有四個小時的旅程。沿著公路進入北非內陸,遠遠就能看到北非最高的山峰阿特拉斯山頂已經被白雪覆蓋,空氣中開始彌漫著烤羊肉的香味。當遊客來到這裏時,壹定不能錯過Djemaa el Fna廣場,廣場周圍是皮革工藝品和服裝的小店。這裏是各種江湖藝人的生活舞臺,到處都有蛇猴表演、民樂、舞蹈演員、泥水匠、寫真集小販。他們不遺余力地吸引顧客,競爭非常激烈,非常有趣。到了晚上,廣場的風格就大不壹樣了,變成了現代的夜市,摩洛哥名菜都在這裏發布。遊客可以參觀古跡,品嘗法式咖啡或阿拉伯式薄荷茶,再加上美味的摩洛哥菜肴,非常有趣。
馬拉喀什在穆瓦黑杜王朝統治下於1062年開始興建,至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著名的“紅城”(建築顏色為紅棕色)建於1070,被認為是純穆斯林的建築藝術。市內著名建築Koutoubia清真寺,建於1157。它的尖塔由紅色石頭制成,高77米。它是當時北非最高的建築,從城市的任何壹個角度都能看到,對遊客來說就像壹座“燈塔”。郊區散布著近65438萬棵椰棗樹,景色十分壯觀。
從12世紀到16世紀,馬拉喀什有壹些著名的歷史人物,被稱為“七聖”。至今仍有人說去七聖朝聖就是去馬拉喀什。
馬拉喀什是壹座紅色的城市。無論是皇宮,窮人居住的老城區,還是歐洲人度假的大酒店,外墻的顏色都是泥紅色。在寒冷的冬天,這種陶紅色更容易讓人感到溫暖。然而,遊客在馬拉喀什能感受到的溫暖,大概也就只有這些了。因為從妳準備接近城市的那壹刻起,它就成了壹些人追求的目標。
如果妳不是穆斯林,就不允許進入清真寺。老城區的市場,離清真寺不遠,中間隔著壹個巨大的廣場。在廣場上,變戲法的、手繪的、算命的等等聚集在壹起。初來乍到的遊客不禁頻頻舉起相機。那些認為妳把他拍下來了的人會伸手向妳要錢。
Djemaa el Fna廣場充滿活力,在這裏妳可以找到壹流的Babouches(摩洛哥傳統拖鞋)和高品質的jellaba(摩洛哥傳統服飾)。按照服裝、皮具、地毯、鞋帽劃分成各個購物區,走在小街上再小心也還是會迷路。從日出到深夜,Djemaa el Fna廣場不眠不休。妳可以看到印度的蛇舞者、賣香料茶的阿拉伯人、講故事和算命的摩洛哥老人、各種藝人的表演,還有數不清的賣食物、飲料、服裝、地毯、家具、皮革和手工藝品的攤位。就像香港的蘭桂坊,上海的新天地,因為有Djemaa el Fna廣場。
馬拉喀什巨大的市場是專門為遊客設計的,占據了老城區的外圍。小店裏的商品無非是陶器、皮具、首飾、鐵藝、地毯等。,而且鋪天蓋地的也很美。堅持原產地購物的原則,我在這裏只是隨便逛逛,店家糾結,直走。巷子深處某人窗前的壹兩盆花草,給壹些臟亂破敗的老城區增添了不少生機。
此外,在馬拉喀什,殺害遊客的現象非常嚴重,經常以各種借口多收遊客錢。離開馬拉喀什的那天早上,獨自從市場回來的馬說,她終於知道當地人的價格了,只有三分之壹!在摩洛哥,給小費是必須的,尤其是在馬拉喀什。服務員根據小費的多少來決定是微笑還是提供咨詢服務。可見壹家咖啡館的服務員大概是對10迪拉姆的小費非常不滿。當馬問路時,它故意指向相反的方向。
馬拉喀什有14座主要古城門,由阿爾莫拉維德王朝國王阿裏·伊本-優素福於1126年修建。城市裏有許多宮殿和古墓,但最著名的是吸引世界各地遊客的傑馬阿·埃爾-弗納廣場。
大多數去馬拉喀什的遊客是法國和德國遊客。在很多歐洲人眼裏,摩洛哥與毒品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尤其是丹吉爾,歐洲人喜歡在這裏享受陽光沙灘。馬拉喀什是另壹個多姿多彩的地方,它正準備把自己發展成為壹個旅遊和商業會議中心。
作為摩洛哥歷代王朝的首都,馬拉喀什是伊斯蘭文化和學術的中心,也是撒哈拉沙漠商隊的北方貿易基地。作為城市的象征,庫特比亞清真寺建於1199。它被稱為“書店清真寺”,因書商曾在清真寺內院開書店而得名。同時,馬拉喀什城是非洲西北部保存最完好的歷史古城之壹,紅色古城墻歷經800多年的風雨依然雄偉。市中心的吉馬阿埃爾付娜廣場(意為“死亡廣場”)建於12世紀。這裏曾經是公開處決反抗者的地方,現在卻變成了藝術家聚集的廣場。馬拉喀什最大的魅力是什麽?不同民族的藝術家聚集在天上的廣場,就像壹個“全球文化”的聚集地。2003年6月,被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